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之王》
由總導演康洪雷、導演張寒冰聯合執導,陳曉、王雷、吳樾、張雅欽等主演的首部“高葆真”青春陸戰獻禮劇《陸戰之王》,已于昨晚圓滿收官。作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首部獻禮劇,該劇自8月26日開播以來一路高歌猛進,不僅持續占據多個榜單榜首的位置,更取得了CSM52城實時收視破2、CSM59城雙臺收視破3且持續登頂全國第一、全國總收視位居第一的喜人成績,成為初秋熒屏的一大亮點。
在備受矚目的大結局劇情中,張能量(陳曉飾)和車組的戰友共同駕駛坦克圍堵外軍坦克,和外軍展開殊死搏斗,最終成功營救被挾持的戰友,中國車組也贏得了世界坦克大賽的勝利。而之前在遭遇外軍突襲時身受重傷的牛努力(王雷飾)則做出了退伍的選擇,沒有等到張能量凱旋歸來便一個人默默地離開了部隊。驚險刺激的坦克大戰場面令觀眾直呼過癮,兩代坦克兵“兵王”的結局也讓人不勝唏噓。
聚焦坦克兵熱血成長 觀照現實帶來全新體驗
《陸戰之王》以新時期的軍事改革為背景,從普通坦克兵的視角,講述了新兵張能量在老兵班長牛努力的幫助下不斷經受磨練,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坦克兵的經歷。相比以往的軍事題材劇,該劇在選材上另辟蹊徑,首次聚焦當代坦克兵的成長歷程,力求以軍改時期的現實背景為基礎,精準再現了“裝甲九旅”變為“合成九旅”的改革過程,在故事題材選方面實現了突破。
劇中通過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展現了當代坦克兵的熱血成長。作為新兵的張能量,從初入軍營時和部隊格格不入,到最終肩負起為國爭光的重任,這期間不斷經歷了部隊的打磨,在一次次的實戰作訓中收獲成長。而當兵十余載的老兵班長牛努力,十年如一日地堅守部隊、揮灑熱血,同時也在與新兵的相處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
不僅如此,《陸戰之王》對現實生活的觀照更為觀眾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觀劇體驗。該劇以青春化的語境再現真實的軍隊建設,在故事架構、臺詞設計等方面都做到了貼合當下年輕人的表達方式,為自身增添了一抹濃郁的青春色彩,是軍事題材劇基于現實格局的大膽創新。同時,劇中融入了親情、友情和愛情元素,以更具寫實性的筆觸,描摹了當代軍人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兩代坦克兵傳承軍魂 真情致敬新時代軍人
作為一部弘揚時代主旋律的獻禮劇,《陸戰之王》在展現兩代軍人精神傳承的同時,也以深厚的情懷向新時代的軍人致敬。
劇中的張能量雖然起初因為自己張揚的個性而和牛努力產生過不少沖突,但牛努力卻通過自己對部隊的滿腔熱愛以及對于服從命令的軍人原則的堅守感染著張能量,在潛移默化中向他傳遞著真正的軍人精神。即使在合成營的探索建設過程中,兩人的觀念截然不同,一個堅持創新型作戰模式,一個信奉傳統的作訓方式,但勇于承擔家國重任的軍魂卻是一脈相承,傳統與創新之間的更迭,也是軍魂在兩代軍人之間傳遞的具體表現。
從老一輩坦克兵的動情演講到催人淚下的老兵退伍儀式,再到新一代坦克兵在實戰作訓中勇往直前、不畏犧牲,這些劇情無一不展現出中國軍人代代傳承的永不磨滅的精神力量。“作為一名軍人,在和平時期也要有面對死亡的勇氣”,像這樣震懾人心的臺詞劇中還有很多,每一句都是軍人角色發自肺腑的真切表達,在展現當代軍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的同時,傳遞了立志報國的正能量,反映出新一代軍人的愛國情懷和歷史使命,向新時期軍人致敬。
從坦克兵的熱血成長到軍魂的代代傳承,《陸戰之王》以生動的描繪和寫實的刻畫折射出新時期的強國夢、強軍夢。據悉,該劇將于10月16日起陸續登陸廣東衛視、天津衛視、湖北衛視、河北衛視黃金檔播出,精彩重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