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四月,美團優選的變動與北京保供,這兩個看來不相關的事,突然發生了時空交匯。
如果我的城市出現奧密克戎確診,我需要囤貨嗎?要怎么準備物資?這已經成了幾乎所有中國居民過去幾個月的條件反射式思考。在奧密克戎R0(基本傳染數)比前幾代病毒倍增的情況下,管控措施的升級往往讓人措手不及。
盡管北京各個層面聲明無需囤菜,但在前幾日疫情真實數據還未清查之前,囤貨成了最樸素的抗風險邏輯。短期的供需峰值大增,也給北京零售業帶來巨大挑戰,堪比一場線下的“雙11”。
就在這一關口,有不少北京用戶發現,美團APP上社區團購業務4月25日宣布“暫時停止服務”;次日,美團優選在北京市場的入口被美團買菜替代。
在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上,政府有關部門強調要通過美團買菜、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到家業務模式,加大貨源組織力度,確保及時配送。
在今年所有互聯網公司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美團優選的收縮也不算意外。據2021年財報,美團新業務(社區電商、B2B餐飲供應鏈服務、出行)的營收占比不到三成,卻帶來了383.93億元的經營虧損,其中美團優選占大頭。
在過去幾年的飽和式競爭下,中國的零售行業處于全球競爭的領先態勢,為了滿足消費者各類差異化的、持續變化的需求,各零售平臺們絞盡腦汁,不論是自提還是30分鐘萬物送貨上門,這些零售史上的重大變革,短短兩三年內輪番上演,消費者都已習以為常。
美團在2021年大力推進“科技+零售”戰略。零售業務包括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美團閃購等。優選在3月西北暫停后,4月也迎來了北京業務的調整。
但美團或許正在調整自己的零售布局,至少是業務排序。美團原本在北京布局了全部零售業務,從這幾天的囤菜大考來看,相比社區團購,美團在即時零售(買菜和閃購)上的優勢顯然更為明顯。
北京宣布開展全區核酸的那天,一大部分北京人終于下決心加入搶購。
雙井潘家園片區被封,“我來北京5年了,看地名還是不搞清楚它離我有多遠。”當天下午,當曉丹朋友圈的囤貨氛圍越來越濃,她才抓緊在美團買菜、盒馬等多個生鮮平臺都下了幾單,仍嫌不足,又火速前往T11。回來的路上,曉丹看到有一中年男子拎了9瓶2L裝的可口可樂在上電梯,“吸取了上海人民的教訓啊”。在過去一個月,可樂已經成了上海居民的奢侈享受,也成了以物易物時的硬通貨。
居民們都在跟想象中的封控指令賽跑,這種行為當然會給提供生活物資保障的企業帶來壓力。
在4月24日和25日兩天的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上,北京市商務局多次強調,本市重點保供企業需發揮主體作用,全力保障供應;要求美團買菜、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重點生鮮電商平臺,加大貨源組織力度,增加前置倉貨物儲備,增加線下配送人員,確保及時配送。
北京疫情以來,美團買菜的業 務量較平時翻5倍。 美團在北京地區暫停優選服務,將倉配等資源轉向買菜、閃購 業務,以滿足激增的用戶需求。
而就在這兩天,北京用戶陸續發現,自己手機上的美團優選業務下線。這讓一些準備用優選囤菜的用戶感覺到意外。
其實,囤菜和保供不完全是一回事。盡管很多人在囤菜時選擇了社區團購,但細看官方指導所提及的平臺,均是直達履約終端的“買菜、閃購”等即時配送的業務。
另一個意外,或許也促成了美團在這個時間點叫停北京社區團購業務。
政府通報中,4月25日16時至4月26日16時,豐臺區新增1例確診病例和2例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已轉至定點醫院。其活動軌跡“4月23日21:00左右,在小區內紅星二鍋頭煙酒超市門口活動”,這正是美團優選的自提點之一。
結合上海經驗來看,在社區團購業務中,團長、網格倉存在大量的社會力量,他們與平臺是合作而非管理關系。封控前的物資囤購時期,次日達不夠及時;封控狀態下,大量自提點位于小區外,物資和人處于分離狀態,履約鏈條被迫中斷,且這種非自營的環節一個點被關停,就難以打通,更難從頭到尾確保其安全性。
在上海疫情防控下,物資緊缺,美團買菜/美團跑腿、叮咚買菜等直達末梢終端的市場化力量發揮了一定作用,而商業化的社區團購則難以發揮常態時期的效力,長時間處于偃旗息鼓狀態。
美團相關人士表示,社區團購模式的出門自提,可能會出現不必要的時空交匯,在疫情防控措施加劇時可能會出現實際上無法正常運營,不如集中力量做大“確定性保供履約”。
對美團而言,北京市場的業務涉及到了其全部的業態。面向不同消費需求用戶的優選和買菜業務在北京市場會師,導致了一定的資源重合。
以源頭供給為例,在保供北京的蔬菜品類上,美團買菜的貨源主要來自于山東壽光、寧夏以及北京周邊地區,形成了產地直采為主、周邊采購為輔的供應鏈體系。這需要美團買菜在全國主要的優質原產地均有大規模的直采團隊,甚至深入到種植環節,靠相對集約化的生產來實現降本增效。優選的邏輯與此類似。
上海抗疫經驗表明,在封控 等特殊情況下,美團買菜、閃購、叮咚買菜等直達末梢終端的市場化力量才能發揮有效作用,需出門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則很難達成常態化效果。
美團方面稱,為響應保供需求,北京優選業務關閉后,其相關資源已經轉移到買菜和閃購業務上。如優選北京大倉及冷庫由美團買菜、閃購統一調配使用,做抗疫保供的倉儲備貨基地。
如果說美團收縮社區團購,是由于其原本的用戶基礎和業務模式決定的,那么這幾天美團買菜和閃購的表現,證明了即時零售在一線城市對于美團來說更為合理。
自營的美團買菜,業務可控性高、調度靈活。4月24日晚,美團買菜表示,即日起北京地區訂單配送時間將延長至24點。肉禽蛋奶以及新鮮果蔬等市民采購量比較大的商品,將按日常消費的三到五倍左右進行備貨,確保庫存充足,價格穩定。
通過美團買菜、閃購等業務購買生鮮食品、日常百貨,已經成為一二線城市用戶的普遍選擇。
而平臺上連接的數百萬騎手,足以支撐閃購業務。美團閃購表示,聯合北京市內近2萬家連鎖商超、便利店等商家共同加大物資保障,支持商家延長營業時間,朝陽區有商家線上營業時長達到了16小時和14小時,自4月22日以來,共計已完成超200萬個民生物資訂單,平臺通過補貼增加了6成騎手運力。
從實際效果看,根據平臺此前披露的數據,美團買菜的業務量比平時翻了5倍,從各方面反饋來看,整體上能夠保持運行穩定。
除了生活物資,即時性的藥物配送,也是美團此次保供的重點。據美團公開的數據,美團買藥已聯合全市超2000家本地連鎖藥店保障供給充足,部分門店的常用藥鋪貨量為日常的2倍,老年人慢病用藥及兒童用藥鋪貨量為日常的3倍。目前美團買藥還聯合400家門店開通線上24小時藥店,安排了24小時在線醫師和藥師。
有北京網友調侃,趁著要做核酸,大家去美團上把咳嗽、退燒、止痛藥囤一囤吧——購買這類藥品需要提交核酸陰性報告。由此可見,通過目前獨有的即時服務,美團已經初步建立了即時零售企業的心智。對于北京市場來說,在這個時間點切換模式,盡管必然會承擔成本的損失,但也增強了美團精準保供的能力。
綜合美團、阿里、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在抗疫救災的表現,在市場機制偶然失效時,零散的、不對稱的市場渠道與機制往往會衍生囤積居奇的行為,而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堅定立場和責任心,往往能夠不計得失沖在第一線。
美團在北京市場的零售模式切換,其實并不算突然。
事實上,2020年底以來,因為疫情反復,美團在一線城市等重點區域已經做了相關調整。其財報顯示,2021年,美團買菜將前置倉數量從200個增至超過400個,單倉面積擴至800平米,品類也從1500增至4000個。
而去年Q4季報的業績會上,美團管理層稱,未來在新業務上會著手提升經營效率及單位經濟效益——虧損最大的新業務無疑是社區團購。
買菜和社區團購均屬于重資產運營,整個鏈路涉及諸多環節以及成本。前期的成本投入為買菜和優選建立了一定的業務壁壘,能滿足用戶更多層次的消費需求,但商業模式都仍待跑通。
而著眼當下,從上海抗疫保供,到北京此次地區業務“瞬間切換”,除了必須完成保供任務,或許成為一個時機,讓美團重新衡量自己的零售業務優勢所在。
美團具有集群協同優勢,美團平臺的“飛輪”在不斷疊加,平臺上擁有外賣、到店、酒旅、快驢、買菜、優選、閃購、團好貨等眾多業態,橫跨商品零售和服務零售,分別對應不同SKU、履約場景,滿足不同用戶的消費需求。
美團的業務集群協同優勢,滿足了消費者差異化的需求,也大大提升了非常態狀況下的保供履約能力。
在上海,優選業務停滯后,美團通過買菜提供基本生活物資,通過閃購/跑腿滿足封控居民買藥等需求。
在外賣小哥因社區管控沒辦法回家的情況下,美團可以通過酒旅業務提供愛心酒店,解決配送人員的后顧之憂。在終端運力緊張的情況下,美團可以通過自配車、無人機等多樣式的科技產品與應用解決實現最終履約。
北京的保供則顯示出重資產模式的價值。美團是中國各家互聯網中“最重”的。對比普遍認知中重資產的京東,2021年其履約成本是591億元,這包括了倉儲、配送和客戶服務等多個層面。而同時期內,美團僅配送成本就達682億元。
前期的重投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業務的發展速度和財務指標,但在斷斷續續已經持續3年的疫情特殊時期,這種模式也有著更強履約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這一點在美團和京東身上都有明顯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