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由于疫情反復及不可抗力的影響,家電產業鏈上游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海外市場也因出口海運業務受阻產生波動,家電企業集體承壓。近期,美的頻頻進行多元化業務布局,并試圖通過股票回購、人事調整等動作來自救。
近兩年,由于疫情反復及不可抗力的影響,家電產業鏈上游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海外市場也因出口海運業務受阻產生波動,家電企業集體承壓。
受此影響,美的公司的股價長期處于震蕩下行狀態。截至4月7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報收57.7元/股,下跌1.22%,較最高值幾近腰斬;其最新市值為4035.79億,較高點也蒸發近半。
在大環境趨穩的情況下,多元化的業務發展,更有利于企業抵抗經營風險,美的也不例外。近期,美的頻頻進行多元化業務布局,并試圖通過股票回購、人事調整等動作來自救。
在美的的一系列舉動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其耗時七年將德國機器人公司全資收入囊中。
早在2021年11月,美的就宣布了擬全面收購及私有化庫卡的計劃,意圖借此發力機器人業務,為公司智能化轉型做鋪墊。
近日,庫卡發布公告稱,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將向剩余股東支付每股80.77歐元(88.89美元)的現金,該現金補償的適當性目前正在由法院任命的審計師進行審計。
公告顯示,這份轉讓股份所需的決議將在5月17日舉行的庫卡年度股東大會上通過。本次收購完成后,庫卡將成為美的全資控股的境外子公司,并從法蘭克福交易所退市。
有消息人士稱,庫卡退市后,暫時還沒有在國內上市的計劃,其在國內還處于研發和市場拓展的上升期。
據了解,2015年美的就提出了“雙智”戰略(智慧家居與智能制造),為保障該戰略的推進與落地,其將目光放在了全球工業機器人產業四大巨頭之一的庫卡身上。
同年8月,美的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MECCA收購庫卡5.4%的股份,成為后者第四大股東;2016年3-6月,美的先后通過現金支付要約收購、股權轉讓等方式增持庫卡。2017年1月,美的最終宣布共耗資229億元收購庫卡94.55%的股權。
自合并庫卡進入公司體系后,美的于2017年披露的業務中新增“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這其中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庫卡。該業務2017年營收270.37億元;其中庫卡營收267.23億元,同比增長18% 。
不過隨后,這項業務收入一路下滑,2018至2020年,美的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業務營收分別為256.78億元、251.92億元、215.89億元,同比分別下滑5.03%、1.89%、14.30%。2021年前三季度,庫卡營收23.5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65億元)。
可以看出,美的收購庫卡后,其業績不但沒有得到提升,反而增長乏力。同時,庫卡的股價也持續下跌。截止美東時間11月26日收盤,庫卡股價報74.32歐元/股(83.85美元/股),跌幅為0.42%。
資深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認為,庫卡作為上市公司,在經營上有較大的自主權,這就讓美的無法完全掌控庫卡的人事安排、業務運作,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近幾年庫卡業績較差,美的將其私有化后,調整就不會像之前那樣有過多束縛。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為了提振股價,美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在年內多次回購股份。
美的近期宣布,欲用自有資金在一年中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股份,資金總額在25-50億元間,回購價格不超過70元/股。這是該公司2022年的第一起回購計劃。
公司表示,回購的股份將全部用于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如未能在36個月內使用完畢,剩余股份將予以注銷。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美的總資產約3763億元,貨幣資金約55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約1185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66%。
據記者統計,自上市以來,美的已實施了多輪回購。其首次回購發生在2015年,公司宣布擬回購不超過10億元股份。2018年,美的再公布不超過40億元的回購計劃。
進入2019年,美的回購的金額逐步增加,其中,2019年曾回購不超過66億元的股份,2020年的金額為不超過52億元。到了2021年,美的實施了2起回購,總金額達到190億元。
其中,美的在2021年2月開啟的上限為140億元的回購案,為公司、以及A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這筆回購價格為不超過140元/股,而2022年最新一輪則為不超過70元/股的回購價格。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公司股價跌勢明顯。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在美的等家電企業上游產業鏈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回購計劃用于股權激勵將員工利益與公司綁定,這些都是公司對未來發展前景及價值認可的表現。
“美的等在當前的股價在相對低位,低市盈率下以現有價格回購,從買價看是劃算的。”但盤和林同時認為,回購行為也側面說明上市公司層面沒有很好的資金投向。
伴隨著業務轉型以及穩步推進的回購計劃,美的在人事方面也作出了相應調整。
2020年,美的進行了重要的業務架構調整,把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創新業務四大板塊,變更為全新的五大業務板塊,分為智能家居事業群、機電事業群、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和數字化創新業務。
其中,智能家居事業群集合了美的旗下的To C業務,包括冰洗空三大白電、生活電器(小家電)、廚房和熱水器、微波爐和清潔電器以及IoT事業部。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寄認為,國內家電市場日漸飽和,未來的營收增長一定要依靠to B業務和國際市場。可是,新業務的投入需要強大的資金做支撐,美的近期還需繼續穩固營收占比超八成的To C業務。
近日,美的內網公告稱,生活電器業務將由原廚房和熱水器事業部總裁徐旻鋒接管。廚熱事業部的總裁則由傅蔚變為張斌。最近幾年,生活家電業務的主帥經歷多次調整,先后由李國林、傅蔚等人負責。目前傅蔚的去留還未有定論。
有媒體報道稱,美的小家電業務的整合在籌劃之中,由于生活電器業務盈利能力不達標,可能要被廚熱事業部吞并。鑒于生活電器是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的起家業務,此想法暫未落地。
去年底,美的洗衣機事業部總裁也進行了調整,肖毅接替趙磊,而后者則調任家用空調事業部總裁。
有分析認為,美的各事業部總裁以內部培養和輪崗為主,從外部空降的情況較少,因為除文化、標準化的差異外,還涉及內外人員不匹配等原因。“美的想要穩固to B的基本盤,小家電業務更上一層樓,還需在研發、工業設計、渠道迭代等方面精耕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