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4日電(袁雅錦)伴隨著調控政策的持續影響,4月環京樓市維持低迷態勢,燕郊、香河、固安各地的新房交易量不足百套,處在明顯的歷史低位。
據我愛我家集團研究院統計,4月,香河地區的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僅有75套,環比3月101套的網簽量再次下降25.7%,同比去年4月的降幅則高達96%。去年5月以后,香河的新房交易量一路向下,從四位數降至三位數,如今則降到了兩位數。
4月固安的新房網簽量同樣從一年前的近兩千套下降到了不足百套。69套的網簽量環比3月下降了75.6%,同比2017年4月更是下降96.3%。
同月燕郊的新房網簽量則在4月增加了19套,環比增幅達118.8%。但這一幅度是建立在近幾個月燕郊的超低交易量之上的,并沒有改變2017年11月以來燕郊新房交易量長期處在極低水平的狀態,市場冰封還在繼續。
此外,廊坊主城(安次區、廣陽區)4月的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408套,環比3月減少8.5%,同比2017年4月則下降了82.1%。自去年10月以來,廊坊主城區的新房網簽量一直徘徊在300-500套左右,市場持續低溫。
市場成交量處于低位的同時,環京各地樓盤銷售價格的平均降幅也已達到二位數。據悉,4月香河、固安、燕郊的新房銷售價格分別較去年的最高點下跌了24.3%、25.3%、20.6%,主要歸因于前幾年盲目投資的客群已基本撤出。
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院長胡景暉分析認為,在調控政策向北京看齊后,失去北京外溢需求支撐而自身又缺乏產業基礎,缺乏人口吸附能力的環京區域面臨著很大的樓市下行壓力。一年時間里,燕郊、香河、固安等環京區域的樓市交易量普遍下降八、九成,房價也下跌了兩到四成,而這還是開發商、業主等支撐的結果。可見,環京樓市政策前后已經形成了巨大落差。
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環京樓市調控錨定北京的現實不會改變。如今北京首套房貸款利率上升,限價房轉共有產權房的政策也在醞釀,北京的調控還在加碼,環京的調控也不會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