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方便面消費量達到歷年來的峰值——1165.6億份,這意味著全世界每天消費3.2億份方便面,人均方便面消費量15份。
有意思的是,隨著銷量的上漲, 近幾年方便面的價格也在悄悄往上漲:
有報道稱,康師傅、統一等多家方便面品牌在近期開始漲價,康師傅方便面從每桶4元,上調為4.5元。
日本方便面廠商日清食品,日前也發布消息稱,即將對旗下180余種產品進行漲價,漲幅達12%。
從1袋1元到5元,再到更高端的20元泡面,對很多人來說,方便面可能快要吃不起了。
不禁讓人疑惑, 方便面為什么越來越貴?漲價的方便面,還有人吃嗎?
20世紀50年代,安藤百福通過“瞬間熱油干燥法”,為全世界人們帶來了油炸面餅,現代意義上的方便面餅也隨之誕生。
進入20世紀80年代,便宜美味的“方便面”正式走進中國人的餐桌。彼時,耳熟能詳的還是珠海華豐的三鮮伊面、幸運牌蟹黃面、河南南街村的北京方便面等,售價1元左右。
圖片來源:unsplash
到了1992年,臺灣的魏家兄弟在調研了兩千多名京津地區消費者的口味后,生產出第一碗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在大陸市場一炮打響。
其首創的粉包、醬包、折疊叉子,令消費者耳目一新,許多商家隨之效仿。
繼康師傅之后,日后一同稱雄的“統一”也來到大陸。但當統一帶著臺灣居民最愛的鮮蝦面進入市場后,卻發現大陸居民并不買賬。
比起清淡的鮮蝦面,大陸居民更愛重口味的紅燒牛肉面。數據顯示,2000到2004年,方便面銷量年增長達20%-30%以上,紅燒牛肉面賣出50億。
直到2008年,統一推出酸辣咸集一身的“老壇酸菜面”,才在口味上正式扳回一局。經過 3 年多的市場推廣,統一方便面市場占有率從9.5%提升到13.5%。
與此同時,整個方便面市場也在增長。2007年時,中國方便面產量已達到498億包,幾乎世界總產量的1/2。
到了2011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方便面產銷第一大國,每年消費掉的方便面占全世界的1/3。
圖片來源:pexels
然而,方便面的巔峰停留在了2012年。據方便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方便面銷量下滑到近15年內最低。
面對不斷下跌的中國方便面市場,不論是統一還是康師傅,紛紛陷入泥潭。
國內方便面行業在經歷了一段輝煌時刻后,銷量開始走下坡。而曾經以低價打天下的戰略,也行不通了。
靠“低價”打市場,是行業最初的一致打法。方便面行業一直走的是低價路子。
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彼時的康師傅和統一大打價格戰,這讓價格稍高“高端方便面”幾乎沒有生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低端產品為主的局面。
然而,價格戰沒打多久就叫停,各品牌甚至走上一條漲價之路。
受石油價格影響,方便面原材料棕櫚油價格居高不下,同時小麥粉、辣椒、肉類也成本上漲。這讓原本利潤低微的方便面企業,紛紛“喊疼”。
漲價,幾乎是方便面企業的唯一出路。
自2006年-2007年,方便面中國分會組織了三次內部價格協調會議。最終決定于2007年7月26日漲價,平均漲幅20%,最高漲幅40%。
這次漲價,康師傅、統一、今麥郎、日清等知名品牌全部參與。“高價面”每包1.5元漲到1.7元,五連包從7.5元漲到8.5元。
接下來幾年里, 康師傅、統一開始花樣漲價, 要么“瘦身”不漲價,價格不變,凈含量跌破90g;要么“加量升級”,面餅加重5g,價格上調10%。
加之受速食外賣的沖擊,方便面行業競爭加劇。在“宅經濟”的影響下,自熱火鍋、螺螄粉等速食產品和外賣行業快速發展,給方便面行業帶來致命打擊。
圖片來源:淘寶自嗨鍋旗艦店
行業也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態度。 低價競爭并無意義,品質提升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這種情況下,漲價、進軍高端,成了方便面企業的一致邏輯。
根據川財證券研報,2020年我國方便面銷售均價增長至2.38元/份,未來我國方便面銷售均價將維持增長態勢。
這便不難理解, 為何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從1992年零售1元/包,一步步提價到目前2.8元/包,甚至出現二三十元一份的高端面。
一碗方 便面而已 ,售價竟高達幾十元,真的會有人吃嗎?
2008年上市的湯達人,一直是統一高端產品線中的代表,剛一問世就定下每包7.5元的“天價”,幾乎是老壇酸菜面的2倍,自然沒有什么市場。
但到了2013年,湯達人銷售額就已達到1億,并在2015年時迎來爆發式增長,銷量高達5億,穩居高端泡面高位。
圖片來源:淘寶湯達人旗艦店
除了行業巨頭,還有一些新興的方便面品牌,比如每包單價超過二十元的拉面說,主打健康的高端產品路線,在鋪天蓋地的營銷下,迅速成為網紅爆品。
過去,國內方便面生產企業,一直在口味、包裝、價格、市場份額等方便爭得火熱,導致方便面行業一直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如今,隨著消費理念的升級,即使是對于泡面,消費者也要講究口味、品質與健康了。
圖片來源:unsplash
高端方便面的誕生,正是對消費新需求的迎合。
據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報告統計,便利店超過70%的高價位方便面被90后、95后消費。
在國內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年輕人對方便面各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選擇優質的方便面,不僅僅為了應急飽腹,也可能因為新鮮感、新口味和相對更健康的飲食習慣。
當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注意到“低糖、低鹽、低卡路里”等健康問題,相對地,許多方便面企業也開始放棄油炸,降油減鹽,調味包的“工業味”也大幅降低,增加了天然配料和脫水蔬菜的應用。
在諸多健康理念的加持下, 高端方便面極有可能打破“方便面=垃圾食品”的謠言。
如此看來,方便面的高端,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硬核看板”(ID:yinghekb),作者:正玲,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