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后臺收到一則讀者留言,大意是:“老師,到底什么才是高情商呢?”
我不想照搬網絡上格式化的回答,而是想從年前明星帶貨的事情說起。
曾經在2014年第二季《超級演說家》中有過精彩表現的北大才女劉媛媛,后來趁著人氣成立了公司,近兩年也開始了直播帶貨的業務。
年前劉媛媛身穿紅色的毛衣,賣起了一款車厘子:這款車厘子一箱5斤,售價198元,劉媛媛特地強調,這款車厘子是智利進口車厘子,這個價格是所有直播間的最低價,而且還是自己特地和商家談下來的價格。
這話放出去沒幾天,不少網友發現,什么“最低價”啊?其他明星的直播間也是同樣的價格好么?
比如,李彩燁的直播間賣的也是198元5斤的車厘子,郝劭文的直播間賣的還是198元5斤的車厘子!
可見,之前劉媛媛在直播間說的所謂“特地和商家談下來的所有直播間的最低價”禁不起現實的推敲——這些說辭與事實無關,根本就是一種話術罷了,而劉媛媛也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質疑。
同樣198元5斤的車厘子,郝劭文的回應卻得到了很多人的贊許和認可。
郝劭文是很多人記憶中那個胖胖的童星,他曾經和釋小龍搭檔,主演《少林小子》。
右邊戴墨鏡的就是郝劭文
劇中的釋小龍永遠是一派正義嚴肅的模樣,而郝劭文則帶著一絲憨勁和痞勁、耍賤賣萌不在話下,讓人印象深刻——然而,演了幾部電影之后,郝劭文沉寂了。
如今的郝劭文再次躍入觀眾的視野,則是緣于在某視頻平臺上直播帶貨。
不過和其他網紅明星不同的是,郝劭文的直播間只有他一個人,沒有助理及其他工作人員,而他更是稱呼自己的直播間為“郝劭文小賣部”。
就在郝劭文直播間里,有一回他也帶起了198元5斤的同款車厘子。
不少人覺得這樣的價格有些貴,就給到了他一些留言與反饋,沒想到郝劭文既不生氣也不著急,而是溫和地說:“如果覺得貴,那我就不帶哦~”
這種態度和回應讓很多人表示無比舒適,也正是這樣的回應,讓郝劭文一度在網絡上火了,很多網友說,郝劭文的直播間很安靜,從來都是一個人認認真真介紹產品,聲音很溫柔,從來不會特別亢奮或者特別激動,更不會為了推薦某個商品大喊大叫,讓人感覺很有誠意。
郝劭文的回應,不僅打臉了很多明星和網紅,而且還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原來最高級的情商,無關乎技巧與套路,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
來訪者小云(化名)前來咨詢的時候,在一家賣場做導購員,她深感工作中的自己情商不高,似乎無法打動客戶,因此業績也不好,她希望通過咨詢,探討下自己應該如何提高情商?
通過小云遞交的資料及咨詢開始時陳述的信息來看,我歸納出以下幾點。
按照小云的說法,高考的時候自己沒有發揮好但不想復讀,所以服從分配被調劑到了一個自己完全無感的專業。
在大學就讀的那幾年,小云為了讓自己畢業后能夠找到工作,同時也為了賺取外快,她四處兼職:她送過牛奶、做過超市收銀、賣過化妝品、散過傳單等等。
就在兼職的過程中,小云發現自己親和力不錯,也很喜歡和人打交道,所以畢業的時候,一方面自己渴望賺錢,另一方面自己通過大學期間的兼職積累了一些銷售經驗與技巧,她很快就應聘到了一家賣場,做起了導購員的工作。
按照小云的說法,賣場隸屬于一家集團,而這家集團很注重新員工的崗前培訓。
經過幾個月試用期的磨練,小云的成績是非常不錯的,順利通過了考核,集團領導將小云安排在了一家賣場,希望她能夠做出點業績出來。
“是不是之前賣場業績不太好啊?”通過小云的敘述,我需要對一些信息進行澄清與驗證。
“是的,”小云說:“這個賣場主要銷售的是某款商品(涉及個人隱私,略),因為之前業績不好換了幾位主管,現任主管才來沒幾個月,我就在這位主管手下干活。”
“那你是如何判定自己情商不高的?”我問。
“這個是主管和我反饋的。”小云說。
原來,有一次,賣場進來了一位看起來很有品味的客戶,小云熱情上前接待,那位客戶問了她幾個關于主打商品的問題,小云如實進行了回答,只見客戶并沒有什么反應,然后轉身離開了賣場。
客戶走后,主管來到小云身邊說:“剛才那個客戶看上去很有錢,怎么她問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呢?你是不是太實心眼了?我看全程你都沒有夸贊過對方,也沒有把她說的心花怒放......你的情商太低了,如果不想辦法提高,后面可能會嚴重阻礙你的業績......”
聽完小云的困惑后,我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和她說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有個朋友叫Mary(化名),有一回,她和我說了這么一件事。
在一條街上,有兩家服裝店(為敘述方便,就用服裝店A和服裝店B表示)——
A服裝店里的店主非常熱情,特別會說話,也很懂得取悅客戶讓對方開心;
B服裝店的店主看上去比較冷漠,除非你主動詢問,否則她不會主動上前和你搭訕。
如果你是客戶,你會選擇哪一家呢?
Mary和我說,一開始她被A店的店主吸引了,不容否認的是,這位店主能說會道,Mary在店里買過兩次衣服,被店主夸得像朵花兒一樣,不由心花怒放,但是還沒過幾個月,Mary就發現了問題。
Mary有次穿著從A服裝店買的衣服陪閨蜜逛街,突然發現自己身上的衣服竟然是多年前的舊款,不論款式還是做工都有問題,而Mary當時購買的價格并不低......Mary這才明白,原來A店出售的衣服都是多年前服裝廠壓倉的舊款,通過極低的價格收購,再以不菲的價格售出。
“難怪A店的店主如此熱情口吐蓮花,恨不能把客戶夸上天。”Mary說:“不可否認,我當時就是被對方精湛的營銷技巧和手段蒙蔽了,如果我能夠仔細觀察對比,恐怕早就發現問題了。”
從此,Mary再也不去A店買衣服了,轉而逛到了B店。
在B店里,Mary發現她家的衣服質量非常好價格也還公道,所以B店店主不太會討好客戶,而是讓客戶自己試穿比較,覺得滿意再付款購買;如果店里有打折優惠的商品,店主也會如實和客戶說,這款是去年的舊款,如果不介意可以按照優惠價買走。
“后來我就成了B店忠實的客戶。”Mary說:“因為B店店主雖然嘴不甜也不會討好你,但為人真誠實在,和這樣的人相處,你不用擔心對方會坑你。”
聽完這個故事,小云若有所思。
“所以,你所在的賣場業績不好,果真是因為你的技巧不到位或者情商導致的嗎?既然換了好幾屆主管都沒有提高業績,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比如主打商品本身有問題?或者說,在同類商品中并沒有突出的優勢或者性價比?等等。”我啟發小云。
小云被我這么一說,突然想到了什么。
“曉璃老師,不瞞您說,反正如果我是消費者,估計也不太會買我們賣場的東西。”小云說。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我分析說:“作為一名銷售人員,如果你內心不認可你所銷售的東西,又如何能夠調動你的積極性去說服別人呢?何況你還是個責任感較強且善良的姑娘?”
小云回憶說,她之前在大學兼職期間,確實發現自己有這個特點:如果她真心認為某樣東西能夠切實幫助他人,她就能夠用自己的真誠打動客戶,業績自然不錯;但如果自己對銷售的商品心里打鼓,她就無法說服自己也就無法說服客戶,業績也不會很好。
經過一番咨詢分析,小云漸漸明白:情商套路固然重要,但這些只是“錦上添花”的點綴。如果你提供的服務或者商品連自己都不認可,那么這些情商也好套路也罷,終究無法讓你走得長遠。
咨詢結束后的小云辭去了那份賣場導購員的工作,換到了另一家她很喜歡及認可的公司做銷售,幾年下來,小云的業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兩年更是獲得了公司銷冠的殊榮。
行文至此,我想起自己看過的一句話——
“人與人最好的相處模式:尊重是標配,靠譜是高配,厚道是頂配。”
最后要提醒大家,文中的故事和相關分析是在征得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進行的加工與改編,僅起到參考作用。
如果您察覺到自己正在遭遇職業或生活上的困擾與痛苦,請一定及時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
以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璃語職美人”(ID:crystal_words),作者:趙曉璃,36氪經授權發布。
關鍵詞: 什么才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