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已低調運營半年的醫從健康正式走到了臺前,正式公布了其產品線,醫從健康做的方向是醫藥數字化賽道。
(資料圖)
醫從健康的核心團隊來自于互聯網醫療賽道上的明星公司——杏仁醫生。醫從健康創始人徐琳為騰訊早期員工,在騰訊期間曾為騰訊QQ秀、QQ農場創始人,QQ空間平臺負責人。離開騰訊后,創立了杏仁醫生,在企鵝醫生和杏仁醫生合并后,擔任企鵝杏仁創始人&COO;另一創始人章燁明,曾供職于惠普、阿里巴巴,創業前曾任杏仁醫生、企鵝杏仁(現未來醫生)CTO。
徐琳告訴36氪,醫從健康目前團隊約50人,以杏仁醫生前核心團隊成員為主,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在當前醫從健康的人力結構中,一半以上為產品和開發。目前,醫從健康未獲融資。
在行業里沉淀多年,經歷了多個風口,徐琳對于離開醫聯重新創業的原因不愿多提,只用一句話對過去做了總結,“對團隊,團隊與組織能力是一點點長出來的,不是買進來的;對商業,真正好企業的本質是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取到了交集。”
經過半年時間的打磨,醫從健康發布了3款針對醫藥企業打造的數字化產品:YiLink私域醫患服務平臺、YiCare私域醫患共管平臺、YiCure數字療法共建平臺。3款產品分別定位與系統開發、服務運營、數字療法層面,為醫藥企業提供不同維度的數字化營銷工具。
YiLink 私域醫患服務平臺,是一款SaaS化的輕量產品,基于企業微信體系,實現在微信體系內的行為和數據全紀錄,為醫藥企業提供系統化的智能患者管理平臺。對于醫生,能幫助醫生積累和管理患者;對于患者,該產品擁有智能的病程與用藥提醒,靈活的內容與積分運營,醫患溝通、在線購藥等服務模塊。
YiCare私域醫患共管平臺,是在YiLink 的基礎上的服務深化,增加了一客一群管理模式、多角色共管的在線醫療服務團隊。通過“家庭醫生+醫助+輔助科室+客服”的模式,解決了醫生最核心的時間問題,而一客一群的服務模型,解決了患者醫療服務隱私問題、多病種跨科室問題。
YiCure數字療法共建平臺,基于 YiLink 和 YiCare 平臺,讓醫藥企業能快速搭建數字療法,接入智能設備,積累數據,優化算法。
醫從健康的商業模式,是To B,藥企付費。據徐琳透露,公司在不到半年時間,已經簽下了3個大的數字化項目,實現了近千萬的收入;部分項目已經順利交付,進入到二期、三期續約階段;幫助客戶搭建和運營的幾十萬客戶服務體系與數字化中臺,已經上線迭代。
隨著行業的演進,醫藥企業在搭建專病管理數字化的路上,需要的合作方不再只是一家軟件開發外包商、或者紙上談兵的方案方,他們需要合作方具備:真正搭建并運營過數字化專病管理體系,開發并運營過醫療端對患者端的端對端實時通道型產品,做過海量數據集成數據分析,真正在醫療一線場景里服務過大量醫生和患者,在持續多年醫生患者的“拉新、活躍、留存、轉化”這些指標中反復打磨和成功過的團隊。
徐琳認為,這樣的需求正好是醫從健康所具備的能力。在此前的創業經歷里,杏仁醫生于2014年創建了第一個醫生診后隨訪平臺,服務過45萬實名認證醫生和2000萬患者,同時團隊也運營過上百家自營診所,服務超過幾十萬例手術,也曾服務過多家醫藥企業的醫患管理與運營業務。
徐琳向36氪分享了她對未來的思考:“醫藥行業,價值鏈在發生巨大的重構。過去傳統營銷方式、離散的產品線、簡單粗暴的市場打法,都在復雜多變的政策、市場、競爭環境里,遇見了很大的發展瓶頸,哪怕是一些采用了些許數字營銷手段、但思維仍停留在傳統營銷模式的公司,也同樣面臨了困局。”
徐琳說,“很多走在數字化轉型前沿的醫藥企業越來越重視專病管理的數字化,醫藥企業需要搭建自己的數字化專病管理體系的需求,這也正好是我們的能力匹配和機會。”
1.聚焦醫藥營銷數字化,「醫百科技」完成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
2.服務藥企線上營銷,「蓮藕健康」連續2年實現凈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