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游戲在滿足大眾休閑娛樂需要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特別是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過度消費等現象,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正常學習生活造成了不良影響。
中國網科技記者日前接到未成年人家長反映,家中9歲兒童玩手游“唱舞全明星”時,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充值一萬多元,其中有一天充值近九千元,在家長投訴并要求退款時,卻遭到商家拒絕。業內人士指出,游戲平臺實名認證落實不到位、大額充值消費未作二次審核,是造成未成年人過度消費的重要原因。
實名認證被指形同虛設 未成年人充值“零門檻”
公開資料顯示,“唱舞全明星”又名“戀與練習生”或“全能練習生”(該手游在不同的平臺使用不同的名稱,下文統一稱“唱舞全明星”),是一款集K歌、跳舞、社交、養成于一體的音舞類手游。該游戲由喜撲游戲平臺運營,隸屬于上海晉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官網信息接圖
據中國網科技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一家第三方投訴平臺,近兩個月“唱舞全明星”就發生了26起投訴,全部涉及“誘導未成年人充值”問題,涉訴最小玩家年僅7歲,涉及充值金額最高達一萬四千元。家長普遍反映,該游戲實名認證形同虛設,且對未成年人游戲賬號未設置防沉迷提醒等。截至目前,沒有一例投訴得到游戲平臺回應處理。
據一位家長描述,其7歲半女兒在玩“唱舞全明星”游戲時,由于游戲設定僅在第一次支付時需要密碼,后面都可免密支付,小孩后期私自購買游戲幣共花費了1956元,家長打客服電話溝通退款時,始終無人接聽。還有家長反映,小孩用家長手機偷偷下載“唱舞全明星”,通過游戲設定的“一鍵注冊”功能,可輕松利用手機持有人的信息進行注冊,國慶期間一共充值10余筆,家長與商家協商退款,客服人員以注冊信息為成年人為由拒絕退款。
按照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的《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規定,網絡游戲企業須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服務;網絡游戲企業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游戲付費服務。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指導意見提到,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此外,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的《網絡游戲消費者主要投訴問題報告》也指出,一些網絡游戲直接默認使用手機號碼就可以登錄,無需再次實名認證;有的游戲可以很容易地通過其他APP的賬號進行登錄;還有游戲平臺實名認證系統存在漏洞,使得未成年人可以通過其已成年親友的身份信息進行注冊登錄,避開游戲對未成年人所做的相關設置等,造成了未成年人超額充值的糾紛頻繁發生。
游戲不良風氣嚴重 疑因抄襲被暫時下線
圖片來源:視頻網站《唱舞全明星》廣告截圖
除了誘導未成年人充值問題引發多位家長不滿外,“唱舞全明星”游戲倡導的不良風氣也受到廣大家長關注。據“唱舞全明星”在某視頻網站投放廣告,該游戲在受眾群體方面,存在較為明顯未成年人導向,其游戲玩家多為未成年人通過某些短視頻廣告等推廣導流下載。
據玩家反映,在“唱舞全明星”游戲內到處充斥著找“找小姐”、“找媳婦”、“賣身”等與未成年人不相符的信息,且游戲內部“唯金錢論”風氣嚴重,游戲運營會傾向性的幫助充錢多的大V賬號達到“炫富目的”。
圖片來源:“唱舞全明星”游戲截圖
據一位“唱舞全明星”V9號(游戲玩家級別)直播玩家介紹,該游戲運營平臺通過一批“托”來誘導玩家多充錢,只要充錢多的大V賬號 “舉報”,平臺會不經核實,直接封禁沒有充錢或者充錢不夠多的玩家,營造“金錢至上”風氣,從而達到引導玩家多消費的目的。
圖片來源:網絡玩家提供游戲官方微博截圖
圖片來源:網絡玩家提供游戲官方微博截圖
此外,還有游戲玩家爆料稱“唱舞全明星”是一個“超級縫合怪”,在游戲玩法上抄襲《初音未來歌姬計劃》,在UI設計上抄襲《QQ炫舞》,在游戲服裝上抄襲《閃耀暖暖》,游戲內還有大量無版權歌曲。
中國網科技發現,目前“唱舞全明星”在各大應用商店均無法下載(顯示為“預約下載”),評論區有用戶評論稱該游戲由于涉嫌抄襲下線。
對于以上問題,中國網科技曾向游戲運營方晉展網絡發函核實,但截止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中國網科技將持續關注事件進展。(記者 葉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