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杭州市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明年杭州將全面深化“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并將“無廢”理念植入亞運會的籌備和運行工作中,全面打造“無廢亞運”。
建設“無廢亞運場館”
明年全面打造“無廢亞運”
“無廢城市”是個什么概念?
簡單來說,“無廢”不等于固廢產生量為零,也不等于完全綜合利用,而是綠色、低碳、循環的城市發展理念,打造“無廢城市”是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杭州推出全面打造“無廢亞運”,那么,它主要體現在哪里?
市生態環境局土壤和固體廢物化學品處處長來勇介紹,杭州將開展“無廢亞運場館”建設,從場館建設、污染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制定創建標準,比如建設過程使用綠色建筑、采用綠色施工,設施設備采用綠色產品等,盡量減少固廢源頭產生、提高資源化利用,目前正在開展創建工作,力爭所有亞運場館都創建為“無廢亞運場館”。
另外,對于各類固廢處置方面,來勇說,“做好餐廚垃圾、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等處置,確保安全無害化處置率100%。后期還將探索一些可落地的激勵機制,比如無廢積分等等,引導和督促參會人員真正形成‘無廢’行為習慣。”
六個方面打造全域“無廢城市”
打造了800余個“無廢細胞”
打造全域“無廢城市”,杭州具體怎么做?記者了解到,杭州主要是通過源頭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智慧化監管、常態化執法六大方面來做。
以跟居民關系最緊密的生活垃圾為例,杭州日均生產1.3萬噸生活垃圾,今年杭州生活垃圾總量與2019年相比依然保持負增長的態勢。
“全市堅持再生利用優先戰略,推進傳統回收企業進行提升改造,通過微信小程序預約、電話預約等功能,將‘線上預約上門’和‘線下網點回收’兩種模式相結合,共培育‘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企業14家,該模式社區覆蓋率近94%,鄉村覆蓋率達59%。”杭州市城管局固廢監管處處長沈旻昕介紹。
目前,一部分小區已經取消投放垃圾贈送垃圾袋的措施,沈旻昕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情,“說明居民對易腐垃圾的辨識度提高了,已經養成自覺、精準投放垃圾的習慣了。”
對于快遞過度包裝、隨意包裝方面,杭州堅持低碳綠色減排導向,深入推進綠色快遞包裝,全市郵政“瘦身膠帶”使用比例超95%,電商不再二次包裝率達96.8%,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1500余個,基本實現全市郵政營業網點全覆蓋。
目前,杭州已經打造了800余個“無廢細胞”,探索了一批有效的“無廢模式”,并充分發揮杭州的數字優勢賦能無廢管理再上臺階,同時并推動源頭減量和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升。
明年,杭州將瞄定國家級“無廢城市”建設目標,加快建設全域“無廢城市”,合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讓“全域無廢”成為美麗中國建設杭州樣本的最鮮明特征,高質量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通訊員 陳愛民 記者 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