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羨慕別的小朋友有新玩具,但由于我的媽&別人媽、家庭條件&小朋友對玩具極多渴望之間的對比矛盾,想要的東西總是沒有辦法得到。
于是長大后,我們學會了安撫自己:別人有的我也會有。
然而最近卻發現,長大后想要的玩具依舊買不到。
“冰墩墩怎么又沒貨了?”
“就晚了一秒鐘,手慢無”
“定了8個鬧鈴,依舊是沒能起來搶。”
想必大家也發現了,現在全網求墩像極了早些年富商“重金求子”的勁頭。
作為一個冉冉升起的硬通貨,在開售一秒鐘內售光,服務器癱瘓,是對這件單品最高的瑞斯拜。
人類無疑又創造了2022年一個頂級流量——冰墩墩。
兩年前的冰墩墩,怎么也不會預想到,2022年的開春,它能成為了“人傳人購買”的市場硬通貨。
隨著冬奧會的熱情高漲,冰墩墩壓箱底發黃的命運,被徹底改變。
有人可能要說了,老北鼻你現在才寫冰墩墩這個話題,是不是有點太晚了,熱乎勁兒都要過去了。
依老北鼻看,冰墩墩的熱度起碼還得再持續一段時間,黃牛們也能趁此機會再蹦跶一陣兒。
但今天這篇文討論的重點并不是冰墩墩有多火。
老北鼻作為一個90后青年,身邊沒有一個人買冰墩墩。
??
先不說搶不搶的到,老北鼻想先探討一個問題,到底都是誰在搶冰墩墩啊?
在兩年前,冰墩墩無人問津。
兩年后,冰墩墩的供不應求,讓晉江冰墩墩生產線上的縫紉機都給踩得直冒火星子。
去年還沉浸在玲娜貝兒的網友們,今年直接喊話“玲娜貝兒,不要再給我打電話了,現在我的心是冰墩墩的。”
但大多網友這波真心的投送,注定是一場單向連線的錯付,冰墩墩成了你拿著錢也買不到的搶手貨。
到底都是誰在搶啊?據老北鼻這段時間在網上搜集關于冰墩墩的消息,發現了一些貓膩。
小孩子們的世界總是很單純。
就如小時候的我們,總想比別的小朋友厲害那么一些,所以就有了“我爸是警察”和“我爸給我買了新書包”這種惡性競爭。
而在今年,“我爸/媽給我買了冰墩墩”這句話絕對會秒殺班級里一切競爭,迅速拉升小朋友在班里的地位。
家長們涌入專賣店門口,守望在全網開售前線,為沉甸甸的父/母愛掐點前行。
冰墩墩的掛飾或者書包,正在成為父母今年給孩子最好的玩具。
他們不光想給孩子獨一份的寵愛,更是想讓孩子們感受到在家門口冬奧會的氣氛。
介于理性消費和感情消費之間閃跳的都市青年們,在冰墩墩剛火爆時,有些人就看透了這將會是又一場消費狂歡。
前期處于觀望的青年男女終于在全網的氣氛帶動下,在某一時刻徹底破防。
趕上前天2.14西方情人節,不少小情侶也把冰墩墩當成這段愛情是否情比金堅的見證。
要想知道對方愛不愛你?就看ta會不會給你買冰墩墩。
一冰箱的冰墩墩或許在之后幾年的日子里免不了落灰的命運,但是在今年,這絕對是能把人送上熱搜的正確秀恩愛姿勢。
要說買冰墩墩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各路黃牛和二手販子。
有人靠嘮嗑發家,有人靠在風口起飛。
你在網上搶冰墩兒,別人在網上倒騰到手的冰墩兒。
在預售期就已售罄的操作,讓你開始質疑這個世界的買賣規則。
各路黃牛和二手販子,正在緊鑼密鼓的搜集冰墩墩,目的就是為了把它們進行二次出售,想從中盈利一筆。
一些自發的二手轉賣,也能從中小掙一筆。雖然不多,但足以讓你點肯德基的時候,有了不用再看是不是瘋狂星期四的底氣。
而專業的二手販子不光比你先掌握冰墩墩售賣動向,他們是一群有紀律有信息的組織。
他們的手速快到難以想象,別問她們是怎么操作的,但這一波操作很讓不讓人相信她們是不是有外掛。
屬于稀缺資源的冰墩墩,到手屬實不易。
黃牛們看中了冰墩墩的流量價值,認清了賣出手的冰墩墩,才能最大可能體現它的價值。
這一波倒騰進來,再倒騰出去的一套行云流水,算是被他們玩明白了。
這就和錢包里的錢一樣,倒騰出了買冰墩墩的人賬戶里,再跳到二手轉賣販子手里。
雖然老北鼻沒有參與這樣的買賣,但是我也好奇這一波二手倒騰操作,究竟能賺到多少錢?
(首先進行聲明: 三節課不支持任何違法行為!)
最近凡是和買冰墩墩有關的人都忙活壞了。
這又一全民搶購時刻,讓冰墩墩產品始終供不應求。
全網冰墩墩及周邊產品,生產線上在緊著做,淘寶店家忙著上貨,網友趕著搶,二手販子吆喝著轉賣。
隨著冰墩墩IP產品線不斷擴大,買冰墩墩的熱情絲毫未見,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據老北鼻統計,冰墩墩周邊有:冰墩墩手辦盲盒、保溫杯、玻璃杯、鑰匙扣、徽章、帽子、小挎包、印章、水晶球、玩具手辦等一系列產品。
一些網友只能尋求二手網站(黃牛、轉轉)或者黃牛來購買冰墩墩。
前些日子,三人因高價倒賣冰墩墩被行政處罰。
盡管警方已經公開警告,呼吁民眾不要從黃牛手中購買吉祥物,防止黃牛哄抬物價,但二手轉賣依舊是黃牛們冰尖上跳舞的嘗試。
二手網站上,黃牛倒賣一個冰墩墩毛絨玩具就可以收獲將近3000元。
像是一個冰墩墩鑰匙圈,售價從68元左右飆到了168元左右,單個就至少獲利100元。
那些不想排隊的人,更是愿意出比原價高出2-3倍的價格購買冰墩墩玩具。
目前為止,閑魚二手網站全網和“冰墩墩”相關的字眼已經全部下架。
有心人士總能找到漏洞,利用語言的博大精深,輕易繞開這危險的禁忌。
朋友圈的黃牛明晃晃的貼出產品及價格,玩出了一套“愿者上鉤”的把戲。
“限量‘供應”是她們使出的拿捏消費者心理的障眼法。
一個在朋友圈轉賣冰墩墩周邊產品的“黃牛”告訴老北鼻:最好出售的就是鑰匙扣或者冰箱貼的這種小物件。
原價68元的冰墩墩鑰匙扣,在朋友圈里售價268元,也是大受消費者青睞。
原價118元一個的冰墩墩盲盒,如今隱藏款的價格高達3000元,熱門款的價格也超過了1000元。
即使不賣這么高單價的冰墩墩產品,靠著冰墩墩周邊的小物件,走銷量也很可觀,收入可以輕松過萬。
不過這左手倒右手的倒賣行為,終究是場危險的游戲。
相比于炒鞋、炒奢侈品、炒盲盒隱藏款,炒冰墩墩承擔更多的法律風險。
基于最近嚴打違法犯罪行為,一些黃牛也收起他們犯罪的腳步。
更多沒有買到冰墩墩的理性消費者,多持觀望態度,畢竟沒了這批還會有下一批。
或者干脆有人看清了這場黃牛們炒冰墩墩營銷的本質,等冬奧會的熱度過去了,冰墩墩的價錢自然就下來了。
歸根結底,這場黃牛們的狂歡,全要感謝冰墩墩近期的時效價值點,和冰墩墩“供”“需”產生的巨大失衡。
不過在此,老北鼻還是要和大家真心說一句,理性消費。
冰墩墩作為文創產品,它的售價并不算貴的離譜,產品特性與泡泡瑪特一樣具有性價比。
與往些年翻車的吉祥物相比,冰墩墩外表的確極具萌點。
甚至“冰墩墩是一眼萌還是看久了變萌”都能成為人們爭論話題。
那么到底高價從黃牛手中購買冰墩墩,算不算沖動消費呢?
老北鼻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值不值的問題。
就可能很多人都經歷過,像是過年找黃牛買火車票、找黃牛買演唱會門票這種, 和黃牛做交易究竟是不是《浮士德》里的和魔鬼做交易呢?
所有人都希望沒有黃牛,就不存在炒賣市場,對大家都公平了。
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人表示要核算自己的時間成本值不值?
蹲點去搶,還是付溢價去馬上擁有?多少的溢價又是合理的呢?
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筆帳……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節課”(ID:sanjieke01),作者:海綿老北鼻,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