由中央電視臺大型節目中心推出的大型互動綜藝節目《我要上春晚》將于11月17日(周六)19:30在央視綜藝頻道首播。首期節目中,一群來自貴州侗寨的孩子們第一次來到首都北京,登上《我要上春晚》的大舞臺,用清澈的天籟之聲唱響自己日益富足美麗的家鄉。
侗族天籟童謠唱響家鄉之美
這是一個有夢、有愛、有故事的舞臺,有人來到這里為實現多年夢想,向觀眾展示獨特的表演魅力;有人帶著溫暖的故事而來,希望將情感寄托在《我要上春晚》的舞臺上。
首期節目中登臺的貴州侗寨小歌隊就用質樸的聲音,唱著自己家鄉的富足與美好。這是一群可愛純真的少數民族小朋友,大山見證了他們成長的每一天,一首純粹的貴州童謠《羊兒跪乳念母恩》既讓現場所有人感受到了天籟童謠詮釋的家鄉之美,也飽含了孩子們思念父母、盼望團聚的真情實感。
貴州侗族的孩子們似乎天生就有音樂天賦,每個周末晚上,村子里的孩子們都會聚集到“歌師”家中唱歌,奏著牛腿琴、琵琶,用最簡單、質樸的聲音唱著侗歌,這些侗歌沒有譜子,卻能在大山中口口相傳。《我要上春晚》的舞臺上,侗族孩子們身穿民族傳統服飾,觀眾或許無法讀懂侗族語言的深意,卻能從他們純粹的旋律、質樸的聲音聽到他們的心聲,聽到大山里的民族近些年的蓬勃發展,聽到日益富足美好的幸福生活。
蘆笙笛現場教學
《我要上春晚》上的這些侗族孩子們還給現場來賓準備了驚喜,他們將自己手工制作的侗布扎染圍巾戴在了助夢嘉賓胡可、月亮姐姐和宋寧脖子上,孩子們到大山里親手采集的板藍根、親手扎染的圍巾讓助夢嘉賓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感受到別樣的溫情。
孩子們天生愛音樂,他們還將自己家鄉的樂器——蘆笙笛帶了過來,這是侗族特有的原生態民族樂器,據說蘆笙笛深藏當地的民族瑰寶,很少被外界知曉。節目中,侗族孩童還認真示范著蘆笙笛的演奏方法,評委蔡國慶、玲花雖都是專業音樂人,面對這樣陌生的樂器卻鬧出了不少笑話,兩位評委為了吹響蘆笙笛使出渾身解數,樂器未響卻變身夸張表情包。
如今的大山再也不能阻隔孩子們與父母的團聚,越來越多在外打工的父母返鄉創業,豐衣足食、改變生活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也讓孩子們能夠每天和自己的父母能夠相聚在一起,圓了孩子們一直以來的心愿。
得知孩子們一直以來的心中所愿,節目組現場還為他們特地準備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究竟是什么驚喜讓全場觀眾沸騰,更讓孩子們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呢?
11月17日(周六)19:30,CCTV-3央視綜藝頻道,《我要上春晚》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