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生活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遇、碰撞和摩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網錯綜復雜。接受自己的全部,優點、缺點、好的、壞的、成就和不足,提升和自己情緒共處的能力,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看到和發現生活中不一樣的美。本文有7種方式有利于接受自己:練習自我同情、摒棄以目標為導向的行為、認清什么是能控制的,什么是不能控制的、練習寫日記、原諒自己、練習正念和制作一份應對策略清單。本文來自翻譯,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示。
這位精神病科研究專家說,制定新年計劃實際上可能不利于心理健康。相反,用2022年來實踐“徹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新的一年已經來臨,每個人都開始思考自己想要在新的一年中做出什么樣的改變。雖然制定新年度計劃看起來是積極實現這些改變的一步,但它們實際上會給你施加不必要的壓力,迫使你去制定并堅持下去。沒有嚴格按照計劃和進度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會損害你的心理健康,讓你產生內疚、失望和沮喪的情緒。
新年計劃對那些正從厭食癥、暴飲暴食癥等飲食失調癥中恢復過來的人尤其有害。我發現許多康復中的病人總會過分強調健康飲食行為的決心,而這種做法可能會對康復過程產生反作用。相反,一個對自己身體健康更有意的方法是徹底接受自己。
我相信在你的一生中,你可能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聽到過“新的一年,新的自己”這句話了。你很難不把那些暗示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好的信息內在化,所以你必須做出改進。無論是與體型、鍛煉習慣還是飲食習慣有關的計劃,都需要做出改變。此外,隨著健身房開始推銷會員資格,“健康”公司推崇節食和排毒,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周圍總會圍繞著這種言論。
但事情并不一定都要這樣。一旦你把自己從新的一年、新的自己的心態中解放出來,就可以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與自己建立一種新的關系。你不需要改變,你只需要抓住這個機會從根本上接受自己,接受你所有的優點和缺點,成就和錯誤。
激進接受是辯證行為療法(DBT)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接受我們自己內心和所處的現實,甚至是痛苦的感覺和經歷。在飲食失調恢復的情況下,個體去接受他們自己的身體,以及對身體形象、飲食等相關的感覺。激進的接受還提倡,身體調理和機能復蘇不是一個線性過程,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障礙。
你依賴生存的身體
與身體形象和機能相關的壓力源
讓你感到痛苦的情緒,如內疚、羞恥和焦慮
進食障礙調理過程中的挑戰和經歷
飲食失調癥狀的再次復發
如果你沒有完全接受自己,那就意味著沒有活在當下。相反,你總是在為未來做計劃,把幸福視為一件需要實現的事情。當你完全接受自己的時候,就放棄了這樣一種觀點:一旦你完成了某些事情,你就會很快樂,因為你喜歡專注的感覺。
以下是一些在新的一年里學會徹底接受自己的小建議:
練習自我同情:這意味著你會懷著同情、善良和寬恕的心情接受自己犯的錯誤,或者能夠接受自己再次出現飲食失調的狀態。你承認恢復和調理是一個終生的過程,你也是人,也會犯錯誤。
摒棄以目標為導向的行為:新年決心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壓力,迫使你做出改變,追求完美。相反,把正念和喜悅灌輸到你做的每一件事上,參與能給你帶來快樂的運動,聽從身體的提示直覺地吃東西,對美味的飯菜心存感激。
認清什么是你能控制的,什么是你不能控制的:摒棄那些超出你控制范圍的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比如你如何應對壓力源,負面情緒,或病情再次復發。
練習寫日記:寫日記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來反映你的經歷、情緒和行為,以及處理不想要的或復雜的情緒,特別是那些與飲食失調或其他心理健康問題有關的情緒。
原諒自己:抓住遺憾不放不會帶來任何好處。承認并接受你過去的行為,這樣你就可以走向一個心靈治愈的地方。
練習正念:如果你處于痛苦或不安的情況下,關注你的情緒,承認這些情緒,讓它們不加評判地存在。你也可以把注意力轉向呼吸,讓它按照自然的節奏去流動。
制作一份應對策略清單:編制一份應對策略清單,讓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從中獲得徹底的接受。手頭有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你以一種謹慎的方式應對痛苦的情況。
另一個可以幫助你從根本上接受自己的方法是我創造的一個術語,叫做“選擇愛的行為”,簡稱CTLB。我經常用它來幫助我的飲食失調患者,鼓勵他們不要把愛看作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行動。接受你是誰,你的感覺,你的樣子,你的掙扎和你正在做出一個決定,以一種充滿愛的、滋養的方式行動。即使你在某個特定時刻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厭惡,你也可以承認這種消極的感覺,而不選擇有害的行為。
雖然一開始很難完全接受,但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可否認的。慢慢來,不要懲罰自己。就像恢復需要時間一樣,學會改變你的觀點也需要時間。但是一旦你從根本上接受了你自己的現實,你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并且能夠開始以一種不帶偏見的方式度過生活,更好地處理痛苦的情緒和情況。現在,這聽起來不是比改變你自己和你所做的事情更好嗎?
譯者:Araon_
關鍵詞: 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