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電腦、飛行汽車、仿生魚、基于新一代無影架構的一體機……2021云棲大會4萬平方米的科技展上,1500多款前沿科技產品集中亮相,充分詮釋著“前沿·探索·想象力”這一大會主題。
作為阿里巴巴的第一臺云電腦,“長在云上”的無影在本地沒有主機,也看不見電腦CPU(中央處理器)和硬盤,因為這些硬件設備都集中在云端的數據中心里。在一體機屏幕上,過去在Windows、Linux、安卓或國產操作系統的3D渲染、視覺設計、編程環境、手機游戲等軟件,10多個演示應用圖標聚集于一屏。用戶無需切換系統,無需下載,即點即用。單應用經過適配,目前最高可使用1024核CPU和8塊高性能GPU,可以支持云上大規模實例調度,支持多種硬件終端形態,并適配更多通用系統協議下的應用。
阿里巴巴旗下第一款機器人小蠻驢也亮相展會。小蠻驢是提供“最后三公里”配送服務的智能機器人,大腦應急反應速度是人類的7倍,充4度電就能跑100公里。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小蠻驢目前已在全國24個省、71個城市、200多所大學開展常態化運營,累計服務了20萬消費者,配送超過100萬單。
液態金屬,這個只有在科幻片中才能見到的科技材料,在本次云棲大會上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度。
這種液態金屬是鎵。記者在現場看到,液態鎵有點像水銀,實驗人員用針筒將鎵抽出來,然后射入實驗器皿中,立即形成了一顆顆分散的金屬小球,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又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較大的金屬球。此外,液態鎵還具有吸收其他金屬的磁性。只見實驗人員把金屬鐵放到器皿中,滴入金屬鎵,不久鐵就被融化了。但是鐵的屬性卻被鎵繼承了,鎵也變得有了磁性。
現場的實驗人員告訴記者,在災害救援時,液態金屬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災害現場遇到比較狹窄的空間時,傳統的固態金屬機械受限于體積,無法深入下去,但液態金屬就可以流入石頭縫里,并通過遠程操作對液態金屬進行定位,實現對受災人員的精確搜尋。另外,在骨科手術中,鎵也有用武之地。以前骨折患者康復后用的石膏需要敲掉,這樣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但使用鎵之后,只要滴一點水,就會“溶解”掉石膏,非常安全。
未來的交通工具長啥樣?智能電動飛行汽車旅航者X2給出了答案。作為小鵬匯天自主研發制造的雙人封閉式駕艙智能電動飛行器,旅航者續航時間可達35分鐘,飛行高度為1000米以下,適用于城市低空飛行。起飛前,系統會根據駕駛員輸入的目的地,綜合考慮建筑物、禁飛限飛區域、天氣狀況等因素,進行智能自主飛行路徑規劃,汽車能飛不再是科幻小說里的情節。
一條穿游于小池子的金龍魚擺動著身軀,正努力地拱著另一條積木魚,游得好不暢快,定睛一看,原來這是一款仿生魚。這是由北京一家機器人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仿生魚,吸引了不少目光。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種仿生魚是國內自主研發的多關節仿龍魚機器人產品。其體內集成多種傳感器和全局視覺控制技術,遇到障礙時會自動避障。這種仿生魚不僅能以假亂真當觀賞魚,還可以用于檢測水質、探測水底地形等特殊用途。更神奇的是,有一些功能更獨特的仿生魚,能在魚群產卵季節帶魚類去指定的地方繁衍生息,從而保護魚群種類。
正因為仿真效果極佳,加上機動性能出色和噪音小的優勢,這些仿生魚可應用于教育科研、文娛、海洋生物研究等多個領域。
除了仿生魚機器人之外,大會展區還展出了能實現復雜動作和功能的機器人產品,如摘蘋果機器人、乒乓球機器人、彈鋼琴機器人、機器狗等先進的機器人產品,已經在部分領域實現了應用。
云棲大會的展館里,還有不少幫助企業解決數字化轉型難題的新技術。現場也重現和還原了城市治理、數字鄉村、數字辦公等多個數字化應用場景。
“把蔬菜放到秤上,通過AI識別就能顯示產品類別、價格是多少。”工作人員一邊操作一邊講解,“與普通秤最大的區別是,它能夠把商販的經營數據匯總到后臺,菜市場管理方能夠了解每日的經營數據,哪些菜賣得好,哪些菜賣得貴,一目了然。相關監管部門也可以通過這些數據進行菜價調控。”(本報記者 王航飛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