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私募大佬,高毅資產馮柳又有新動向了!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逐步披露,馮柳的最新持倉也得以曝光。
01
馮柳狂買安防茅臺
而這次馮柳居然一口氣買了三只安防領域的個股——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和同為股份,合計持倉市值近120億元,其中海康威視單持股市值就高達近90億元。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發稿,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有9只個股,其中安防雙雄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暫時位列持股數量第一和第二位,分別持有2.31億股和1.38億股,另外同為股份馮柳持有439萬股。
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基金,一般都通過分散持有不同行業的個股來回避風險,如此集中持倉單個領域的個股還是較為罕見的。
第三方銷售渠道的信息顯示,馮柳管理的該基金規模或近500億元,三只安防領域持股市值就高達近120億元,也就是說占基金總規模的比例已經超過20%,這對于偏好高度分散持股的馮柳是極為罕見的。
02
安防茅臺:籌碼集中度大增 600多機構調研
有分析認為,今年機構資金集中抱團各領域的白馬龍頭,令“各界茅臺”累計了巨大漲幅,但作為“安防茅臺”的海康威視,年內漲幅僅超20%,因此近期吸引了各路機構資金的關注。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三季度海康威視共迎來了逾600家機構的調研,期內接待機構數量位居A股上市公司第三名。
與此相對應的是,三季度海康威視的籌碼進一步集中,期末股東戶數較6月底時下降23.72%至約24.24萬戶。
03
“減持王”也難擋資金增持
而從海康威視公布的三季報看,雖然“減持王”龔虹嘉三季度繼續大手筆減持9300多萬股,但這擋不住各路資金的抄底熱情。
除了馮柳,北向資金在二季報增持5800多萬股之后,三季報繼續增持186萬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股東,而中信證券也加倉了990多萬股,躋身第8大流通股股東。
剛公布的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康威視實現營業收入420.21億元,同比增長5.48%;實現凈利潤84.39億元,同比增長5.13%。其中在第三季度,海康威視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53%,凈利潤同比增長0.12%。
而對于另一只安防龍頭大華股份,馮柳和北向資金之間則產生了分歧,馮柳三季度新進了5200多萬股,合計持有1.38億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股東,而北向資金則減持了4800多萬股,持股總數降至1.07億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股東。
而另一只流通盤僅30多億出頭的安防概念股同為股份,除了馮柳新進439萬股以外,摩根大通新進175萬股,另一只QII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增持94萬股,持股總數增至138萬股。
04
爆買安防概念什么邏輯?
為何各路機構紛紛開始有布局安防概念股呢?和馮柳一起買海康威視的中信證券有如下觀點。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提到,當前疫情影響正逐步消退,國內與海外的安防需求均環比回暖。具體來看,國內安防行業的政府端需求在“新基建”政策帶動下下半年有望加速增長;商業端需求,因大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訂單韌性較足;渠道端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后續仍需觀察宏觀經濟走勢及相關政策托底情況。
中信證券認為,隨著深度學習的出現,傳統安防產業正加速向視頻物聯方向轉型,空間放大數倍,業務重點發生變化。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和廠商布局節奏,該機構持續看好視頻物聯產業在近年有望迎來爆發,亦在研報中建議重點關注龍頭公司海康威視與大華股份。
此外中金公司亦看好下半年安防行業的景氣度,其在研報中稱,隨著疫情緩解,實體經濟開始迅速恢復,政府安防和企業數字化落地進度加速。根據智慧交通網數據,8月政府安防和智慧城市項目中標金額同比增長37.1%,延續6月以來的高增速,預計這將有望在下半年為安防企業增強收入確定性。
05
大佬“作業”該不該抄?
當然三季報公布有滯后性。對于是不是要抄大佬作業可謂是見仁見智,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海康威視年內漲幅不大,但通過一定程度的做T,牛散出身的馮柳持倉成本可能比你想象的來的低。
在一次接受媒體訪談時,馮柳表示,“抄作業”這種方式肯定行不通。我有多種打法,有的是投資模式、有的是碰運氣模式、有的只是簡單怕忘記就先買再研究、更有的只是為了滿足高倉位需求的填倉而已,非常隨心所欲。看不懂很正常,畢竟大家的出發點和需求不同。
馮柳倉位公布后,今日就有一位經常亮相第一財經訪談節目的私募基金經理感嘆,自己曾經也抄過馮柳大佬的作業,但是沒成功,還好最后也沒虧。
也有交易型大V表示,抄作業還是有風險的,如果沒理解或跟上節奏,最后能不能賺錢都不一定。
當然也有投資者表示,自己曾在19年三季報公布后,跟隨當時新進重倉三七互娛的馮柳買入,隨后吃到了一波大肉。
所以抄大佬作業,各路投資者的觀點也是見仁見智,小伙伴們對于“抄作業”有何見解,歡迎在下方踴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