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武漢漢口江漢路,一家掛著“鮑師傅”招牌的糕點店,門前數十米的“長龍”幾乎從不停歇。
隨后,有記者深入QQ群、論壇、微信群,確有“工頭”在網上發布充場任務,組織大批兼職者現場排隊當“托”。排隊12小時日薪不過百元;鈔票夾撲克牌當暗號;人數不夠演技來湊……
相關記者“臥底”多個充場群,在多個“網紅店”門前體驗當“托”的經歷,揭秘“充場”現象背后的隱秘江湖。
可以看出,這些兼職的工作就是排隊冒充客戶,買完東西拿小票到制定的地點退。買東西的費用先有這些兼職人員墊付,每單到指定地方憑小票退貨,一個時段執行完畢,結算工資。
有的地方工資一天90元,中間還有大量休息時間。
在業內,排隊兼職稱之為“充場”。“充場”兼職五花八門,除了餐飲“網紅店”充場,還有手機卡、信用卡辦理充場;大型公司、商場活動現場充場,以及綜藝節目、演講觀眾充場等。
群聊中,充場組織者被稱為“工頭”。17日,一個充場群中,一許姓工頭發布一條“江漢路排隊買甜品”充場任務:江漢路步行街“文和友大香腸”捧場,從16時至晚上22時共6小時,薪資為55元,要求每20分鐘一次,每次大概要排隊5~8分鐘,其他時間可以自由逛街。
許工頭還吩咐了幾個要點,一是對接暗號為“不要辣,打包”,購買時報此暗號,營業員就知道是“自己人”;二是戲要做足,不允許東張西望、交頭接耳,要求自然大方,裝成普通客人。
有些糕點店,充場人員把夾有撲克的100元現金伸進窗口,工作人員就能熟練地將鈔票與撲克牌一同捏住,什么也沒問,直接拿出紙質包袋,裝了3盒子糕點交給充場人員。
然后充場人員再去一間專門的“兌換”辦公室。辦公室有在小本子上統計下每人的排隊次數,再將手中的糕點換成100元和撲克牌。同時,辦公室人用對講機呼叫店里的工作人員,上樓將糕點搬回店內。就這樣排隊、購買、兌換、再排隊……反復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