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潘瀟雨
編輯|彭孝秋
在今天,當人們再提起機器人或是人工智能時,大多指向了同一個方向——智能制造。作為智能制造的底層支柱,工業自動化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這個看上去并不性感,且曾經一度游離在資本市場之外的行業,也開始站在了風口之上。
工業自動化(又稱工控自動化),是指將自動化技術運用在機械工業制造環節中,實現自動加工和連續生產的作業手段。根據MIR統計,2021年中國工業自動化產業總價值量達到2000億元左右,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傮w保持上升趨勢,2019-2021年復合增速超過30%。
盡管看似遙遠,但是隨著工業自動化滲透加速,數控機床、油田鉆井、塔式起重機這些沉重又龐大的機器,正在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重塑,通過更輕巧與高效的方式,將產品與能源送至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而在操控這些鋼鐵猛獸的環節中,電機驅動器(變頻器或伺服驅動器)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在一個完整的執行動作里,電機首先將電壓信號轉換成轉矩與轉速,再通過驅動器驅動控制。簡單理解就是驅動器通過控制電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重要如人體心血管系統的動力系統,長期以來卻被國外公司占據了大半壁江山。盡管近年來國產替代的浪潮興起,已有像匯川、英威騰等公司開始搶占國內份額,但仍有超半數的市場持續被國外ABB、西門子等老牌公司壟斷。根據東吳證券數據顯示,2020年在變頻器市場,ABB、西門子等占據60%以上銷售額市占率,匯川以12.2%的市占率排在第三。
而對于海外品牌難以被替代的原因,分享投資創始合伙人白文濤告訴36氪,除了國產品牌作為后來者,還處于增量市場中;另一個關鍵原因在于,國產品牌的控制技術實則尚未追平海外,其中就包括在精密機床、塔式起重機、船舶等高端應用場景。由于國產技術在精度、響應速度、穩定性等多重方面仍存有欠缺,因此遲遲無法完全替代。
但近日,36氪卻在深圳發現了一家公司——弘遠電氣,通過自研工控驅動的直接轉矩控制(DTC技術)和磁通矢量技術,在高端驅動器應用中能夠替代ABB、西門子、科爾摩根、倫茨等品牌。并且在公司成立不久后,就快速實現了盈利。
在深圳龍崗一個遠離熱鬧中心區的地方,周圍是散亂的廠房和堆疊的工程物料,弘遠電氣的創始團隊就在這里默默研發了近10年。去年,弘遠的年收入達0.5億元,并在10月獲得了深圳高新投和分享投資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目前,弘遠的技術已經應用于多項國家重大項目,包括向陽紅號深海科考船主絞車的電驅控制、新疆克拉瑪依油田3千米下的螺桿潛油泵驅動、軸研科技16萬轉/分鐘的精密軸承加工以及湖北葛洲壩水泥廠的各種永磁(直驅)電機節能改造。此外,還拿下了韓國PNT(鋰電設備)、徐州重工、江門佳鐵、哈挺、聯測科技、江陰宇航等行業標桿客戶。
韓國PNT成柜
機床、船舶、起重機、測功機、鋰電生產設備......這些看似各不相關的應用領域,其實背后都有著對電機驅動性能的嚴苛要求,這也是弘遠能夠打下市場的關鍵技術。弘遠的核心優勢在于同時掌握了磁通矢量控制與DTC技術,而此前,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兩項技術的還是ABB。
目前,在工控驅動層面存在三種主流的控制技術:V/F標量控制、磁通矢量控制和直接轉矩控制(DTC)。而在國內,大多控制仍主要依托于V/F標量控制和簡單的矢量控制,對應的應用也是較為低端的市場。
其中,V/F標量控制的原理是直接控制電機轉速,但在低速運行時,無法滿足設備對力矩與精度的要求。因此更適用于工業和民用的風機、水泵等簡單調速設備等。而磁通矢量控制的技術進步,是能夠更加精準高效地驅動電機,且提高電機響應速度。
作為一種更優的控制技術,DTC技術可以理解為一種軟件技術,通過建立一個應用在驅動器上的數學模型來控制電機。這里的難點就是在這套數學模型中,存在大量復雜的變量。
“這套技術建模,需要掌握計算機科學、電磁理論、信號處理、離散數學、機械傳動、流體力學、電機等多種學科?!焙脒h電氣創始人臧紹敢告訴36氪,除了需要具備多學科交叉的能力,更需要其搭建的電機控制模型,能適配多種類型電機的數學模型。
而弘遠的契機,也源于創始團隊曾在2015年左右,有過一段對大量國產異同步電機配合驅動的經歷?!澳菐啄辏覀兦扒昂蠛笈浜蠝y試了100多種異同步電機,所以也積累了大量電機的適配經驗?!标敖B敢說。
盡管在歷經多重坎坷后,弘遠最終掌握了DTC技術,但如何落地,卻是技術公司在商業化上普遍的掣肘。
在弘遠的發展歷程中,繞不開幾個關鍵節點,正是這幾個項目的攻破,驗證了弘遠技術的可行性,也為其打開市場,帶來了一次次機遇。
2018年,弘遠率先迎來了江門佳鐵帶來的機會。當時國內在3D精雕機床上,存在高轉速、高精度的技術需求,需要在1.1秒停頓時間內快速換刀,而此時國內外的一眾廠商都無法實現,這也給了弘遠第一批產品落地的機會。據臧紹敢介紹,如今,弘遠可以達到在電機轉速為36000萬轉的情況下,實現0.5秒間隔快速換刀。
江門佳鐵讓弘遠獲得了第一批產品落地的機會,下一步就是尋找新的市場。
2019年,弘遠瞄準了薄膜紙張的印刷包裝領域,這也是日本安川在國內的主力市場。薄膜印刷領域的特性,就在于對小張力控制需求格外精準,通常只需要3%左右的力矩控制?!疤貏e是薄膜這類材料,它需要快速響應且穩定的力,不能有一點抖動,就要在低轉速下快速精準地力矩控制?!标敖B敢表示,通常國內的驅動器只能做到6%及以上的力矩,而弘遠可以做到1%。
能夠滿足如此快速的換刀需求以及小張力控制需求,本質仍離不開DTC技術的高精度性能。DTC技術的原理是將電機與驅動器看作一個整體,直接控制電機的轉矩,也因此在面對小張力需求時,能更精準地控制力矩輸出。同時,也能保持轉矩的重復精度,使操作更加穩定,確保生產的一致性。
在成功打開了兩大市場后,2020年弘遠的營收也翻了一番,并且實現了盈利。
2020年下半年,弘遠進入了葛洲壩水泥廠,對永磁電機進行節能改造。此后,弘遠也陸續切入了國內部分新興永磁同步電機廠節能改造的項目中。
事實上,隨著工業領域中電機產品的應用日益廣泛,在給生產與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作為電能消耗的主要設備,電機所造成的能耗問題也同樣不可忽視。因此,對電機的節能改造也迫在眉睫。
對比如今普遍使用的矢量控制,由于磁通矢量控制是通過磁通變化來間接控制轉矩。所以DTC技術直接控制電機轉矩,也就能在電機相同負載情況下,將電能更高比例轉換成機械能,且最大程度降低電能損耗。
測試臺
隨著應用領域不斷拓展,臧紹敢很快發現,在我國已經應用多年塔式起重機,實則也因為電機驅動而存在大量問題。“一方面是塔吊回轉的啟停效率跟不上,存在重物搖擺以及抗風力差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吊鉤的定位也并不精準。”
塔式起重機對于電機驅動的要求,關鍵在于實現低轉速下大力矩,并且響應速度足夠快速,才能避免啟停效率低和重物搖擺等問題。
而DTC技術的優勢就在于,能夠在0HZ時仍保持輸出轉矩,實現開環零速滿轉矩。同時,也具備了足夠快速的響應速度與加減速,例如從零到額定轉矩,DTC技術只需要3毫秒。由此,弘遠開始步入了起重領域,并在年初成功拿下了徐州重工的項目。
此外,弘遠也陸續在國家重點項目上發力,例如在潛油深度1500-3000米及以上的深地潛油中,實現驅動應用;并在深海探測作業中,以AFE低諧波驅動器,配合完成了深海11000米鉆探取樣作業等。
目前,弘遠的應用市場主要在機床、船舶、起重、測功儀、高精密壓機、鋼板分條縱剪設備等,還有永磁直驅、運動控制以及高速風機等場景上。臧紹敢將弘遠的應用主要劃分為三類,“其一針對碳中和領域,配合永磁同步電機的節能改造;其二對精密加工有更高需求的輕工業領域;其三是有專精特性需求的如高速風機、測功儀等領域?!辈⑶?,其產品用戶也已覆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一批國內一流工科高校。
團隊方面,弘遠的創始團隊主要來自愛普生、施耐德、康佳等公司,在驅動器、算法、電機模型等方面有多年積累。其核心技術團隊出自南京理工、華中科技、華南理工等院校的機械設計及自動化等專業。其中,創始人兼董事長臧紹敢曾任職正弦、庫馬克,曾創建康佳生活電器業務,在驅動器、電機領域有豐富經驗。
智能制造的風口越吹越盛,國產替代的浪潮也正在奔涌而至。在臧紹敢看來,國產替代的意義一定不是低值廉價路線,在價格戰的內卷中搶占市場,而是真正地啃一些硬骨頭,實現在技術和產品層面對全球頂尖廠家的超越。在熱鬧嘈雜的市場環境中,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下苦工,也像極了弘遠的寓意——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