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沐姐。
有些學員問我面試被拒該怎么辦。面試被拒,有些公司會發個郵件委婉告知,但一般公司不會做特別通知,面試結果總是在你焦急的期盼中不了了之。
作為被拒的面試者,幾乎不能從面試官和招聘單位獲得及時而有效的反饋。
因為無法獲知到底問題出在哪里,以后可以在哪方面提高,極容易陷入主觀判斷,胡蒙亂猜的境地。
雖然面試被拒的原因很多,比如經驗不足,缺乏自信,能力不匹配,英語不過關,然而我發現有一個問題如果回答不好,就算你在上述幾方面都很棒,基本都會被拒。
這個問題就是:
“你離開上一家公司的原因是什么?”或者“你為什么打算換工作?”
簡言之,就是“離職理由”。
很多人覺得問“為什么換工作”這種問題就是廢話,完全不重要,甚至覺得就是走個過場,沒啥實質含義。
你心里想的其實就是:還不是因為工資低,老板壞,公司差嗎,大家心照不宣,還需要這么假惺惺地當個問題來問嗎?
以上原因很可能是促使一個人離職的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從招聘單位角度來看,如果你就這樣直接回答,那就肯定要被pass了。
問這個問題,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挖掘候選人的離職動機是什么,進而確定其職業取向,價值觀和穩定性如何。
雖然現在的就業環境,一個人不可能在一家公司干一輩子,但是跳槽頻繁終究在招聘者眼里是不好和有風險的信號。
比如有個學員是這么回答的:“我在現有崗位做老總助理兩年多,感覺遇到了職業發展瓶頸,想要換另一個平臺突破發展障礙。”
一聽這個回答,我就問她,面試官對這個回答應該不太滿意,學員說沒錯。
站在面試官的角度,你現在遇到的瓶頸,到新公司2,3年后也許會再次出現,到時你該怎么辦。
學員卻覺得自己的回答挺好的,表明她這個人追求進步,想不斷挑戰舒適區啊。”
這種想法還是基于自己的考慮,沒有站在用人單位的視角。
走出舒適區,承擔更挑戰的工作的確是很多公司向在職員工提倡的。
但是如果候選人在求職過程中,將這條用于換工作的理由,就要格外慎重。
因為如果求職崗位的工作內容和現任工作沒有實質性變化,招聘單位會認為你就算入職,可能也會感到無聊,沒有挑戰,從而對工作失去興趣,喪失積極性,甚至很快再次離職。
而這是公司最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對于換工作的理由,千萬不要隨便敷衍和應付,也不要臨場發揮,亂說一通。
它絕對值得你花時間好好考慮,好好提煉,好好措辭。如果因為這個問題回答失誤,面試被拒,真的很不值。
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在面試官眼里,那些無法接受的離職理由吧。
1.抱怨上家公司和你的領導,或者指責公司管理混亂
不管你把前東家和上司說的多么混蛋,面試官絲毫不會同情你,ta的解讀可能是這樣的:
說別人的不好不能證明自己的好,貶低別人永遠不能抬高自己,把老東家說得多么不堪,不過是在展示自己當年多垃圾。
面試官也同樣擔心,回頭你從新東家離職,轉臉是不是也被你這么詆毀?
2.嫌棄上家公司薪水低
也許這是你最真實和最直接的理由,但是千萬不要說出來。
否則面試官會覺得你是典型的逐薪而居,說白了就是哪里錢多,老子就去哪里,并會給你貼上過于看中短期利益而非注重個人成長的標簽,認為你不安心好好工作,從而把你拒掉。
3.工作壓力大,加班過多
除非你能充分證明公司有壓榨勞動力,違背勞動法的做法,否則這個理由聽上去怎么都有點矯情。
現在各行業競爭加劇,每家公司都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壓力,這自然也會傳導到員工身上。尤其一些初創企業,還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加班多,工作量大是很正常的。
從招人單位的角度來看,當然不想招只愿意朝九晚五,不愿意為公司多付出,還拿著高工資的人。
4.加薪幅度過低或者基本不漲工資
不加工資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行業和公司業績不佳的原因,不加薪是否是員工自身有問題,比如績效不合格,工作消極不努力?
面試官如果對上述問題存疑,就會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5.老東家人際關系復雜,勾心斗角
這么說無疑暴露了你處理人際關系能力較差,搞不定人,自然也搞不定工作,因為工作都是由人來完成的。
其實“天下烏鴉一般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老東家,還是新雇主,都不是太平盛世,你總需要和領導,同事,下屬打交道,你也總會面臨如何為人處事,與人交往的問題。
在上一家公司人際關系處理不好,那你在下一家的表現只能更糟。
6. 想換個崗位或職業方向
哪個公司都不是公益學校,讓你進來免費學習的,用人單位當然希望招來一個經驗豐富,馬上上手的人。
如果你說自己應聘這個崗位,就是希望獲得一個機會,好讓你學習新崗位的知識,積累新的經驗,幾乎沒有公司會如此恩惠,并冒這個風險。
轉崗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一般發生在企業內部在職員工轉崗,因為員工對現有公司業務,流程都很熟悉,減少了學習時間,工作會比較容易展開。
但是如果從外部招來轉崗的人,則ta要花費的學習曲線更長,無法適應新崗位的風險更高,面試官一般不會做這樣的選擇。
總之,我們會發現,在陳述離職原因時,一定不能意氣用事,將最直接和真實的原因和盤托出,因為那些原因在面試官的解讀里,很可能就代表著:懶惰,貪婪,消極,風險,能力差和不忠誠。
面試的目的無非是讓面試官對你有進一步了解,確認你和應聘崗位的匹配程度。
所以面試問題的回答都要圍繞這個主線展開,向對方展示你樂觀向上和積極主動的職業化精神。
針對離職原因,可以避重就輕,模糊處理,重點突出個人的工作業績和能力。
比如下面這些理由一般都能接受:
尋求更大、更專業的發展平臺(如果對方是大公司,業內知名公司的話)
個人職業規劃和發展方向的原因(客觀原因,在上一家公司不具備這樣的機會,所以我只好做出這個選擇,比如升職或承擔更多責任)
希望換一個環境(比如過去在咨詢公司,現在想去公司)
每天通勤來回3,4個小時,離家太遠,我不想把時間浪費在路上,想換個離家近點的公司
配偶或男女朋友工作換城市,跟隨換工作
現在工作比較安逸,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力
想要進入高速發展和前景光明的行業
以上原因會給面試官留下自己是一個自信、努力拼搏的人,自然對你心生好感。
而你也可以順利把話題引到你求職的崗位本身,避免在離職原因這個話題上停留或糾纏太久。所謂:多說多錯,言多必失,就是這個道理。
為了獲得一個寶貴的面試機會,你精心準備簡歷,在網上不斷刷新投遞,和獵頭詳細溝通職位信息,做最充分的準備。
而當面試真的來臨時,就有如足球比賽中的臨門一腳,勝敗就此一舉。如果失誤,就功虧一簣,所有的努力都白費。
在如此周密和用心的準備下,如果你僅僅因為在離職理由這個問題上回答不得體從而被拒,真的很冤。
在新東家之前,不管你曾有過幾份工作經歷,都要為每一次的離職準備恰當理由,這絕不是忽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職場木沐說”(ID:mumushuo2017),作者:木沐,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