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快讀
港交所定義的特專科技公司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及農業技術五個行業的公司。
香港聯交所提交的征求意見文件特意對標了上交所的科創板,稱其為“最密切相關”,并且還將“特??萍夹袠I”與上交所科創板囊括的行業進行了細致地比較。
【資料圖】
香港資本市場認為,盡管它在 2018 年上市改革后更為多元化,但是就“特??萍夹袠I”的公司上市而言仍落后于美國及中國內地。尤其是過去四年內,美國及中國內地市場上市了大量特??萍夹袠I公司,將香港資本市場甩在身后。
作者|史慧芳
編輯|六耳
來源|創頭條
除了“搶人”,香港又開始放大招“搶公司”,尤其是特??萍碱惖莫毥谦F。
近日,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交所刊發咨詢文件,建議擴大香港現有上市制度,允許特??萍脊緛砀凵鲜?。并就此征詢公眾意見,時間為期兩個月。
香港的“特??萍肌备鷥鹊氐摹皩>匦隆倍嘤薪徊妫唧w來看也跟“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度相關。分析人士認為,這將更有利于中概股公司回流香港,以及內地擬上市優質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1-
“特專科技”行業對標上交所科創板
10月19日,香港聯交所刊發的《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咨詢文件建議修訂香港交易所上市規則,讓特??萍脊居诼摻凰靼迳鲜?。
該文件明確建議,特??萍脊镜奈宕笮袠I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及新食品及農業技術。
該文件還以附錄的形式,特別為這五個特??萍夹袠I分別提供行業實例講解。在每個行業實例中,文件均描述了業內發展狀況、業內公司面臨的商業化障礙,以及適用的監管框架。
具體而言,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云端服務、人工智能;先進硬件包括機器人自動化、半導體、先進通信技術、電動及自動駕駛汽車、先進運輸技術、航天科技、先進制造業、量子科技、元宇宙等;
先進材料包括合成生物、智能玻璃、納米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包括新能源生產、新儲能及傳輸技術、綠色技術;新食品及農業技術包括新食品科技、新農業科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香港的“特??萍脊尽迸c內地正如火如荼發展的“專精特新”也有頗多交叉。當然,無論是“特??萍肌边€是“專精特新”,基本也都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聯交所提交的征求意見文件特意對標了上交所的科創板,稱其為“最密切相關”,并且還將“特專科技行業”與上交所科創板行業進行了細致地比較。
此外,根據征詢意見稿的說明,香港聯交所還將按需要不時更新有關特專科技行業及可接納領域的指引。聯交所在獲得香港證監會批準后,可在特??萍夹袠I及可接納領域名單中加入新的行業或領域。
上述文件還將香港資本市場與中國內地、美國市場進行了對比。對比研究的結論稱:盡管我們的(香港)市場在 2018 年上市改革后更為多元化,但是就“特專科技行業”的公司上市而言,香港仍落后于美國及中國內地。
文件還稱:我們的研究顯示,美國及中國內地市場目前有大量特專科技發行人,其中為數不少都是過去四年內才上市的。
-2-
港交所意欲“掐尖”科技獨角獸
那么是不是只要屬于“特??萍脊尽本湍芎茼樌馗案凵鲜心兀匡@然也不是。甚至可以說,一般公司想在港交所上市也并不容易。
港交所將要求標的公司的商業化收益門檻、上市時的預期最低市值、研發、最低第三方投資、商業化路徑等多方面滿足上市資格要求。
通俗地說,香港的資本市場也是想“掐尖”,將特專科技行業的優質獨角獸公司納入其中。
在咨詢文件中,港交所建議將特??萍脊痉譃橐焉虡I化公司及未商業化公司。兩大類別公司上市門檻不同,其中未商業化公司因為風險較高,規定更為嚴格。
具體來看,已商業化公司須滿足經審計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特專科技業務所產生的收益至少達2.5億港元、IPO預期市值須達80億元,上市前已從事研發至少三年,研發投資資金須占總營收開支在15%以上。
未商業化公司雖然沒有收益要求,但預期市值要求達150億元,同時上市前已從事研發至少三年,研發投資資金須占總營收開支必須達到50%以上。另外,在商業化路徑上,還須展示并在上市文件中披露其可達到商業化收益門檻的可信路徑。
此外,港交所還要求,上市申請人須獲得來自資深獨立投資者相當數額的投資——要求上市申請日期前的至少12個月之前已獲得來自至少兩名“領航”資深獨立投資者的大額投資;
或者來自所有資深獨立投資者的合計投資金額達到上市申請人于上市時已發行股本的規定最低百分比,即10%至20%(已商業化公司)或15%至25%(未商業化公司),視乎上市申請人于上市的預期市值而定。
顯而易見,滿足港交所要求指標的公司基本上也是各科技行業的獨角獸企業。
此外,文件還列舉了諸多界定原則,而這些原則很多都是圍繞公司業務與特??萍嫉摹跋嚓P性”進行展開。
比如,對于一家公司如果擁有多個業務分部,并且其中某些業務分部不屬于一個或以上特??萍夹袠I,那么聯交所將理清公司是否屬于“主要從事特??萍枷嚓P業務”。
這些原則包括:公司上市前至少三個會計年度的總營運開支及高級管理層資源,是否大部分用于該公司的特??萍紭I務分部中特??萍籍a品的研發、商業化、銷售。此外,還會考慮估值與與特??萍紭I務的關系,以及上市募集資金用途是否主要用于其特??萍紭I務。
-3-
首批標的公司最快明年掛牌
為了繁榮香港資本市場,助力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港交所也一直在努力。
早在2018年4月,它就公布“引入同股不同權機制及生物科技企業上市”的新機制,成為成立25年來的最大一次改革。此后,內地企業掀起赴港上市熱潮。
此次港交所準備進一步修改上市規則,無非也是希望擴大上市公司范圍,豐富港股上市公司組合。而通過降低上市門檻,把一些硬科技公司收入麾下,自然有利于增加港交所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10月19日下午,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在記者會上透露,如果一切順利,首批按新規則申請上市的企業可用2022年的財務資料申請,意味最快明年可見到這些公司掛牌。
事實上,近幾年來國際金融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香港也是壓力山大。
從2009年開始,港交所曾有7年位于全球IPO募集資金總額榜首。2021年,香港IPO融資額處于納斯達克、紐交所及上交所之后,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且融資額超3300億港元。
進入2022年以來,港股新股頻繁破發,不少新股成為“燙手山芋”。這也嚴重挫傷了機構投資者參與的積極性,如今港交所募資額處于放緩的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港股IPO總計56家。募集資金額732億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2885億減少74.63%。
加之受國際金融市場影響,港交所承壓。今年前三季度,港交所收入及其他收益為132.55億港元,同比下跌18%,凈利潤同比下跌28%至70.99億港元。
“新建議將增加香港上市公司種類,讓更多不同類型的公司可進入這個具備深度和流動性的國際市場,同時也為投資者帶來更多選擇。”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
歐冠昇還談到,“我們預期這次增設特??萍嫉男乱幎ê螅瑢⒂兄苿訁^內以至其他地方在這五個前沿行業的人才和投資金額增長”。
由此可見,香港此舉的目的已經非常明顯,欲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競爭力。
上周(10月19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交上就任三個多月以來的首份《施政報告》?!妒┱蟾妗烦颂峒皬V受關注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等舉措之外,也對吸引優質科技公司多有著墨。
《施政報告》中還提出,計劃從“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設立共同投資基金,以引進和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將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把近年在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共同投資基金歸一收納,匯聚資源,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吸引和助力更多企業在港發展。
李家超還建議,在今年內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將針對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制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策略產業,專責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企業。
顯然,現如今香港不僅搶人,也在不遺余力地展開對優質公司的爭搶。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