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村民好,我是村長。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融資新聞,順豐旗下的辦公室無人貨架品牌豐e足食完成3億A輪的融資,軟銀作為本次領投方,成為第一大股東。
相信許多人會疑問,辦公室共享貨架不是早在前幾年就倒閉了嗎?怎么又有融資了?
那各位再來看看以下這些項目,應該都有所接觸吧?
社群團購、無人售貨機、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社交電商、共享紙巾、上門洗車、上門美容等等,在2014-2020年期間,這些項目十分火爆,入局的玩家至少有幾百個,融資金額也都是過億的。
而這些項目無一例外,在當時的大戰中,幾乎沒有存活下來的,比如辦公室無人貨架幾乎全行業宣告死亡,一些項目只有少數巨頭勉強活著。
現在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抖音上,許多人都認為之前的項目都已經死掉了,包括各種傳統項目。
但事實上,有很多以前的項目,正在悄然復蘇,甚至在沒有百團大戰的情況下,有些項目的盈利還十分可觀。
那么今天村長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曾經那些火爆之后無人問津的項目,為何能夠獲得發展?
許多創業項目在啟動之前,創始團隊都進行過比較全面的需求和痛點分析。
比如共享單車、電單車是真的有出行需求,尤其是在3公里的范圍內,騎行明顯比打車、坐公交都劃算。
再如辦公室共享零食柜,現在多數的企業都搬在園區里面,本來供給就不是很方便。
前幾年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許多公司還模仿歐美給員工提供免費的零食,但是現在只有大型互聯網公司才有這個待遇了,許多小公司根本就不提供零食。
但是員工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是早餐來不及、還是下午要填肚子,都有就近消費的需求。
另外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有遇到過廁所里面賣共享紙巾的機器嗎?
也許你認為掃碼取紙是一個笑話!但事實上,上廁所忘記帶紙,沒紙等情況是客觀存在的,并非所有的企業廁所都提供免費的紙巾。
最重要的一點是,相比于企業提供免費的紙巾需要支出成本和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紙巾服務還能賺取一定的費用,相信許多中心小企業或者場地都會選擇后者。
所以,希望所有的人都要明白一點,絕大部分創業項目,需求是客觀存在的。
再過五年、十年,這樣的需求都不會發生變化,只是社會上的供給是否不同而已。
對于用戶來說,如果沒有可行的替代方法,無非選擇傳統的方式而已。
之前為什么許多項目會死,讓人誤以為這是一個偽需求,或者覺得這會是一個需要花費巨大資金才可以做起來的項目。
但核心原因就是競爭過于激烈,把絕大部分入局的玩家都給玩死了。
比如做社區團購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平臺都在打價格戰,0.9元就能買10個雞蛋,一斤大蒜。
這明顯不是正常的市場價格,這么做商家是絕對虧損的,那些做不了補貼的商家只能出局,投入的錢也就打了水漂。
包括我們之前做淘客社交電商平臺也是如此,其他平臺給代理的傭金接近總傭金的90%,如果我們不拿出來的話,代理就發展不起來。
所以最后,平臺為了拉代理、獎勵代理,給的傭金越來越高,甚至達到了95%。
而平臺的實際傭金低于10%以后,只要多一兩個工作人員,就注定是虧損的。
但現在大家來看看淘客也好、共享單車等許多項目,真正的玩家已經很少了,包括社交電商。
比如共享電電車,杭州滴滴和哈羅是最常見的,但還是有一個品牌在悶聲發財。
當然新的共享電單車品牌想在杭州再分一杯羹的確很難,可在四五線甚至是六七線的城市里面,有許多你叫不上名的品牌,很賺錢。
我認識一個團隊,這一兩年在甘肅、青海、新疆一些市縣鋪設共享電單車,每年凈利潤過千萬。
正因為面臨競對的壓力減少,所以現在許多做共享項目的企業實際支出的成本也很低。
其一是拉新獲客的成本降低,以前一個客戶可能要補貼幾百甚至上千元。
其二是運營推廣成本的降低,之前要招募更多的人員、要做渠道的投放。
現在這些成本都在大范圍的減少,甚至有些項目完全是零投入。
比如辦公室零食柜是完全可以免費入駐到企業里面去的,有些企業的行政是歡迎的。
但在百柜大戰期間,為了爭奪唯一的位置,還需要向企業交錢。
我見過許多項目為了順利入駐拿下點位,不僅要給一些行政/企業一次性支付幾千塊錢的入場費,甚至還要把前面幾個月的利潤全部給他們。
現在沒有玩家來做了,反而入場的許多條件都沒有了。
所以我想告訴各位,辦公室零食柜、還有各種廠區、園區、交通樞紐里面的無人貨柜其實是賺錢的。
有一些玩家,目前鋪設的點位已經超過10萬+了。
2022年許多人要么在看抖音,要么還在找新項目入局,但2022年整個互聯網的市場幾乎沒啥大動作,沒有特別創新的項目出現。
我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點分享這個事情,主要有兩點。
絕大多數跟風的項目都是曇花一現,一直追風口,永遠都不會真正的站在風口上。
我希望各位再找創業項目的時候,不一定非要超前看,而是可以適當的回頭看看。
有很多項目,現在去做依然有很大的機會,因為用戶的消費需求還在。
尤其是許多傳統項目/產品,看起來不性感,卻很有生命力。
如果我今天不和大家提及辦公室共享零食柜,許多朋友都以為它已經死亡了。
包括還有很多傳統的項目/產品,比如我們小時候吃的一些經典懷舊零食,還有車載U盤、收音機、殺蟲劑、美白劑等等。
你以為這些產品都沒有人用,但事實上,僅在中國,這樣的用戶數以億計。
再說兩個互聯網項目的例子,一個是共享上門洗車,一個是上門按摩推拿。
2014-2016年左右上門洗車低至一分錢,許多汽車后市場服務的項目都虧錢,但現在這兩個領域,有幾個團隊在做省級區域運營,默默做了四五年,一直是營利的。
最后還是再次提醒大家,風口經常有但卻不經常賺錢,選擇一個領域持續深耕、穿越各種周期,總是會賺到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