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韓哲熙;編輯 | 張麟
(資料圖)
36氪To B產業組會為大家匯總每日新能源領域的主要新聞,11月24日新能源行業動態日報如下:
11月23日,小米發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小米2022年第三季度研發支出達到41億元,同比增長25.7%,環比增長8.1%,主要由于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相關的研發開支增加所導致,這部分的研發費用約為8.3億人民幣。目前,小米的電車研發團隊人數已超1800人。
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目前我們造車的進度還是比較順利,有信心能夠在2024年第一季度正式量產。前三個季度我們在造車方面的總投入是18.6億元,就這個規模而言不會對整個集團的運營有重大影響。”
《小米透露造車最新進展:前三個季度總投入18.6億元,2024年上半年量產》
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電動皮卡(Cybertruck)的預訂量超過150萬輛。特斯拉曾表示該產品將于2023年年中投產。通常情況下,特斯拉在發布一款產品后,最初會收到很多訂單,然后訂單逐漸減少——但電動皮卡的情況并非如此。消息人士透露,即使在疫情期間,一些特斯拉門店每周都能收到數百個電動皮卡訂單,電動皮卡預訂甚至幫助門店提高了銷量。
《特斯拉賽博卡車預訂量突破150萬》
11月23日晚間,晶澳科技發布公告稱,擬對公司一體化產能進行擴建,建設揚州10GW高效電池項目(新增)及曲靖四期年產10GW電池、5GW組件項目,預計投資額74.4億元。一周前11月16日晚間,晶澳科技曾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在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期建設光伏切片、電池、組件一體化智能工廠及研發中心項目,總投資約102億元。
晶澳科技方面表示,全球光伏裝機的旺盛需求對光伏組件及其上游各生產環節的產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全球光伏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亟需抓住行業爆發式增長的歷史性機遇,提升產業鏈各環節產能規模,按照發展規劃持續提升市場占有率,爭取盡早實現公司長期發展戰略目標。
《晶澳科技擬再次斥資74.4億元 進行一體化產能擴建》
11月23日,中國石化新聞辦稱,中國石化首個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在中原油田順利中交,進入開車準備階段。項目投產后,將日產高純度綠氫1.12噸,預計年消耗可再生電力電量252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4000余噸。
此外,為了實現“綠電”制“綠氫”,該項目配套建設3.66兆瓦的光伏電站,以及9兆瓦風電工程。兩個制氫配套工程年發電量約2500余萬千瓦時。目前,光伏配套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
《中石化首個兆瓦級“綠電制綠氫”示范項目中交》
11月23日,我國自主研制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下線。此次下線的單機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葉輪直徑252米,葉輪掃風面積約5萬平方米,約相當于7個標準足球場大;輪轂高度達146米,相當于一座50層大樓的高度。這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的風電機組,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在高端裝備制造能力上實現重要突破。
《我國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下線》
11月23日晚間,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圍繞其控股子公司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發多份公告,為同意啟動贛鋒鋰電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分拆上市;以及對贛鋒鋰電的增資擴股,此次增資不超過20.9億元人民幣。
就贛鋒鋰電的分拆上市,贛鋒鋰業稱,上市有利于拓寬贛鋒鋰電的融資渠道,支持其抓住市場機遇做大做強鋰電業務,進一步完善公司的產業鏈布局。但贛鋒鋰業也表示此次分拆上市尚處于前期論證、籌劃階段,因公司被此前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該分拆上市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
《控股子公司增資擴股,分拆上市 贛鋒鋰業加速一體化產業鏈布局》
豐田汽車和松下控股的電池合資企業 Prime Planet 能源解決方案公司總裁 Hiroaki Koda 周一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公司正在尋找一個有海港和清潔能源供應渠道的新的國內生產基地,以滿足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據悉,該公司于2020年正式開始運營,計劃通過采用豐田所謂的改善流程(kaizen process)來削減生產成本,同時與該地區更大的電池制造商競爭。Koda表示,Prime Planet計劃到2025年將成本在2020年的基礎上削減60%。
《豐田與松下電池合資公司考慮在日本建新廠》
11月23日,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就《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提出,在工業領域,加快修訂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機械等行業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提升電機、風機、泵、壓縮機、電焊機、工業鍋爐等重點用能產品設備強制性能效標準。在能源領域,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石油天然氣儲運、管道運輸、輸配電關鍵設備相關節能技術標準研制。
《兩部門:加快制定修訂一批重點領域節能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