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隨著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蘇,日本的食材需求恢復,但作為名牌食材的“和牛”仍陷入了低迷的行情。上腰肉和肩胛肉的批發價同比下降2~4%。即使外食餐飲復蘇,正餐和宴會等使用的和牛仍未增加。再加上日本食品整體漲價,消費者的節約意識提高,高端食材被敬而遠之,很多觀點認為和牛需求的全面復蘇仍需時間。
日本農畜產業振興機構的數據顯示,從肉類批發行業向餐飲和零售行業銷售的2023年1月和牛批發價來看,用于壽喜鍋和涮鍋的肩胛肉(去勢、A5級、不含稅)降至每公斤3858日元(約合人民幣198元),同比下降4%。與疫情前的2019年1月相比下降7%。用于牛排等的上腰肉(同上)降至1公斤7255日元(約合人民幣372元),同比下降2%。
疲軟的行情始于2022年。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由于餐飲低迷等影響,和牛價格下跌。自2020年底至2021年,餐飲和零售市場的混亂逐步緩解,行情開始復蘇。但到2022年,盡管迎來出行限制放寬這一東風,和牛行情反而再次陷入低迷,各月徘徊在低于2021年的水平。進入2023年后仍看不到反轉上升的跡象。
店面擺放的石垣和牛肉(東京都文京區)
背景有如下這些。首先是面向餐飲的需求復蘇停滯。日本食品服務協會的數據顯示,1月的正餐餐廳的銷售額比2019年1月減少15%。東京都內的大型肉類批發商的銷售負責人抱怨稱,“疫情前達到約10人的聚餐人數降至4人左右,(面向吃飯人數較多的燒烤店和火鍋等)的消費增長乏力”。
顯示家庭需求的超市等量販店的和牛銷量也很低迷。從東京都內的肉類批發商來看,2022年4月~2023年2月的和牛零售店銷量同比減少1成。在各種食品相繼漲價的背景下,消費者的勤儉節約意識似乎正在令高價和牛的消費放緩。“量販店的和牛訂單減少,與和牛相比,價格更為低廉的雜交牛和豬肉的訂單增加”,肉類批發商的高管表示。
此外,2022年出口低迷也導致了日本國內行情的下降。近年來,以和牛為代表,日本牛肉的出口不斷增長,但2022年牛肉(包括碎肉)出口額約為513億日元,比2021年減少4%。在作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美國,2022年低關稅的進口額度因其他國家的牛肉早早用盡,未能擴大日本對美國的出口,產生負面影響。
和牛行情持續低迷
與此同時,政府的供求對策結束也造成了明顯的影響。日本政府2020~2022年度實施了補貼和牛冷凍產品保管倉庫費用等的政策。市場上的冷凍品供應減少,對行情構成了支撐,但到2022年,押注補貼結束的肉類批發商將部分冷凍產品投向市場,成為供過于求的原因之一。
在市場上,很多觀點認為行情反轉需要需求復蘇速度進一步加快。日本政府將于5月8日將新冠病毒在《傳染病法》上的分類調整為與季節性流感相同的“5類”。肉類批發商的負責人表示,“希望這成為公司大規模聚餐等趨勢恢復的契機”,對需求觸底反彈充滿期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