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研發費用9144萬元
2016年至2019年,仁會生物研發費用分別為2021.81萬元、6931.15萬元、5283.83萬元、9143.7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040.72%、491.93%、193.38%、160.78%。
報告期內,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6519.75%、141.19%、5648.84%、212.89%。
公司稱,公司研發費用率顯著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中產品較為成熟的公司,如貝達藥業、微芯生物和特寶生物;而與產品剛進入導入期,收入規模比較小的前沿生物、君實生物相比基本一致,研發費用率均呈現收入占比高、變化幅度大等特點。
公司研發費用主要包括職工薪酬、試驗費用等。報告期內,職工薪酬分別為659.73萬元、2128.37萬元、1760.49萬元、2459.67萬元;試驗費用分別為755.61萬元、1363.26萬元、591.49萬元、3599.54萬元。
應收賬款周轉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2016年至2019年,仁會生物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2.40萬元、652.12萬元、1585.94萬元、1382.8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79%、46.28%、58.04%、24.32%。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2017年末和2018年末的應收賬款均已回款,2019年12月31日的應收賬款回款比例為45.72%,期后回款情況良好,公司應收賬款風險整體較低。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8.07、4.24、2.44、3.83,低于可比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均值16.98、8.16、7.03、7.06。
公司表示,醫藥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主要受產品類型、結算政策、推廣模式、客戶群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同公司的銷售政策、信用政策均會影響應收賬款的周轉率,因此不同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差異較大。公司誼生泰產品為慢病用藥,市場導入期較長,報告期內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
庫存商品占存貨六成以上
2016年至2019年,仁會生物存貨金額分別為181.81萬元、2619.73萬元、1137.65萬元及2433.55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12%、49.54%、36.45%及22.64%。
報告期內,公司庫存商品金額分別為0元、1917.68萬元、749.89萬元、1575.40萬元,占存貨的比例分別為0%、73.20%、65.92%、64.74%。
報告期內,公司存貨周轉率分別為0.33、0.48、0.59、0.87,可比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均值分別為0.77、0.82、1.05、0.72。
產品單一
據中國網報道,2016年12月,仁會生物獲批上市了中國糖尿病領域內的第一個創新藥,也是全球首個且唯一的全人源GLP-1類藥物,國家1類新藥—“貝那魯肽注射液”(商品名“誼生泰”),并于2017年2月正式上市銷售。
截止2020年二月份,在仁會生物自主研發的產品中,已上市藥品仍僅有“誼生泰”一款,且該藥品是仁會生物唯一主營業務收入來源。
“誼生泰”上市三年以來,至今仍卡位于“市場導入期”,該藥物的銷售金額一直未能覆蓋公司的銷售費用。且仁會生物的主營業務收入全部來自“誼生泰”的銷售,占合計營業收入的比例每年均達到96%以上。
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誼生泰”的銷售金額(即合計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360.71萬元、2681.69萬元、4104.60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6.58%、98.15%、98.38%。而同期銷售費用逐年遞增,比該藥品同期銷售金額高出好幾倍。
毛利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報告期內,仁會生物誼生泰產品銷售毛利是其主營業務毛利的來源。
自2017年2月產品上市銷售以來,2017年至2019年,仁會生物誼生泰產品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3.70%、39.39%、59.18%,波動較大。
仁會生物主營業務毛利率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水平。2017年至2019年,可比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2.15%、78.08%、91.76%。
仁會生物表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毛利率在50%左右,尚未達到生物醫藥行業平均水平。但隨著產品產銷量上升,公司毛利率將會進一步提高,并逐步趨于穩定。
公司還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較上述公司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公司產品上市時間較短,還處于市場導入階段,尚未形成規模效應,產銷量相對較低且波動較大,分攤至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較高,這使得公司單位產品的成本較高,導致毛利率水平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