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同程生活破產、十薈團關城之后,社區團購又一巨頭“倒下”,據報道,滴滴橙心優選9月中旬進行全國分批次收縮,第一批會關掉現有60%的城市業務,目前橙心優選部分地區業務已經處于“癱瘓”狀態。
從2020年4月起,滴滴、阿里、拼多多、美團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社區團購,開啟社區團購“混戰時代”,賽道中小玩家“哀鴻遍野”。即便這樣,一些進化下來的地方性社區團購平臺,還是憑借聚焦創新,在“夾縫中”迸發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隨著新一輪“資本團”接連爆雷,地方性平臺或將迎來新機會。
供貨商眼中的“大平臺”:廠家限價、團長轉移、采購挖墻角
對于溫州霖寶灃冷凍食品商行總經理林浩來說,和橙心優選、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十薈團等社區團購平臺的合作一度是他最驕傲的事情,借助這些平臺,他開辟了線上業務,公司迎來新一輪變局。與批發、流通、商超等傳統渠道相比,這些平臺遵守規則、結賬及時,一個單品輕輕松松日銷幾千件貨。短短半年,他對社區團購平臺的供貨量已經和傳統渠道相當。
林浩見證了橙心優選、美團優選等大平臺的突飛猛進,也見證了溫州一些地方性平臺的“低調”生存。大平臺來勢洶洶,有資本做靠山,大多憑借秒殺、補貼等活動“攻城略地”,發展迅猛。相比起來,那些比較小的地方性平臺,因為“底子薄”,多選擇了“默默耕耘”,遵守基本的商業規則低進高出,小步慢走。他預測:“按照這種形勢,小平臺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要被大平臺一個個擠走。”
但近幾個月形勢卻急轉直下。大平臺在全國范圍關城閉店,業務收縮,林浩的供貨量也減少了三分之一。分析原因,林浩總結出幾個方面:
一是廠家限價。相比前期,三全、安井等知名速凍食品企業,已經意識到社區團購的“低價競爭”對于傳統渠道經銷商的傷害,為了維護流通、批發、商超等渠道的生意,這些企業已經開始對社區團購平臺限價,不允許它們以低于傳統渠道的價格銷售,除了限價,對這些平臺的供貨也開始減少。
二是團長轉移。大平臺相較于很多地方性平臺來說,大多進入時間較晚,為了借助已有的團長銷貨,這些平臺往往會采取“定點取貨”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在一些社區設置臨時提貨點,或者以“高提點”吸引團長,讓團長幫忙順帶賣貨,這種模式的弊端就是,一旦傭金減少,團長將無以為繼。
在鄭州做了三年團長的李女士告訴冷食傳媒,大平臺剛進入鄭州市場時,給團長的提成豐厚,今年以來,團長的收入一再減少,到最后“難以為繼”。從團長的角度來講,只要保證團長收入,平臺產品質量有保證、送貨及時、后期服務跟蹤到位、性價比高,選哪個平臺的產品都無所謂。
如果平臺選品沒特色且品類雜單價低,團長分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收入和勞動不成比例,那就得不償失了,團長會自動放棄。
三是采購挖墻腳。對于很多平臺來說,采購“吃回扣”的現象十分嚴重,少則兩三個點、多則十來個點的回扣率是業內都知道的事。因為采購量大,即便只是幾個點,采購也可以有不菲的收入,而對平臺來說打擊卻是毀滅性的。不管平臺賺不賺錢、供貨商賺不賺錢,但采購一定是賺錢的。很多人說平臺不是死于外部競爭激烈,也不是資金減少,而是被挖墻腳,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四是資金斷供。大平臺自出道,便是典型的資本扶持打天下,用遠低于市場的價格吸引消費者,擠垮競爭對手,但這種模式一旦“斷血”,就會全線崩潰。比如,滴滴旗下橙心優選,上游企業發展遇阻,橙心優選全線潰敗。
五是國家嚴控。自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推出“九個不得”新規,國家對低價傾銷等管控越來越嚴,真是應了那句話“燒錢的生意難做長久”,熱衷于靠補貼快速擴張的巨頭們,失去了快速搶占消費者的優勢。
“資本團”戰略收縮,地方平臺迎發展機遇
大平臺收縮,讓中小平臺有了喘息和反擊的機會。
在社團電商實戰專家李保林看來,無論橙心優選、十薈團,還是美團優選、多多買菜,關倉閉店都是戰略舉措,是經營需要,戰略調整說明關閉的區域沒有達到公司預期。
社區團購平臺從2021年6月開始問題頻出,目前撤倉關城的平臺都是資本團,但整個社區團購賽道并不是只有幾個資本團。自2017年開始出現,社區團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演化出了社區電商(特指資本團)、社區團購(特指地方團)、社群拼團、新店商、社區團批等大量細分業態。
資本團整體占比很小,接下來會不會關停或者倒閉,要看其接下來的走向,這涉及國家政策、商業模式、戰略意圖、經營能力等多個方面。
政策層面,從2020年12月起,國家對社區團購行業的監管越來越嚴,但國家的意圖是反壟斷、反資本的無序擴張,而不是反對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商業模式被稱為第三代電商和第三次商業零售革命,已經表現出了它在生產力、生產關系方面的先進性和優越性,這也是互聯網巨頭不計成本瘋狂進入的原因。
目前,社區團購在各巨頭互聯網體系內都是一級中心業務,有要員擔任指揮官,說明短時間內如果不發生不可抗力因素,不會輕易中途夭折。而經營能力是考驗資本團是否關停的最大變量因素。
資本團經不起長期四處花錢,前期看商業模式,中期看經營業績,后期看市場份額。當監管越來越嚴、融資門檻越來越高,提質降本、開源節流成為最好選擇。
社區團購行業已經搭建了100多萬個團長,覆蓋人群超過3億,注定會與商超、流通、電商三分天下。據不完全統計,除了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全國性平臺,各地入局的諸如嶺鮮生活、熊貓大鮮、多點拼團、量子美食、有井有田等,加起來還有幾百個之多。
在李保林看來,社區團購和傳統商超搶生意,但資本又讓一些社區團購平臺有了快速擴張的可能,簡單來說就是:超市倒,團購飽;資本停,區域行。沒有資本加持,反而給了地方性社區團購平臺一個崛起的機會。(陳利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