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除了會影響收入以外,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本來就失去了收入,物價在不斷飛漲,且不知何時是個頭,不少網友直呼受不了。
身處在有疫情城市的朋友,可謂是感同身受,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都有了一定比例的上浮,甚至出現了天價蔬菜的現象,較平時漲幅高達好幾倍。
即便價格上浮,但作為日常生活必需品,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買,可怕的是即便是有錢,都很難出去買,只能等待別人來投遞。
近日,上海有一名男子吐槽疫情期間商家趁機漲價,兩個卷心菜居然賣到87.6元,折合每公斤47.6元,大呼連蔬菜都吃不起了。
原來男子因為住的附近不能買菜,就跑到隔壁鎮(zhèn)去買,兩個卷心菜花了80多塊錢,當時也沒注意看,第二天一看價格被嚇到了。
就兩個卷心菜,商家賣了80多,看了單價瞬間不淡定了,居然高達20多塊錢一斤,標簽則顯示47.6元每公斤。
按照這個價格來算,一斤就得二十多塊錢,較平時來比較,價格上漲幅度已經超過了100%,直言雙重打擊之下自己都不知還能撐多久。
陳先生
據當事人介紹,我在上海只是一個普通工薪階層,每個月收入也就一萬多塊錢,平時能夠工作,去掉生活費還能多少剩一點。
如今又經歷疫情,公司的效益一度下滑,收入也大不如前,但是生活成本卻提高了一倍,這樣的壓力讓我都有些喘不過氣來了。
全民抗疫不假,但是有些商家卻沒有遵守,他們趁著疫情就漲價,將蔬菜的價格提高了50%~100%不等,甚至還有超過100%的,商家顯然就是在發(fā)國難財。
這樣大幅度的漲價,對于有錢人而言或許沒什么,只要買得到,價錢再貴都不要緊,我們普通工薪階層就過得比較難,收入少了生活費高了,不知何時才是疫情的盡頭。
疫情期間漲價合適嗎
疫情期間蔬菜漲價,其實并非是上海一個地方,只要是有疫情的地方,蔬菜價格都有所浮動,反正商家就是這樣的價格,吃不吃隨便你!
能夠自己出入買菜的還是幸運地,有些地區(qū)即便袋子里面有錢,你都未必能夠買到蔬菜,根本不會在意它是否漲價的問題。
類似于趁機漲價的這樣的事,普通人是拿他們沒有辦法的,除非市場監(jiān)管部門發(fā)出通知,民眾監(jiān)督,一旦發(fā)現商家漲價的都可以舉報。
但某些地方并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也許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許是因為忙于抗疫沒時間管理,生活必需品漲價也沒人去管。
男子所在的區(qū)域是上海,全中國經濟最發(fā)達的城市,平時消費就不低,稍有浮動很多人都不會察覺,即便發(fā)現了也會選擇默不作聲…
每次經歷疫情,受苦的都是一般的工薪階層,平時收入低很難有積蓄,發(fā)生點意外就會叫苦連天,覺得自己生活不下去了。
側面也反應了一個問題,上海人的生活水平真不低,月入過萬都只是普通工薪階層,那些白領甚至高級白領就更加不用說了,月入至少好幾萬。
有網友說:上海嘉定青椒都賣我40元一斤了,蔬菜也差不多這個價,我們都已經習慣了,吐槽也沒用,平時能夠省點就省點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