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經過3個多月的縝密偵查,由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組織偵辦的赤峰市巴林左旗“3•22”特大制毒物品案成功告破。為進一步擴大案件破獲的影響力,鼓舞全區公安民警士氣,有力震懾毒品犯罪,8月16日上午,自治區公安廳在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組織召開偵破赤峰市巴林左旗 “3•22”特大制毒物品案新聞發布會。
3月22日,公安部禁毒局向自治區公安廳轉發了湖南警方通報的一條運輸制毒物品的涉毒線索后,自治區公安廳迅速成立專案組立案偵查,由自治區公安廳禁毒總隊牽頭,協調技偵總隊、網安總隊及赤峰市公安局開展調查。通過嚴謹、全面、科學的偵查工作,專案組準確掌握了組織毒品制造的團伙主要成員陳某林的真實身份,通過后續深入調查,迅速將團伙主要骨干成員納入偵控視線。
在案件偵辦過程中,公安部禁毒局高度重視,多次聽取案情進展匯報,并將此案確立為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指定江蘇省、湖南省協作偵辦,力爭實現全鏈條打擊。
經過1個多月的偵控,專案組準確掌握了該制毒工廠準確位置,以及制毒設備的安裝調試情況,并通過擴線偵查獲取了制毒原料種類、來源和制毒工藝等關鍵信息。經過3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專案組逐漸摸清了制毒犯罪團伙的成員構成、詳細分工、涉毒犯罪歷史等大量關鍵性證據。
6月26日,專案組在偵控中獲取準確線索:陳某林制毒團伙已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制毒工廠準備生產出1噸左右羥亞胺,并將于當晚運走進行交易。該團伙將采取貨款、毒品分離交易的方式,在赤峰市交接毒品,在江蘇省鹽城市交易貨款。專案組在認真分析后認定收網時機已經成熟,詳細制定了代號為“決戰6.26”的抓捕方案,決定在赤峰市和江蘇省分頭同步開展收網行動。
6月26日20時許,抓捕行動正式開始。自治區公安廳、赤峰市公安局、赤峰市巴林左旗公安局干警組成的抓捕組,在赤峰市將包括制羥技師黃某龍在內的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搗毀生產制造羥亞胺的超過噸級的超大型毒品加工廠一處,繳獲羥亞胺1098公斤、繳獲制毒原料26噸,繳獲反應釜17個;江蘇省抓捕組在自治區公安廳禁毒總隊副總隊長王鐵峰的指揮下,在鹽城市公安局的協助下,在鹽城市將制羥團伙的幕后主使、成員陳某林和重要成員劉某斌、谷某夫婦在內的9名團伙成員成功抓獲。
據了解,此案是內蒙古有史以來偵破的最大一起制羥亞胺案件,搗毀了內蒙古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生產制造羥亞胺超過噸級的超大型制毒工廠。
案件偵破后,國家禁毒委副主任、禁毒辦主任劉躍進,國家禁毒辦常務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長梁云,于6月27日凌晨第一時間向內蒙古辦案機關表示祝賀。6月30日,公安部發來賀電:
"欣悉‘6.26’國際禁毒日期間,在你區副主席、公安廳廳長馬明直接領導和公安部禁毒局協調下,你總隊組織相關警種及赤峰市公安機關成功偵破公安部‘2017-85號’ 毒品目標案件,搗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的羥亞胺生產廠點一個,繳獲羥亞胺1098公斤,制毒原料26噸、反應釜17個,抓獲制毒犯罪嫌疑人16名,為維護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典活動安全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