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送窮”,大家一起送走疲憊和煩惱,迎來滿滿的健康、快樂和好運,贏商網祝大家財源滾滾,萬事如意!
2021,商業地產奮進前行,揚帆破浪,打開新的商業格局,亦留下了許多精彩的足跡。
2022“虎”力全開!今年春節期間,贏商網“新春回顧”系列如約而至,為假期奉上干貨,也為新一年工作提前掌握商業趨勢。此篇為“新春回顧”的系列第七篇“爆火新業態”。
商業市場變幻莫測,一不小心就OUT了!
回顧2021,又有不少新興業態,如新興飾品、美瞳、三坑服飾、電競+等,被年輕人追捧,爭相火熱,給商業市場帶來驚喜。
01
新興飾品
資本熱捧,模式變輕
相比茶飲、咖啡這些大熱門剛需業態,時尚配飾在購物中心像個“小透明”,但時下吸引力卻越來越強。
搶食者如ACC超級飾、BA飾物局、ME+、洋蔥倉庫Onions等,以“快時尚+會員制大店”之名,到處種草。與此同時,該細分賽道資本熱度急遽升溫,截止2021年4月8日,已獲5筆融資。
ACC副總經理Jason接受贏商云智庫采訪時透露,ACC超級飾成立之初就獲10億元注資,投資方包括小米。
飾品品牌在中國的進階之變,可以施華洛世奇1971年入華為起點,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施華洛世奇時期:經過30年漫長的市場培育期,施華洛世奇的高光期出現在2003年~2016年。這一階段,中國的飾品消費需求,與日俱增。
內地、香港品牌爆發期:施華洛世奇高光初期,大眾化珠寶、配飾消費需求出現,中國香港及內地精品配飾品牌井噴。其中,香港品牌有銀時代、七度銀飾;內地品牌則有萱子飾品、阿吉豆、哎呀呀。
新興平價飾品走紅期:2016年之后,新生代對珠寶飾品消費不再只局限于婚嫁、生日等少數場景。承接這種需求,新入局的飾品品牌門店模式分為兩種。
02
美瞳
資本爭著投、在年輕人中爆火
口紅,有了新繼承者——美瞳。
據美瞳品牌Moody團隊對外數據,2020年國內美瞳終端銷售金額已經超過200億元,且過去五年的復合年均增長值高達41%。但中國的隱形眼鏡滲透率僅有7.5%,遠低于日本近35%的水平。
據贏商云智庫統計,截止2021年5月,有35個美瞳品牌(含美瞳產品有一定占比的眼鏡品牌)已進駐贏商大數據重點監測的23個城市5萬㎡以上購物中心,總門店數量約400家。
據Mob研究院則預測,2025年,中國美瞳行業市場規模可達500億元,有望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但行業可觀的增長空間與當前美瞳品牌的市場布局,不匹配度高。
嗅到商機的資本不斷加碼催熟美瞳賽道,2020年-2021年成功的融資事件不斷。
03
三坑服飾
巨大的市場空間,資本瘋狂入局
2021年5月,作為新消費的一極,泛二次元群體日漸龐大。《2020微博動漫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4月,微博泛二次元用戶達2.92億,較2019年同比增長11.4%,已連續4年保持增長態勢。快手二次元日活躍用戶已突破1億,兩年內用戶規模增長150%。
另一邊,受漢族文化復興,國潮、國漫崛起,以及古裝影視劇等的帶動,漢服市場更加走向熱潮。天眼查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5月,國內漢服相關企業數量3000多家,超6成注冊于近 5 年。
據《2020漢服消費趨勢洞察報告》,在阿里平臺下單購買過漢服的消費者人數已逼近2000萬。
艾媒咨詢數據進一步指出,2020年,中國漢服愛好者規模同比增長74.4%,連續四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長率。2019年,國內漢服產業市場銷售額突破45億元,同比增長318.5%,同年,漢服在淘寶上的成交額突破20億大關。
據商業地產觀察統計,2020年,就有十二光年、十三余、重回漢唐、載藝星輝4家三坑服飾品牌獲得融資。2021年1-5月,十三余、十二光年、貓星系再獲青睞,資本之路進一步提速。
04
電競+
為體驗業態加碼,已成為年輕人的文化與社交符號
從2003年成為正式體育競賽項目,到2021年成為杭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在一系列政策的積極推動下,電競產業呈現高速增長趨勢,社會認知度與用戶基礎不斷擴大。
從“不務正業”到“華麗轉身”,電競也從線上走到線下,成為實體消費的關注焦點。從電競館開進購物中心,到電競主題購物中心開業,電競商業化發展進程不斷加速。
6月23日,位于上海普陀區長風生態商務區的超競集團旗下國內首個電競新文創體驗中心——主場ESP購物中心正式開業。這個項目聚集了電競、二次元文化、新文創以及跨界零售等消費體驗,結合動漫、影視、VR等體驗式玩法,主力吸引Z世代年輕人及青年社群到該線下能量場社交聚會、休閑娛樂、互動分享。
主場ESP購物中心擁有全國首家為“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簡稱:KPL)”電競賽事打造的專業賽館,館內配備專業的應援區、云觀賽打CALL(互動彈幕、加油打賞平臺、無人機送禮)系統、VIP觀賽區等,全年線上曝光量超過200億人次。
據了解,2021年,中國電競用戶預計達到4.25億,25歲以下的年輕用戶達到1.27億。龐大的年輕群體帶來的需求和消費特征將為電競商業化創造更多想象空間和創新活力。
05
市集
營銷吸金的新手段,四大形式風靡市場
隨著社會經濟的復蘇,消費者對夜間消費需求的增長,購物中心圍繞著“地攤經濟+夜經濟”打造的特色夜市、后備箱擺攤等市集活動,迅速在市場中興起,形成了一道亮麗獨特的風景線。
◎圖片來源:麗寶樂園
以上海市場為例,2020年6月6日開啟的首屆夜生活節期間,先后有BFC外灘金融中心——外灘楓涇、LCM置匯旭輝廣場——彩虹嗨市、七寶萬科廣場——特斯拉后備箱擺攤市集、麗寶樂園——阿寶市集等市集主題活動出爐。
面對當下“挑剔”的消費者,市集活動也需要不斷的升級換代,于是在各大購物中心中,也開始涌現出更多市集的形式:
節日類市集:以重要節日為節點,結合相關節日元素進行裝點,并售賣相關產品,整體以節日氣氛渲染為主。
文化創意類市集:基于文創主題,圍繞著當下市場流行的國潮文化、三坑文化等,通過場景、品牌、活動聚集富有創意的年輕人和創意產品。
美食類市集:通過創新引入地域化美食及場景,集吃喝玩樂逛于一體,引發消費者聚集效應。
IP類市集:結合時下熱點IP或自創IP,打造立體式的場景營銷,通過線上線下的聯動,突出市集氛圍與消費者互動性,形成獨立IP與粉絲產生共鳴。
06
此外,還有……
//新能源汽車體驗店
自2013年,特斯拉將中國的首家體驗中心開進北京僑福芳草地之后,蔚來、哪吒、小鵬、理想、威馬等新勢力也紛紛進駐商場。除重金開鋪外,一些當前知名度較低的品牌,也會選擇快閃店、中庭限時展等形式,爭取露臉機會。
搶灘戰拉開,同一購物中心可能同時扎堆幾家汽車品牌。比如,北京東方新天地有天際汽車、蔚來中心兩家對壘;北京長楹龍湖天街則有蔚來、幾何、小鵬3家汽車體驗店同開。在上海楊浦合生匯,小鵬、奔馳、蔚來、威馬、理想5家品牌爭奇斗艷。
//潮玩IP主題店
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交所的敲鐘,或許向世人證明了:成年人也需要玩具手辦,六一也不只是兒童的節日。靠“盲盒”出圈,泡泡瑪特一路走紅之后,我國潮玩市場也迅速崛起。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潮玩市場在過去五年的復合增長率達34.3%,預計未來五年復合增長40%。
看中巨大的市場潛力及客流帶動效應,購物中心在業態調整中,總會為潮玩留一席之地,相關的扭蛋機、自助販賣機也在角落變得熟悉。2021年4月28日,全球潮玩集合店品牌TOP TOY上海首店在環球港開業,5月,面積超2000平的X11上海首家旗艦店落地淮海中路,場面均十分火爆。
//國潮國貨
李寧、安踏的火爆重新刮起了一陣國潮風,這股風讓新生代群體對國貨、國粹懷抱發自內心的認同感與購買熱情。在各大購物中心,關于國潮的服裝店“出鏡率”越來越高,卡賓旗下潮牌2AM、李寧旗下潮牌LNGenetic(LNG)、原創醒獅文化潮牌HEA,以及新國貨美妝完美日記、橘朵、花西子、林清軒等,都以“國潮”之名風生水起。
在國內品牌一向缺失的高端精品領域,國潮的崛起也加速了本土原創奢侈品牌的發展。以“端正的木材,優良的錦緞”為材料,端木良錦傳承中國經典美學與傳統工藝,一款木質包的價格比肩LV、愛馬仕,在上海港匯恒隆廣場甚至與國際一線奢侈品為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贏商網”(ID:winshang),36氪經授權發布。
關鍵詞: 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