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問詢函回復來看,2019年騰景科技的部分產品存在銷售同比大幅增長,制造費用卻同比下滑的情形。
例如,2019年騰景科技共生產鍍膜光纖器件74.07萬米,同比增長50.4%;銷售鍍膜光纖器件70.3萬米,同比增長48.94%,共實現銷售收入2635.77萬元,同比增長54.46%。
不過,2019年,騰景科技鍍膜光纖產品的成本僅增長了48.57%,既低于同期的產銷量增速,也低于同期的銷售收入增速。
根據問詢函回復,2018年,騰景科技光線鍍膜產品的制造費用為144.17萬元。2019年,公司制造費用則為135.44萬元。在銷售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公司的制造費用反而下滑8.73萬元。
騰景科技表示,2019年,公司鍍膜光纖器件的產成品及在產品金額較2018年年末增加約145萬,導致當年發生的固定成本尚有部分金額未結轉至主營業務成本中。
上述信息表明,通過將部分成本計入存貨,騰景科技控制了已銷售產品的成本確認金額。這導致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增加,進而導致現金流產生不良。
而競爭對手在成本計提上和騰景科技明顯不同。2019年,騰景科技光纖器件競爭對手的營業成本增速基本都超過當期的營業收入增速。例如,2019年,光庫科技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45.93%,同期,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為35.09%;昂納科技的營業成本增長8.32%,營業收入增長4.94%;博創科技營業成本增長68.13%,營業收入增長48%。
研發費用率逐年下滑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騰景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649.29萬元、726.25萬元、1166.99萬元和785.66萬元,同期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2%、5.75%、6.52%和6.35%,研發費用率出現下滑的趨勢。
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7.67%、8.66%、9.89%和7.70%,高于騰景科技,并且逐年上升。
針對研發費用低于同行的原因,騰景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到兩個原因,一是公司報告期內的研發項目側重于新工藝或新產品的光學設計、技術創新等基礎研究,研發過程中以人員薪酬支出為主,不需要耗用到大量的材料、模具;二是公司的研發團隊擁有深厚的專業背景和從業經歷,研發能力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可以保障研發項目的高效推進,減少研發過程中的物料損耗。
研發人員數量忽上忽下
2020年4月29日公司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騰景科技的研發人員為74人,公司管理人員為40人、銷售人員為14人。
但根據2020年7月8日的問詢函回復,公司2019年有研發人員59人,公司管理人員人數為37人、銷售人員人數為12人。
以較早招股書的數據計算,公司研發人員數占總員工數的比重為11.58%,而以問詢函回復數計算,2019年公司研發人員占總員工數的比重為9.23%。
騰景科技給上交所回復的問詢函中,為何比最初招股書研發人員的數量少,原因不得而知。
另外,在9月25日披露的第一輪問詢回復意見(2020年半年報財務數據更新版)中,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研發人員為76人,但2020年9月28日披露的最新招股書中,騰景科技上半年的研發人員數量又變成了91人。
2019年多增1名銷售就增加57家新客戶
據《證券市場周刊》報道,與營收增速相比,2019年,騰景科技的期間費用增長速度明顯偏低,客觀上促成了凈利潤的增長。
根據招股書,2019年,騰景科技的銷售費用為414.41萬元,比上年增加46.52萬元,同比增長12.64%。其中,公司的人員薪酬增加了17.07萬元,同比增長8.65%。
2019年,騰景科技的營業收入增加了5269.77萬元,同比增長了41.71%,大幅超過銷售費用尤其是人員薪酬的增速。
騰景科技在第一輪問詢函回復中稱,2019年公司共新增了57家客戶。在2019年比2018年僅增加1名銷售人員,不到50萬元新增銷售費用支出的情況下,騰景科技大幅度拓展客戶群體,實現收入超過40%的增長,算是一個不小的業績“奇跡”。
同樣,2019年,騰景科技的管理費用同比增長27.22%,也低于同期的營收增速。
僅有2項發明專利不符合科創板相關規定
上交所對騰景科技的第二輪問詢中指出,公司目前擁有2項已授權發明專利,暫不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第四條第二款的要求。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第四條第二款要求,發行人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5項,軟件企業除外。
因此,上交所在第二輪問詢中要求公司說明:(1)同行業企業獲授權發明專利數量,公司前期獲授權發明專利較少的原因,是否具備足夠的技術支持及持續創新能力,是否具備充分有效的技術保護機制;(2)目前已申請專利的相關進展,并結合前述情況對招股說明書進行相應的修改。
根據騰景科技的回復,公司同行業可比公司福晶科技、光庫科技、博創科技,截至2019年末,其獲授權的發明專利數量分別為15項、9項、13項,均多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