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彭蘇平
(資料圖)
編輯丨蘇建勛
12月8日,牧星智能在上海發布了全新的貨到人智能倉儲解決方案。
這套名為MIX的方案,最大的特點是通用性高:通過軟硬件的特別設計,據稱可以同時滿足大、中、小件的存儲需求,支持異形商品的貨架或托盤揀選。
這是牧星智能經營理念的再度體現:做物流自動化的標準化解決方案,盡可能高效地將產品和方案復用到不同公司和行業。
牧星智能是一家物流機器人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面向大型工業制造公司、零售企業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等,提供各類物流機器人和軟件系統。
隨著人力成本增加和相關技術發展,物流自動化成為趨勢,面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需求,業內往往采用用定制化的方式來推動方案落地,但牧星選擇了另一條路徑:用通用性更高的方案來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以軟件為例,牧星智能創始人、CTO黃志明表示,全球范圍內幾乎所有項目,目前牧星已經可以復用80%的軟件代碼。
“如果不能標準化,那只能做項目,但做項目就意味著你的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很多阻礙,你必須聚焦在某個行業才能做成功。”牧星智能創始人、CEO劉明告訴36氪。
標準化方案的好處顯而易見,落地速度更快、更易形成規模效應。據介紹,牧星智能的貨到人倉儲解決方案的落地時間為60天,而作為一家規模并不算頂尖的公司,牧星智能今年已經能夠實現盈利。
但倉儲物流領域,做標準化并不容易,特別是常見的搬運任務,搬運的動線、產品的規格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行業各家的生產管理思路也大相徑庭,很難形成真正的標準化方案。
劉明和團隊選擇“不戀戰”——去年7月,牧星智能開始不再承接物流機器人的搬運項目,專注做以揀選貨品為主的倉儲項目。而此前在搬運項目方面形成的能力,包括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專利等,牧星智能將它們開放給行業。
劉明介紹,去年10月他們發布了一款潛伏機器人,但是不售賣給終端客戶,只售賣給合作伙伴,加上他們的解決方案和軟件為客戶創造價值。“如果一家公司一年的規模不到2000臺,他沒有必要自己做了,用我們的更劃算。”
“整個物流是一套很大的系統,在物流自動化行業,我們也只是一個子系統。很多時候客戶說需要‘一站式’解決方案,但為了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還是只提供一個子系統,跟其他合作伙伴一起來推動。”劉明認為,大家都在自己聚焦的細分領域做精做尖,行業才會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