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品牌“鴻星爾克”,即將因為向河南災區捐款5000萬,面臨“突然死亡”!
最近幾天,鴻星爾克經歷了從谷底到巔峰,如今再被推到“懸崖邊緣”的魔幻旅程。
這一切的根源,還是我國河南,上周遭遇了幾百年一遇的超級強降雨。
河南一方有難,我國八方支援,各行各業的“民族品牌”,紛紛走到前面,率先向河南災區捐獻物資和善款。
在體育用品類公司里,頭部品牌捐獻物資5000萬,過去十年已經淡出我們視野,線下店鋪紛紛關門的“鴻星爾克”,居然也捐獻物資5000萬。
鴻星爾克的捐款,事先并沒有通過官方渠道高調宣傳,網友們發現之后,開始圍觀這個“最低調”的國有品牌。
于是最近三天的“國貨生死戰”都圍繞鴻星爾克打響!
01壹、全民“野性消費”奇跡!
北風也是第一次見,“全民消費旋風”可以刮成這樣!
體育品牌“鴻星爾克”在7月20號就與中國慈善總會簽署了捐贈協議,可是官方渠道并沒有高調宣傳“捐獻河南災區5000萬物資”的事件。
隨后就有網友在“鴻星爾克”的公司微博下留言:“你都要倒閉了,為什么還捐這么多錢?”
同時,網友們也發現,鴻星爾克作為曾經的國內運動品牌的頭部企業,居然連個微博會員都沒有。
一個“運動消費品”公司,在當今的互聯網環境下,居然“官方賬號連微博會員都舍不得買”,這營銷得做得多差。
向河南災區捐獻物資,雖然沒必要做成廣告,可是善舉也應該被全國人民知道,但是鴻星爾克出奇低調。
于是就由“自來水網友”將“捐獻河南5000萬物資”的鴻星爾克推上了熱搜。
如果僅僅是“捐款出名上熱搜”,這樣的待遇至少幾十個品牌享受過了。
可是鴻星爾克的這波“正能量”卻極為猛烈。
無數民眾知道了鴻星爾克的善舉之后,從7月22日晚上就沖入了鴻星爾克的網購直播間。
直播流量一直都是幾萬的鴻星爾克直播間,觀看人次超過了200萬。鴻星爾克的直播小姐姐們,也被突然急增的流量嚇壞了。
因為鴻星爾克在運動品牌里,主做的就是下沉市場,普通的板鞋或者跑鞋也就是一百多,兩百多。
在鴻星爾克整一身行頭,不過也才幾百塊錢。
于是大家想著,這家企業都給河南災區捐5000萬了,我們買幾百塊的一身行頭,也算支持一下。
于是鴻星爾克的直播間就出現神奇一幕。直播小姐姐每拿出一個單品,準備介紹產品細節。
就被圍觀的粉絲打斷:不同介紹了,直接上鏈接,我們按尺碼買,尺碼不對,那是我自己的問題。
7月22日晚間6個小時的直播,鴻星爾克銷售額超過2000萬,是平常的6倍。其中最多的一件單品,賣出6.8萬件。
7月23日凌晨,董事長吳榮照因為突然的流量暴增,趕到直播間,呼吁圍觀的人群理性消費,同時感謝大家對“運動國貨”的支持。
在老板吳榮照離開直播間之后,主播小姐姐跟著說:“大家都看到了吧,我們老板都說了,希望大家理性消費。”
可是直播間人氣達到頂峰,一個網友的回復也在最近幾天,全網封神:“我們就是要野性消費,叫你們老板少管閑事!”
隨后三天,鴻星爾克的直播間連續開播超過60小時,網友的瘋狂購買形成全網“病毒式裂變”。不僅將鴻星爾克直播間的所有單品賣到缺貨,還讓鴻星爾克將過去幾年的庫存都拿了出來。
在7月24號,鴻星爾克直播間宣布全部斷貨,停止直播之后,國人購買鴻星爾克的浪潮,開始向線下瘋狂延伸。
在互聯網平臺上,隨處可見,全國各地的鴻星爾克品牌店,都遭遇“洗劫式”搶購。
這其中,河南,特別是受災嚴重的鄭州地區,老百姓購買意愿最為強烈,大家都覺得鴻星爾克都捐獻河南五千萬了,我們河南人也不能讓鴻星爾克吃虧。
于是河南群眾擠爆了河南地區的每一家線下門店。
就連貼出“吉鋪招租”即將關門的鴻星爾克門店,也真的成了“吉鋪”,“旺鋪”,起死回生。
全民購買鴻星爾克的行為,已經超越了消費本身,開始成為結合“慈善”,“正能量”的行為藝術。
在過去,穿“鴻星爾克”被認為是“家庭條件不好”。如今穿鴻星爾克,成為年輕人風清氣正的“潮牌典范”。
有了這些“標簽加成”,大家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人人需不需要都買一身”了。
02貳、捐款者眾,為何“鴻星爾克”封神?
這次河南暴雨災情,全國各地的企業都有大額捐獻。
每個省公布的捐獻企業,都超過百家。這其中,目前官宣捐獻最多的是阿里巴巴1個億,馬云基金會5000萬,螞蟻金服1個億,也就是說,阿里的電商與支付兩大體系,累計捐獻2.5億。
騰訊,拼多多,字節跳動,美團,滴滴等網絡巨頭,都捐款一個億。
去年因為豬肉價格強勢而業績不錯的牧原股份,捐款一個億。
百度捐款9000萬,聯想,快手都捐了5000萬。
今年資金鏈緊張,屢屢暴雷,艱難活下去的地產十強,萬科捐了5200萬,萬達3000萬,恒大2000萬,龍湖地產2000萬,新城控股2000萬。
消費電子領域,小米,vivo,oppo全部捐款5000萬。
在體育品牌里,安踏與鴻星爾克都捐款5000萬。
細細梳理,這次全國捐款企業中,比鴻星爾克多,甚至和鴻星爾克捐款一樣多的,超過幾十家。
可是最終引爆全網消費熱潮的,為什么是鴻星爾克?
這就和各大公司的體量,經營狀況,去年盈利能力相關了。
我國在世紀初拿下奧運申辦權之后,國內的運動品消費需求與品牌認知,快速崛起。
于是在世紀初的風口,福建晉江,這個為阿迪耐克代工,從而形成完整制鞋產業鏈的城市,開始孵化體育用品的國貨品牌。
安踏,特步,德爾惠,匹克,貴人鳥都誕生在福建,這其中也包括鴻星爾克。
在本世紀最初的十年,鴻星爾克“to be NO 1”的廣告詞,也風行一時。
各大國貨體育品牌,都向二三線城市瘋狂擴張開店,到2008年達到頂峰。
李寧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飛天點燃火炬,點燃的也是國產體育品牌最后的一次飛躍。
隨后幾年,各大品牌的經營狀況,都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