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2019年,嶸泰工業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愛柯迪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分別為64.34%、61.78%、47.63%,泉峰汽車分別為81.11%、78.55%、77.21%,文燦股份分別為53.87%、56.14%、55.28%,旭升股份分別為74.65%、73.75%、70.78%。
頻繁接受關聯方擔保
嶸泰工業2019年6月5日、2020年8月18日報送招股書顯示,公司共存在49項關聯擔保事項,其中,接受人民幣票據、借款擔保金額合計為4.82億元。關聯擔保方包括公司控股股東珠海潤誠,實際控制人夏誠亮、朱華夏等。
此外,嶸泰工業子公司嶸泰壓鑄也存在多項關聯擔保事項,接受擔保金額合計為2.67億元;子公司舜鴻配件接受關聯擔保金額合計為698萬元;子公司嶸泰模具接受關聯擔保金額為300.00萬元。
關聯公司收購前納入合并報表
招股書顯示,公司2018年3月收購珠海嶸泰100%股權,2018年4月收購舜鴻配件100%股權、收購榮幸表面100%股權及收購嶸泰壓鑄26.71%股權。2018年6月,嶸泰壓鑄收購夏誠亮持有萊昂嶸泰的1%股權。
但在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及其變化”項目中,珠海嶸泰、舜鴻配件、榮幸表面、嶸泰壓鑄2016年、2017年就已納入合并報表。
2019年員工人數1547人 勞務派遣人數64人
2017年至2019年,嶸泰工業用工總數分別為1456人、1746人、1611人;其中,員工總數分別為1442人、1683人、1547人,勞務派遣人數分別為14人、63人、64人。
嶸泰工業表示,公司在部分非核心環節工序使用勞務派遣用工,主要為應對在臨時性訂單需求增加時,用工階段性短缺的情形。
兩子公司因安全生產遭罰
招股書顯示,嶸泰工業子公司舜鴻配件及珠海嶸泰因安全生產相關情況存在行政處罰情形。
2017年10月19日,公司子公司舜鴻配件發生一起機械傷害事故,死亡1人。根據江都區人民政府于2017年12月4日作出的《區政府關于同意揚州舜鴻汽車配件有限公司“10·19”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揚江政發[2017]185號),該事故的直接原因為該員工安全意識淡薄、違反操作規程。事故性質為“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事故等級為“一般事故”。
2017年12月29日,江都區安監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單位)》((揚江)安監罰[2017]119號)和《行政處罰決定書(個人)》((揚江)安監罰[2017]120號),對舜鴻配件予以20萬元的行政處罰,對舜鴻配件法定代表人朱華夏予以4.87萬元的行政處罰。舜鴻配件和朱華夏均已及時、足額繳納上述罰款。
嶸泰工業子公司珠海嶸泰存一項安全生產違規情況。2017年10月27日,因部分除塵設備未達標,珠海市金灣區安監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單位)》((珠金)安監罰[2017]12號),因珠海嶸泰違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第25條第一款規定,根據《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第45條第(六)項,對珠海嶸泰罰款1萬元。珠海嶸泰采取了更換設備等整改措施。
營業收入數據差異巨大
據證券市場紅周刊,招股書披露,報告期(2017-2019年),嶸泰工業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當期營收比例的85.61%、85.32%、85.04%,顯示出公司具有極高的客戶集中度。理論上,大客戶高度集中在企業發展初期是有利于企業收入的穩定,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也會從有利的一面向不利的一面轉換,即客戶的高度集中在后期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不僅營收多少會被大客戶所左右,且還可能因關聯交易而數據造假,對于這一點,恰恰在嶸泰工業身上有所體現。
2019年,嶸泰工業營業收入錄得99087.22萬元,除了境外銷售收入27870.95萬元之外,核算其境內收增值稅,推算出其銷項稅額大約有9792.24萬元,因此從整體看,嶸泰工業2019年含稅營業收入達到了108879.46萬元。理論上,這一規模的含稅收入必然在其財務報表當中有相同規模的現金流量或者應收款項等數據與之相對應,形成合理的勾稽關系。
合并現金流量表顯示,2019年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有74785.42萬元,在沖抵預收款項增加額36.70萬元所對應的現金流量后,與108879.46萬元含稅營收勾稽,有34130.74萬元的含稅收入沒有獲得現金流入。理論上,公司必然有相同規模的債權增長才合理。
可讓人感到疑惑的是,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當中,2019年年末有應收票據1768.65萬元、應收賬款31027.22萬元,此外還有2799.30萬元的應收款項融資和1633.01萬元壞賬準備,綜合起來的應收項款原值大約有37228.18萬元,對比上一年年末27002.99萬元應收款項原值,新增了10225.19萬元而已,這一結果與理論上的34130.74萬元新增債權相差了23905.55萬元。
或許公司還存在一些諸如票據背書、應收賬款貼現等因素影響,但對此,招股書并沒有詳細的信息披露,如此情況下,就讓人難以排除這23905.55萬元數據缺口很可能是虛增營收的結果。
同樣的方法分析嶸泰工業的2018年度收入數據,可發現數據差距更為明顯。2018年,嶸泰工業的營業收入有88014.37萬元,其中境外銷售收入有19490.10萬元,核算增值稅率影響后,其全年含稅營業收入為99206.67萬元。
同期,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55399.23萬元,即便加上預收款項減少額99.94萬元所對應的現金流量,也僅相當于有55499.17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收到現金,還有43707.50萬元營收未獲得現金流入,需要形成新增債權。
然而,2018年年末的應收賬款及其壞賬準備、應收票據綜合起來只有27002.99萬元,相比2017年年末相同項目合計金額僅增加了6318.18萬元,與理論上應該增加的43707.50萬元債權相差甚遠,兩者相差37389.32萬元,即有近3.7億元營收存在虛增的可能。
雖然陷于招股書披露信息有限,還很難斷定嶸泰工業一定是營收數據在造假,但基于上述合理分析,公司近兩年累計出現超過5億元的差異還是值得注意的,需要企業做出合理解釋,否則一旦上市后就可能成為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