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DOTA2》、《CS:GO》、《絕地求生》等多款熱門網絡游戲的普及,Steam這一全球最大的PC數字游戲分發平臺,如今已然成為了不少玩家休閑娛樂的重要選擇之一。而說到Steam顯然就不得不提到“打折”了,其每年的暑期特惠、秋季特惠、圣誕特惠,甚至還有valve為中國玩家準備的春季特惠,也吸引了諸多玩家朋友的關注。
可以說,許多玩家對于Steam最深刻的印象可能既不是豐富的成就系統,也并非引領潮流的微交易市場,更不是其便捷的下載服務,而是其隔三差五就會提供的折扣了。不過最近Steam方面宣布更新折扣規則的相關條款,這也意味著未來該平臺將不會存在價格“打骨折”的情況出現。
Steam在官方博客中提及,預計將在3月28日實施這一新的條款,其中包含了折扣的上限和下限、折扣冷卻期等規則的改變。據悉,在3月28日后,Steam平臺銷售的游戲折扣冷卻期將從原先的6周縮短為4周,例外的則只有農歷新年特賣、夏日特賣、秋季特賣和冬季特賣這四個大型季節性特賣。
簡單來說,Steam規定游戲發行商在降價優惠、或者說漲價后,不能馬上推出折扣,對任何游戲提供折扣都必須在一次折扣結束,和另一次折扣開始之間相隔至少28天。同時,Steam方面還要求游戲的自定義折扣期不得長于2周或短于1天,打折后的價格不應低于原價的10%、或者高于原價的90%,也就是說最高只能打9折、最低只能打1折,類似于-99% off的折扣未來將不會再出現。
雖然這樣的新折扣規則乍一看相當突兀,但要知道Steam是作為數字游戲分銷商存在,除了《CS:GO》、《求生之路2》、《DOTA2》、《傳送門》、《半條命》等有限的幾款自研產品外,其核心收入依賴于從游戲銷售中所抽取的傭金。而作為游戲玩家,大家自然都希望游戲越便宜越好,因此游戲的價格越低潛在受眾群體就可能越大,賣出的數量也或將更多。
既然如此,Steam為什么要強制規定打折的上下限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游戲發行商者將電商平臺的玩法引入了Steam,并且已經在事實上嚴重擾亂了這一生態。盡管給游戲打折這事兒玩家喜聞樂見,靠抽取傭金掙錢的Steam也不會有意見,但問題是有游戲發行商利用了Steam的推薦算法機制,用“玩弄”折扣來擾亂公平。
誕生于2003年的Steam在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后,2014年已成為主導PC數字游戲發行的平臺,時至今日更是有著平均1.2億的月活躍用戶,并提供了數以百萬計的游戲。然而Steam商店的推薦位卻是極為有限的,而且在經過了多年的實踐后,游戲發行商們發現該平臺的算法會給正在打折的游戲單列出一份排行榜,同時加大其在首頁及榜單中的推薦力度。
因此許多玩家想必會經常看到一些已經發售多年的老游戲,幾乎全年都掛著折扣的“超值促銷價”。不難發現,Steam更改折扣政策首先要針對的,就是這類占據折扣排序前列的惡意行為;而另外一種行為,則是大家熟悉的先漲價再打折。
以部分游戲的0.8折為例,有些發行商會給游戲先漲價10倍、然后再打折,實際上就是在原價的基礎上打了8折,但8折看著肯定沒有0.8折的優惠力度大。現在Steam的要求,就是一旦漲價后28天內不得降價,這就等于說是讓心存歹意的開發者要是敢玩先漲價再打折的操作,就需要先面臨一個月的高價期,而不合理的漲價顯然會直接勸退消費者,讓這一方式變成先傷己再傷人的“七傷拳”。
最后,游戲的自定義折扣期不得長于2周或短于1天的要求,則限制了發行商的頻繁打折。如今,Steam上游戲銷售的特點就是在首銷期過后,有相當多的發行商會隔三差五地進行打折吸引玩家。一旦不能頻繁打折,就意味著發行商需要給游戲一個更加合理的定價,而不是隨便定價就發售,以期通過未來的打折來進行調控。
當然,對于玩家來說,Steam的這一新政可能并不完全是件好事。畢竟Steam雖然限制了發行商日常的打折行為,但卻對農歷新年特賣、夏日特賣、秋季特賣和冬季特賣這四次活動進行了豁免,也就是說在官方的特賣期間,發行商可以無視折扣冷卻期限制推出促銷活動。這無異于是剝奪了玩家的部分選擇權,并讓他們盡量在官方特賣期間買游戲。
而Steam方面的小九九顯然也不難猜測,畢竟將玩家的需求集中在特賣期間爆發,顯然會讓銷售數字變得更加好看,緣由也與雙11、618、黑五等電商促銷節點一模一樣,可以營造出Steam越來越火的現象。畢竟,Steam現在是有Epic Games這一競爭者存在的,所以無論是凈化推薦機制、還是吸引玩家,Steam更改折扣規則都已經勢在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