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T,中國實時時尚跨境電商品牌SHEIN在私募市場上的估值從今年早些時候的逾1000億美元一度跌至650億美元,縮水三分之一;但是根據近日消息(WSJ),該公司今年收入有望達到240億美元——與H&M,Zara相差無幾。
(資料圖)
不久前,根據路透社,SHEIN將于11月13日在日本原宿時尚區貓街開啟該品牌全球首個長期營業門店。屆時,消費者將能在門店瀏覽服裝并掃描二維碼并實現在線購物。發言人表示,該空間可能會根據需要進行修改,以用于舉辦時裝秀和設計師活動。
日本是消費能力更強的市場,在日本布局線下門店背后似乎有著不同的意味,即如何在北美之外的成熟市場繼續取得成功。
隨著IPO進程的推進(據福布斯報道,為推進海外上市,前貝爾斯登的資深銀行家唐偉在今年早期加入SHEIN,擔任執行副董事長),在二級市場需要更大且清晰的增長故事。
「明亮公司」獲悉,盡管SHEIN目前的主要目標市場(北美)海外倉員工由華人、中國留學生主導——此舉旨在降低成本、減少文化摩擦、規避工會影響,但是由于該市場人工成本普遍高企,其在該市場的海外倉仍然主要作為“退貨艙”。同時,據了解,公司對于在海外市場復制國內前置倉模式并無意向。
除了成本因素,海外前置倉不在公司計劃之內的原因還在于該市場對于送貨時效性的“寬容”。SHEIN只須確保較競爭對手更有時效優勢即可——大幅拉伸時效差距的成本巨大、回報甚微。
目前,公司海外倉大部分時間均處于飽和狀態。由于凡是同時涉及國內倉和海外倉的單一訂單,通常僅由國內倉發出。作為結果,海外倉庫存愈發飽和。就各地市場而言,美國退貨量居于首位,因為該市場業務占比最高。
目前,公司商品周轉率約為28-35天,備貨貨源或者來自市場采購,或者基于自主設計。市場采購貨源通常來自批發市場,適用于設計并不復雜的“基本款”。盡管受限于持續的新冠疫情,但是珠三角一帶批發市場存貨量比較充足。公司設計團隊持續跟蹤海外目標市場時尚潮流,通過“復刻”設計,同時根據消費者反饋,推進ODM或OEM,銷售表現較佳的商品通常7-8天進行翻單,首批數量通常在300-500件。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至2019年,SHEIN曾設有面料倉,以便為工廠采購并提供面料。本文作者認為,該戰略旨在將規模效應滲入供應鏈上游,從而為公司本身降低原材料成本。不過,由于此后面臨面料殘余引發的庫存積壓問題,面料倉被撤銷——直至2022年,重新開啟的面料倉可能較以往更為“自動化”。不過,「明亮公司」尚不得知SHEIN得以跳過批發商,直接從上游紡織廠、布廠,獲得布料、花邊、輔料的同時,以往面料殘余問題是否已經找尋到解決方案。
管理安全庫存是控制滯銷風險的關鍵。安全庫存決定了工廠運往中心倉的補貨量,通常分為減損庫位庫存與備貨倉庫存。前者一旦觸發補貨,備貨倉便補送相應數量的貨物。此后,商品運營人員下單推進工廠滾動補貨。在上新之初便面臨滯銷的貨物往往通過打折被清理;而已經經歷1-3次翻單的貨物可以選擇繼續補貨——工廠滾動補貨數量通常較小,或者停止工廠滾動補貨;通過市場采購獲得的批發成衣面臨該情況往往選擇取消批發商訂單。批發商的靈活性來自其合作方式——由于貨物只須在領標處貼上品牌Logo,他們無須為SHEIN承擔囤貨風險。
疫情爆發以前,SHEIN貨物運往美國、歐洲、中東主要采取“頭程空運+目的地末端派送”模式,運往東南亞的貨物通常采用“專線公司”模式。此外,運往美國的大包裹往往采用DHL。
過去,美國、歐洲市場在黑色星期五單量占比高達70%以上,前者占比約40%,后者占比約30%。今年以來,由于歐洲消費環境出現劇變,知情人士估計這一數據在歐洲或許出現轉變,而美國市場占比仍將維持在40%-45%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SHEIN曾經一度入駐的南美市場物流合作伙伴包括EMS,FedEx,DHL,因而成本較高。南美市場“頭程空運+目的地末端派送”模式的不可獲得性可被歸因于直飛航班的稀缺,以及清關的不確定性。等待抵達南美的貨物僅面臨“香港-澳洲-智利或巴西”或者“美國西海岸-南美”兩個線路,而轉飛增加了貨物丟失的幾率;同時,公司還面臨南美市場清關的“不正規”帶來的挑戰。
然而,SHEIN于今年決定重新進入南美市場——并非由于上述情況已經得以改善,而是迫于西歐市場消費低迷帶來的業務增長壓力。
今年7月,SHEIN與南航達成戰略合作,二者總部、基地均位于廣州。這為南航帶來了艙位保證——由于SHEIN運輸布品,因而倉位訂單與小型電商不同,往往長達一個月。同時,這一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也為SHEIN贏得貨物到達海外目的地時卸貨、提貨環節的優先權,卸貨環節(清關、派送之前)的速度由此大幅提升。
此外,由于換單過程即將主提單交給貨代或者報關行以實現清關,與一手貨代合作的效率優勢不言自明。中小型公司提單常常經由多個貨代才到達報關行,因而清關速度較慢。與南航達成合作使得SHEIN的提單以及數據能夠在第一時間達到報關行,清關效率由此大幅提升。
事實上,與南航達成合作并未為SHEIN帶來明顯更低的倉位成本,但是該舉措能夠縮短貨物交艙時間,并且擁有訂艙優先權,從而大大增強了物流運輸的穩定性。
除了進入南美地區,探索南亞、東歐等市場或是彌補SHEIN在西歐消費市場營收萎縮的潛在解決方案。
印度作為南亞主要市場,存在極強的政策不穩定性。在2020年6月遭遇當地政府禁令之前,SHEIN下載量排名前三的地區市場便是印度、美國,以及沙特阿拉伯。中印緊張關系致使以SHEIN、WeChat、TikTok為首的大批中國App被列入印度封禁名單。同年7月,SHEIN被迫宣布暫停該地區業務。時隔一年,公司通過與Amazon合作在Prime Day期間重返印度的嘗試仍然受阻。此外,Amazon電商平臺本身也面臨印度“反壟斷”舉措的巨大風險。
因此,印度市場盡管潛力巨大,但是目前無法作為海外目標市場成為SHEIN的布局重點。
東歐地區盡管人口眾多,但是消費能力普遍較低。近幾十年來,雖然西歐經濟增長緩慢,多數人口收入停滯不前,但是消費能力較東歐消費者仍然更強。因此,東歐市場也非SHEIN的布局重點。
隨著以SHEIN為代表的中國跨境電商大獲成功,中國不乏企圖復刻這一神話的追隨者。然而,不少出海自有品牌在該過程中面臨困境,最終仍然選擇依靠跨境電商平臺。知情人士認為,中國品牌出海的關鍵在于從0到1的初始階段,而前段采購、倉儲運營在該階段至關重要。
本文作者認為,西歐市場消費萎縮,而新興市場卻挑戰重重,SHEIN在日本市場的線下模式探索或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