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應屆正式落幕了,現在各大高校在31省份的投檔錄取工作也即將臨近尾聲了,有的省份已經結束了本科批次的錄取,正在進行專科和工作的招錄,有的省份正在今年本科的最后一批次的補錄環節,這表示2020年高考最后的后續工作也將要結束了。
各位準大一新生就將要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了,各位考生在進行志愿填報時,肯定會首選“雙一流”、“985院校”和“211大學”這類重點院校吧。
畢竟,這類重點高校在辦學水平、辦學質量、師資力量和教育資源等方面,都是比一些普通的本科高校都是有優勢的,而且在未來就業時,這類高校的畢業生也會更有競爭力,更容易成功,我國雖然高校眾多,達到2900多所,但“雙一流”級別的院校并不多,一共才有42所。
這42所“雙一流”高校的排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定期的進行新一輪的排名評估,國內42所“雙一流”大學排名再次更新,祝福成功考入的考生,未來前途是無可限量的,讓人意外的是,復旦大學跌出了前5,西安交通大學跌出了前10。
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42所“雙一流”大學的排名情況吧
世界一流大學清華大學穩居第一,世界級的另一所高等學府北京大學緊隨其后,浙江大學排在了第三名,浙江大學近來的進步是很明顯的,都沖進了前三名的位置,浙江大學今年在各省投放的錄取名額,還算多的,比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都多,但錄取的分數線沒有這2所上海院校的高。
上海交通大學排在了第四名,南京大學排在了第五名,復旦大學沒有趕上南京大學,跌出前5,排在了第六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升到了第七名,都超過了2所湖北的世界一流大學,一個是華中科技大學,一個是武漢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坐落于安徽合肥,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高校,是一所有著62年辦學經驗的院系,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的高校,同時也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高校,還入選了“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中國科學院的知識創新工程”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基地”之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還享有國內“科技英才搖籃”的榮譽稱號,該校有11個學科入選了一流的建設學科,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科學技術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和核科學與技術等都是該校的優勢學科。
中山大學排在了第十名,西安交通大學跌出了前10,排在了第十一名,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在了第十二名,排名也有上升,都超過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這2所高校,也領先于上海的另一所名校同濟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雙一流”中的A類高校,有哈爾濱、威海和深圳3個不同的校區,深圳校區建成之后,對哈爾濱工業大學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報考的考生也比之前上升明顯,分數線也較之前有上漲,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錄取分數線都和北航差不多了,次于老牌名校的華東五校了。
哈爾濱工業大學有10個一級的學科,在全國高校中排前五,該校的力學學科在全國是排第一名的,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有17個學科獲得了A類的等級,擁有的A類學科數量在全國高校中排第八名,工科中的A類數量全國排第二。
吉林大學排在了第24名,排名也有上升,都超過了華南理工大學和中南大學,云南大學、鄭州大學和新疆大學雖然也有上榜,但在“雙一流”高校中是屬于第二梯隊的,是“雙一流”中的B類高校,錄取分數線也不如同一級別的其他高校,其中,新疆大學比一本線高30分左右就會被成功錄取。
而且考生間的競爭力也不如其他的“雙一流”高校那般激烈,可能和地理位置有點偏遠有一定的關系吧。
寄語:
在前十名的院校中,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都是屬于綜合實力和認可度都很高的院校,在各省的投放名額也是不少的,對考生的難度也不是特別高,而且分數線也不像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那般高,今年這2所高校在各省的名額有些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