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沐姐。
曾經公司解聘了一位老員工,理由一點都不新奇。
就是因為他績效一般、無法適應快節奏工作。說白了,就是不出活!
聽說他在部門最忙的時候,照舊申請十幾天年假去度假旅行,平時的工作也總是拖延應付。
而現在各個行業競爭激烈,為了實現高速增長,每個部門、每個人面臨的壓力和挑戰都不小,身為員工,倘若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和節奏,還固守著以前的行為模式,不進取、不創新、不努力,這樣瞎混日子的話,被裁也是早晚的事。
他們心中無非是想著混一天算一天,只要自己摸點魚,不爭不搶,就不會引起注意,也就沒有失業的風險。
其實,這完全是一種掩耳盜鈴般的行為。
這些人不僅沒可能高枕無憂一直混下去,而且下場一般也會很難堪。正應了作家蘭曉龍在《士兵突擊》中寫的那樣:
你現在混日子,小心將來日子混了你。
那啥叫混日子啊?大家不都是每天不停奔忙,維持生計嗎?
不然,上班與上班的區別很大,忙碌與忙碌的區別也很大!
有些人上班,動力十足,目標明確,每一天都是朝向自己的理想邁進一步。因而,內心富足,生活充實;
有些人上班,迷茫彷徨,身心懈怠,沒有效率,終日焦慮不安,原地打轉;
有些人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麻木而消極地對待工作與同事,對現狀不滿,卻沒有離開的勇氣和本事。
顯然,除了第1種人,后兩種人都可以被劃入到混日子的行列中。
混日子的本質是:
生活上缺乏目標,混混沌沌。沒有理想,沒有抱負,糊里糊涂地生活。
工作上沒有責任心,得過且過。
大公司混的人不少。他們天天不好好工作,卻還按月領工資。
表面上是占了公司大便宜。而真實情況是他們完全算錯了這筆帳。
比如:你年薪12萬,在公司混10年也就混了公司120萬。
這些對大公司來說簡直是無足輕重;
然而,這10年期間你每天瞎混,對工作敷衍了事,沒有成長。
你白白荒廢了10年光陰,而時間卻是用錢也買不到的,最最稀缺的資源。
這期間,如果哪一天公司倒閉關門了;或者,公司發現你這個混混,把你開掉了,你又該如何應對?
屆時,你就會猛然發現:自己早已失去了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不堪一擊。
你混掉了時間,混掉了青春,混掉了生活,最終混掉了自己。
混日子到底有什么不好?反正干多干少都一樣,工資獎金沒多發,干嘛要對自要求那么高呢?
先不說我們得具備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自己干的活要對得起老板給的薪水。我們只從對自身好壞的角度來看看。
比如說領導交給你的工作,你可以隨便應付一下,把它做到60分,三個小時就能把活干完,然后每天機械重復,剩余的時間就在刷手機,閑聊八卦,無所事事。
這樣的你會有什么進步呢?不覺得每天都在浪費生命嗎?
畢業之后,學習不單單是上課讀書,更需要在工作實踐中,通過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不斷獲取新知識和積累經驗。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不只是停留在60分,而是能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取得更好的成果,爭取80分,90分,那么雖然會付出辛苦和精力,但是我們的才能卻會得到真正的鍛煉和提高。
最終你會發現,自己是收獲最大的受益人,你所有付出的精力和努力,都內化成別人拿不走,只有自己才掌握的核心能力。
反過來說,如果你真心不喜歡這家公司或者這個老板,每天早上起床都把上班當作一種煎熬,那就痛快趕緊立刻辭職,一分鐘也別多待。
因為每多待一分鐘,你就多失去一份激情,多消耗一份斗志,多浪費一份時間,多失去一份機會。
但如果你只不過是每天自己上演著精彩的內心戲,行動上沒任何自信和勇氣選擇離開,那就管好自己的嘴,少說話,多做事,學知識,長本事。
然后讓自己成為像作家謝可慧在文章中說到的那樣:
有資格成為無可代替,有能力闖蕩山川湖海,有本事說“我可以好好留下,也可以任性告別”。
曾經張泉靈的一番演講刷屏,至今讓人回味,振聾發聵: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而你,做好準備主動迎接挑戰還是被時代無情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