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王公布上市后首份年報和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
奶粉,紙尿褲,洗護依次成為營收貢獻前三的品類
近日,孩子王(301078.SZ)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90.49億元,同比增加8.30%;實現凈利潤2.02億元,同比減少48.44%,這是孩子王近5年來首次凈利潤出現下滑。對此,公司稱主要受新租賃準則、疫情、門店擴張疊加減租優惠取消等三方面因素影響。
以季度財務數據分析,其中第二季度最高,將近是第一季度的三倍,比三季度也多出不少,而第四季度的凈利潤卻出現了較大的負值。
這是孩子王自上市以來的第一份年報。不僅如此,同一天,孩子王還披露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09億元,同比減少2.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43.51萬元,同比減少179.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895.88萬元,同比減少320.54%;
這也與主力覆蓋地華東區疫情較為嚴重有關。
孩子王,這家創立于2009年,總部位于江蘇南京,距今已經有13年歷史的母嬰零售商,經歷過上市退市再上市,今天已經發展成為通過數據驅動、基于用戶關系經營的創新型親子家庭服務商,專業為準媽媽及0-14歲兒童提供全渠道一站式商品解決方案、育兒成長及社交互動服務。
不過疫情擾動下公司業績短期承壓,孩子王經營面臨更多不確定性。疫情在對所有線下業務都有沖擊的同時,當然也會對母嬰零售商孩子王的線下門店業務有所沖擊,公司營收增長優勢何在?今天兒研所Club帶大家來分析下孩子王發展情況。
近年來,孩子王營業收入穩步增長,實現了線上線下業務的全面發展,通過構建門店終端、移動端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微商城等打造了全渠道營銷網絡。
目前,眾多母嬰產品開始著重布局線上渠道,盡管重倉線下的孩子王正在加快全渠道網絡建設,線上渠道方面,公司2021年線上平臺收入8.41億元,同比增加12.06%。不過目前孩子王的收入仍然主要來自線下渠道,2021年線上平臺實現營業收入8.41億元,僅占營業收入的9.29%,隨著疫情反復,拖累了公司的業績表現。
線下渠道方面,公司2021年凈增門店61家,仍然保持著較快的開店步伐。其實,正如年報數據中所顯示的,門店擴張已成為該公司業績下滑的影響因素。因為新增孩門店主要集中在各期下半年開始營業,營業時間短,而且會增加運營成本,積累會員數量,實現盈利仍需一定時間。
由于公司門店的擴張會因為市場培育期的長短差異、前期資金投入、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等因素而面臨一定風險,從而導致門店店均收入及坪效出現下滑,門店擴張的規模效應出現遞減。尤其在疫情影響下,多地疫情防控政策也使得線下門店存在較大的運營風險。
在全渠道網絡建設戰略下,孩子王預計未來兩年仍將保持較高的開店步伐。如果疫情得到有效緩解,再加上新開門店逐漸盈利,線下渠道或有較大增長空間。
母嬰行業具有天然私域優勢,孩子王作為母嬰私域中的佼佼者,已經借助APP、門店、電商等渠道的流量沉淀,通過大量場景互動,建立了高粘度客戶基礎,建立了以會員關系為核心資產的單客經營模式。
截至2021年末,孩子王會員人數超5000萬人,同比增加超過20%,其中活躍用戶超1100萬人,企業微信私域運營用戶近1000萬,會員收入貢獻超96%。
為進一步提高單客產值,孩子王海對會員進行了更加精細化的運營。公司于2018年正式推出付費會員—黑金PLUS會員,通過將會員與品牌商深度綁定,全面滲透用戶日常生活場景,讓VIP服務更貼切需求。截至2021年末,公司累計黑金會員規模超過76萬人,單客年產值達到普通會員的11倍左右。
奶粉作為母嬰店的核心產品,往往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從孩子王2021年財報來看,也的確如此。聚焦其母嬰商品業務板塊,主要以奶粉、紙尿褲、洗護用品、零食輔食等為主。
其中,奶粉以46.10億占據了孩子王2021年總營收的50.95%,位列第一,且同比增長7.86%;紙尿褲以9.91億占據了10.95%的營收份額,位列第二;洗護用品以6.17億占據了6.81%的營收份額,在孩子王的母嬰商品板塊排名第三。
不過母嬰店的這些營收大類,近幾年的利潤卻在持續走低中。作為國內頭部的母嬰連鎖渠道,雖然不能短時間擺脫對大品類的依賴,但營收占比應該要持續降低,通過尋找利潤更高的品類,優化整個利潤結構。
目前,我國生育率走低,新生兒出生率從2017年開始連續下滑,到2021年降至7.52‰,人口紅利逐漸減退。在這一背景下,母嬰產品獲客難度和成本增加,孩子王深耕重度會員模式,借助其前期發展的私域優勢,將為營收的穩定增長提供保障。
隨著疫情緩解,在消費升級和下沉市場帶來的增量背景下,孩子王自身優勢比如全渠道深入融合、數字化建設以及會員私域流量精細化運營,仍將支撐公司業務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