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沒有當紅明星,沒有巨額投資,也沒有知名導演的“三無”短劇,現在特別的火嗎?
芒果TV推出的《虛顏》,連續31天位居貓眼短劇熱度榜日冠,累計播放量達到了6.27億,流量大漲的同時,口碑也在走高,豆瓣評分達到了7.4,刷新了國產短劇的豆瓣評分記錄。
優酷推出的《千金丫環》、騰訊視頻的《將軍府來了個小廚娘》,還有2021年度正片有效播放排名靠前的五部微短劇:《如夢令》、《大唐小吃貨》、《給你我的獨家寵愛》、《丑女醫妃》、《先婚后愛》、《將軍家的小狐仙》。
(相關資料圖)
這些名字,似乎聽起來都不是太“正規”,和大劇相比,似乎太“淺薄”。也正因為他們的短小、淺薄,被網友戲稱為“咸菜劇”,但是,現在這些“咸菜劇”正成為各大影視廠商的“金龜婿”。
看過優酷的《千金丫環》的人知道,這部劇單集只有10分鐘,一種有30集,按照一般電視劇的體量,應該是一集40分鐘,7-8集。這是短劇的一個新態勢,單集短視頻化,看完一集就像刷了一個短視頻,毫無心理壓力。
而故事,其實挺土的,一個軍閥少帥和落難千金小姐的愛情故事。女主劇中的女主叫董聽瑤,定位是一個標準的傻白甜形象,故事背景也很老套,她本是一個富家千金,但是慘遭仇家滅門,自己逃了出來,從傻白甜走向了復仇的道路。而男主方天逸,更是典型的“爽文男主”,是一位狂拽酷炫的軍閥少帥,長得帥、身材好還十分護妻,對待女主和女主以外的人雙標至極。
就是這樣的故事,聽起來并沒有什么特殊,但是卻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短快但不平的節奏加上密集的爽點,讓觀眾欲罷不能,想著一集只有10分鐘,看一集沒啥時間負擔,于是一集又一集的看下去。至于土味劇情,看看《千金丫環》,經常是面屏幕的“我是土狗我愛看!”
和《千金丫環》一樣,其他的網絡短劇都有類似的特點,他們靠的就是“三板大斧子”吸引觀眾的眼球。
第一,夠短,刷著就能看完。這其實是一個顛覆性的優勢,“刷短視頻”已經成為了觀眾看劇的新習慣,過長的單集時長,會讓觀眾不耐煩,夠短,又比短視頻更精致,成為了短劇的優勢。
第二,夠爽,密集爽點轟炸。短視頻吸引觀眾的核心,無非是“情緒”二字,而短劇雖然比不上大劇,但也是根據各大爽文精心編劇而成的,可謂爽點密集,帶動一波又一波的情緒。
第三,夠雜,滿足各種口味。這是短劇相比長劇的一大優勢,長劇制作周期長,準備周期長,類型比較固定。短劇就能隨便嘗試,在甜寵、輕喜劇、霸道追愛、虐戀的基調下,懸疑、現代、探案、尋寶、驚悚各種類型層出不窮,滿足各路觀眾的胃口。
夠短,觀眾看著無負擔;夠爽,觀眾看著有情緒;夠雜,觀眾嘗到了新口味,這樣的短劇,難怪“吸睛”不斷。
流量時代,夠“吸睛”就具備了“吸金”的基本盤。
對于短劇,變現的方式主要有流量分賬、廣告植入、達人直播帶貨、內容付費等4大塊,火爆的網絡短劇還能出相關的周邊,但是,分賬還是網絡短劇變現的最核心的方式。
云合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長視頻平臺共上線短劇(單集時長20分鐘以下)471部,同比上一年增加171部,正片有效播放34億,同比增長115%。短劇的數量和流量都在快速增長。
流量就是短視頻的生命線,隨著越來越多的短劇成為爆款出圈,出品方拿到的真金白銀也就越來越多?!肚Ы鹧经h》分賬突破1000萬,《拜托了!別寵我》分賬突破3000萬,《長公主在上》播放量3.5億,《惡女的告白》播放量7.5億,《這個男主有點冷》播放量9.2億,《師兄請按劇本來》帶來全網話題熱度10億+。
而這些作品的拍攝成本,大多集中在百萬級,少量劇甚至只有十萬級的水平。而且一旦火爆起來,還有新的片頭廣告和插入廣告再投入,這樣的短劇不僅讓觀眾看爽了,自然也讓出品方賺爽了。
爆款短劇還實現了出品方和平臺方的雙贏,網絡短劇本身就要依托現有的視頻平臺進行初期推流,推流成功的短劇能反哺平臺方,帶來會員拉新、會員續費和廣告收益。
長劇的高投入、高成本、大明星、大導演的“大”模式,雖然出爆款之后的效益巨大,但是近幾年卻鮮有爆款,相比而言平臺方和投資方承擔了更大的風險;而短劇,小投入、小成本、小卡司、小制作的“小”模式,卻能夠讓平臺和投資方快速試錯,即便不火,虧的也不多,而一旦火起來,賺的也不少。
短劇的優勢讓各大視頻平臺紛紛重金砸向短劇賽道,昔日的“咸菜劇”成了大平臺的“金龜婿”。
各大平臺紛紛開始向網絡短劇“重金發力”。
優酷開放投資合作和定制模式,形成了版權、運營、中臺匯聚的三位一體式業務模式。《千金丫環》就是這種模式下的產物。愛奇藝在2018年籌劃上線了“豎屏控劇場”,主打豎屏刷劇體驗,2019年推出了20部豎屏劇,其中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引發了不小的熱度。
騰訊則將微視與騰訊視頻進行合并,啟動“火星計劃2.0”,打造多類型的網絡短劇。2022年初爆紅的《大媽的世界》就誕生于火星計劃2.0。
芒果TV在2019年上線平臺內的第一部微短劇《請和男護士戀愛吧》,在收獲不錯效果后,同年芒果TV推出“大芒計劃”,通過流量扶持和分成傾斜,打造了自己的微短劇“下飯劇場”。
傳統長視頻平臺轉頭主攻網絡短劇,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根據《2021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短視頻、綜合視頻、網絡直播、網絡音頻的用戶規模分別為8.73億、 7.04億、6.17億和2.82億,日均使用時長分別為120分鐘、97分鐘、60分鐘、59分鐘。
短視頻,已經成為了觀眾的主流觀影觀劇方式,長視頻向“短快但不平”發展已經成為了趨勢。
總結起來,新型的網絡短劇正以三大優勢席卷網絡視頻平臺。
第一,小演員,大劇本。如果你不經??淳W絡短劇,演員表你基本上一個都不認識,但是他們演技真的不差,大多數都是有顏也會演的科班演員,在短劇中謀生存。而短劇本身的劇本大多又是經過了讀者檢驗的網絡小說改編,讓短劇天然有抓住觀眾的魅力。
第二,小成本,大網絡。小成本不斷試錯,才是短視頻流量時代的推流新模式,各大MCN機構,正是通過賬號矩陣不斷試錯,不斷推新,在競爭中占據流量,在矩陣中穩住底盤。而要做到這一點,小成本就是核心,控制不了成本,一部劇就把你拖垮了,自然等不到出爆款翻身的那一天。
第三,小審核,大流量。網絡短劇還有“輕審核”的優勢,各種大劇、衛視劇審核流程和要求要比網絡短劇嚴格許多,很多題材、內容、臺詞和場景都受到限制,網絡短劇的“鐐銬”的輕的多,占據資源的大平臺,更具有審核上的優勢。突破了審核的部分限制,新的題材、新的內容成為了大流量的來源。
未來,越來越多的電視劇會走向“小而美”"小而精”的方向,隨著大平臺的深度入局,可能一些明星大咖,也會“屈尊”加入“咸菜劇”的拍攝。
畢竟,影視營銷,流量才是王道,網絡短劇正當紅,也許,一個新的看劇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