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來是新春。在中國人的認知里,春節不跟親戚朋友圍坐一桌自摸一把,就不是一個完整的春節。
如今,除了中國人自己愛打麻將,“歪果仁”也開始逐漸對麻將手癢。今年1月,淘寶發布“海外消費者最愛的十大年貨”中,除了常見了國產手機、漢服、辣條等中國商品在海外風靡,麻將機也在海外收割不少粉絲。
今年年貨節,通過淘寶賣到海外的麻將機銷量同比去年增長了一倍多。近兩個月時間里,近40000臺自動麻將機、15000副家用麻將被淘寶的海外消費者買走。
當然,受疫情影響的地區,就不具備線下搓麻將的現實性,那么線上麻將游戲,就成了他們的消閑方式。
在2021年,麻將游戲也走出一波行情,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雀魂》,2021年,它的手游版在海外的收入預計達3.26億元,盡管這還比不上很多大廠一個月的流水,但是,它還是勾起不少廠商的興趣。
不過,跟麻將機的海外風靡相比,顯然,讓更多老外打起麻將游戲,國內廠商得再多使把勁。
在日本,二次元遇到麻將
游戲自媒體“輝煌智囊團”創始人李輝煌對志象網介紹,麻將手游出海,投放集中在中國港澳臺和馬來西亞四地。而麻將在日本也比較受歡迎,不過玩法跟國內的很不一樣。
如果從品類上來看,二人麻將在港澳臺比較流行,而跑馬仔在馬來西亞很受歡迎。
實際上,麻將游戲作為棋牌類游戲的子類目,從整體的網絡游戲市場來看,目前還相當小眾。市面上的產品并不多,能出圈的更是屈指可數。
不過,由貓糧工作室開發、悠星網絡發行,糅合日本麻將和二次元文化的麻將游戲《雀魂》,在日本市場一騎絕塵。2021年1月,《雀魂》收入躥升至當地iPhone手游暢銷榜第2名,為2020年12月的8.2倍。NGA網友梳理B站UP主“國產二次元手游觀察”發布的二次元手游流水數據顯示,2021《雀魂》手游版的海外預估年收入為3.26億元,在二次元手游收入榜單中排名第14。
而在主機游戲的Steam端,《雀魂》依然是麻將界的高光之作。2021年7月,《雀魂》在Steam上線,當時Steam Charts統計,近30日《雀魂》在Steam上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萬,最高在線人數為2.7萬人,在日本市場相當火熱。
業內人士吳森(化名)告訴志象網,麻將其實整體偏傳統,最近這兩年尤其在出海領域受到關注,主要在于二次元的注入。當然,《雀魂》的爆火,除了將日本麻將進行了二次元化,還在于全渠道推廣,手機和電腦都能玩。
志象網了解到,B站也推出跟《雀魂》畫風相近的日本麻將游戲《雀姬》,不過很快偃旗息鼓。有玩家在NGA網站評論指出,首先,日本麻將競技要素多,而《雀魂》珠玉在前,在用戶數量上持續占優,此外《雀姬》自身運營事故不斷,因此,即便B站大力推廣也出不了奇跡。
去年來,棋牌游戲出海趨勢愈發明顯,對于多位業內人士透露,一方面是國內游戲版號限制,同時德撲被封之后,流水很高的捕魚游戲也成了重點監管對象,如果換賽道的話也不現實,因為一些主流的賽道,國內已經形成了格局,而且流水也不高,因此就出海去試試。
“后來因為版號限制,《雀魂》國服關閉,和《雀姬》也轉向海外,目前海外就是這兩款游戲二分天下,而且主要在日本市場。”吳森指出,日本是二次元文化的發源地,再加上改良傳統麻將游戲單一的付費機制,不僅玩法、UI設計以及付費點挖掘上都契合年輕人的審美和習慣,整個流水數據各方面比較好。
在港澳臺,比較受歡迎的麻將游戲是由臺灣本土廠商鈊象開發的《明星3缺1》。2000年,鈊象推出PC端《明星3缺1》游戲,曾邀請吳宗憲、小S、蔡康永等知名藝人參與游戲。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明星3缺1》也迎來移動端的手游,目前已成臺灣最受歡迎的麻將游戲,2017年和2018年均獲得App Store全年推薦游戲前10。
在歐美變種
總體來看,即便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不斷提升,麻將游戲在海外依舊屬于小眾游戲。
“一些以麻將為題材的消除類游戲,在歐美等地火過一陣。”業內人士劉琪(化名)對志象網透露,即便早年有一些麻將游戲傳播到歐美,如今已經變種。
吳森也指出,在東南亞,麻將也在本地化的過程中迎來了變體。比如,麻將的載體演變成了撲克牌,雖然它們本質上是相通的,但如果以國內這種狹義的方式去看,“你沒法直接把它們稱為麻將”。
至于麻將游戲為何在海外流行不起來?在李輝煌看來,麻將有很強的文化屬性,歐美沒有玩麻將的氛圍,他們也很難學會麻將的彩頭。
劉琪補充指出,麻將復雜的規則拉高了它的接受門檻;從刺激性來看,捕魚游戲和slot游戲在短時間內提供及時的反饋,而一局麻將動輒5-10分鐘,拉長了游戲的反饋時間,刺激度比較低,是一種社交屬性更強的游戲,它不似博彩屬性更強的捕魚和slot游戲那樣,能帶來賭博的快感,這也限制了它的傳播。
2017年4月,國際智力運動聯盟執委會通過了國際麻將聯盟成為IMSA正式成員,這意味著麻將成為繼橋牌、國際象棋、圍棋、象棋和國際跳棋之后第六個國際正式智力運動項目。
雖然麻將在國際化的接受程度顯著提高,但更多還停留在文化層面,當前還沒有被人們納入最廣泛的日常生活休閑。
“被納入國際正式智力運動項目,對于麻將的國際傳播可能還是比較有限。這就跟象棋差不多,象棋在中國是一款國民游戲,很多年前就已經被納入了國際正式智力運動項目,還有專門的賽事。但是在國內國際的推廣也還是比較有限。麻將也一樣,國際影響上,更多還是在文化層面。”
借跨境電商,麻將機賣斷貨
在麻將游戲線上遇冷的情況下,實體的麻將機卻在海外成了香餑餑。
其中,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地區買得最多,下單的包括自動麻將機、家用一級品麻將、英文麻將。天貓淘寶海外事業部總經理葉劍秋介紹,就連動輒幾千元的豪華麻將機,海外消費者買起來都毫不手軟。
中國的供應鏈優勢向來為人稱道,在麻將機方面更不例外。志象網了解到,目前中國有以雀友、鉆石等龍頭麻將機品牌,主要聚集在長三角洲、珠三角一帶,并逐漸向內地擴散。而全國300余家自動麻將機整機生產工廠,有200多家位于杭州,杭州又被稱為“麻將機之鄉”。
而近年來,隨著智能家居的崛起,麻將機也開始逐漸強調家居和休閑娛樂的統一性,除了具備休閑的功能,很多商家還研發了北歐風、中式風、茶幾式、餐桌式麻將機,兼具娛樂、家居裝飾功能,麻將機的海外客戶也越來越多。
此外,向海外銷售麻將機方面,世和麻將的何澤輝對媒體指出,他的麻將機年銷量可以超過5萬臺,客戶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既有來自美國、澳洲、迪拜的代理商,也有拉丁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地的麻將迷。
奧斯卡影后朱麗葉·羅伯茨:我每周都要跟姐妹們打麻將
目前,麻將機的海外銷售形式也乘著跨境電商的東風,有B2B、B2C等各種銷售形式。
在愛采購網和阿里巴巴1688.com上,浙江華人機電有限公司網店介紹,該公司生產出口全自動麻將機,銷往美洲、中東和東南亞,現合作國家有美國、日本、墨西哥、加拿大、新加坡、迪拜等國家。
在阿里巴巴速賣通的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區域搜索自動麻將機,首頁彈出的麻將機,背后的賣家全是中國廠商,根據速賣通網站的商業信息,大部分賣家來自廣東、浙江以及湖南。
實際上,專賣麻將機的倒不多,這些網店多為經銷商,它們除了銷售麻將機之外,還會銷售諸多中國商品,比如元氣森林的氣泡水、自嗨鍋、方便面等食品,跑步機、臺球桌、自行車等運動器材,不一而足。
志象網研究員設定賬號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時,與網店客服聊天發中文消息,對方也會回復中文,只有少數賣家以英文交流。而在詢問麻將機品牌時,志象網發現,除了世和麻將機,還有如雀俠、如喜等麻將機品牌在對海外銷售。
不過,當賬號設定為菲律賓、印尼時,再搜索麻將機,相關商品就減少很多,而是各種跟麻將有關的周邊產品。在這些區域,麻將具有了IP屬性,可以被做成耳飾、手機殼、手機吊飾等產品。
目前尚不得而知,在電商平臺上買走這些麻將的,到底主要是華人還是老外,但這門“國粹”總算是漂洋過海,在另外一片土地上生根發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