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0日電 日前,鏈家研究院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鏈家職業經紀人預期市場調研報告》。該報告通過對鏈家職業經紀人的問卷調研,追蹤房產交易市場一線參與者的預期變化從而分析和預判市場走勢。報告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歷經3.17調控滿一年后,市場情況主要表現為“穩定”。雖然不同城市區域市場各有不同,但總體投資占比不高,剛需增長趨勢明顯。從此次調研的鏈家職業經紀人反饋來看,其對市場走勢的預期為“下行”,但程度較上季度減小。
重點城市進入“剛需年”投資占比明顯下滑
2017年,全國大部分城市都處在調控狀態中,尤其是全國重點城市的“認房認貸”導致改善型需求被抑制。從近兩次全國鏈家經紀人目前所接觸的購房者買房需求對比情況來看,剛需占比出現明顯增長2018年第一季度較2017年第四季度,剛需增長達8-9%,目前全國首置剛需已接近五成比例。
|
調研分析指出,居住升級時代下換房是大勢所趨,但受制于目前的首付門檻,換房占比有所下滑,首次置業的剛需占比提升,預計2018年在現有調控政策不變的情況下剛需占比會繼續增加,2018“剛需年”特征明顯。
關于各個城市的投資性需求占比,調研結果顯示北京的投資占比最低,僅為1%,重點14個城市中有10個城市的投資占比小于10%,除重慶、西安、中山等政策相對寬松的城市投資占比相對略高(分別為11%、12%和13%),總體投資占比并不高。
|
一二手價格“倒掛” 但一房難求是個例
2017年新房“限價”是調控的重要方向,限價背景導致部分城市出現一二手倒掛,部分地區“非市場“的新房價格甚至引來購房者爭相搶購。調研顯示,成都和長沙兩地情況最為嚴重,高達88%的成都經紀人,以及87%的長沙經紀人,分別認為自己所在的片區存在一二手價格倒掛的現象。
|
此前,有媒體報道成都出現“4萬人搶400套房”的事件,一度造成市場情緒波動。然而,從“更加市場化”的二手數據來看,成都市場其實已經出現降溫,新增需求在四季度已經開始出現下滑。業主預期方面也在隨著降溫的市場持續松動,調價中漲價業主的占比在持續下滑。對此,報告還進一步分析指出,一二手價格倒掛較為嚴重片區的個別案例,并不能代表整體市場情況,對于此類似的“搶房事件”應及時予以澄清,防止過度解讀。
預期政策穩中偏緊 下季度量價將保持穩定
整體來看,各大城市鏈家經紀人對后期政策調控的預期是穩重偏緊,其中有35%的經紀人認為調控還將繼續收緊,而僅有11%的經紀人認為政策可能會適當放松,預期政策穩定的經紀人占比最高。報告指出,預計2018年第二季度政策將會以穩為主,部分區域存在繼續收緊的可能。
而對于房價走勢的預判,經紀人預期下季度市場量價將保持穩定,成交量環比20%以內上下波動,價格環比5%以內上下波動。而業主預期方面,當前各大城市鏈家經紀人接觸的業主同樣認為未來房價將保持穩定,房價預期平穩的業主達到 40%。在14大重點調研的核心城市中,僅有西安一城的經紀人和業主相信房價會上漲。
|
從去年開始,鏈家研究院每季度針對鏈家職業經紀人進行預期調研,旨在透過訪問鏈家一線職業經紀人的市場反饋,追蹤這群房產交易市場積極參與者的預期變化,從而對市場走勢進行描摹和預判。據了解,鏈家研究院此項調研每期回收有效問卷均超過15000份,確保了樣本足夠豐富且具有代表性。在廣泛收集數據的基礎上,鏈家研究院市場研究院團隊進行專業的分析形成報告定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