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所有人的思想陷入了「圈地」的困境。
進入元宇宙,唯一的出路是戴上那副「頭號玩家」中類似的眼鏡,或其他設備嗎?
Unanimous AI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科學家Louis Rosenberg表示自己體驗虛擬世界的第一次經歷是在1991年。
當時的他還是一名博士生,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虛擬現實實驗室工作。
「我使用各種早期的VR系統來模擬兩眼之間的距離,并優化軟件中的深度知覺。盡管我對虛擬現實未來的潛力有巨大信心,但我發現這種經歷有點悲慘。
因為在任何一段時間里,我都會覺得戴著「潛水眼罩」患上了一種幽閉恐懼癥。我當前最想做的就是摘下這幅眼罩,讓虛擬現實的力量在真實環境展現。」
因此,這也是Rosenberg創辦Unanimous AI的原因。
這家公司專為美國空軍開發虛擬裝備系統,其Swarm平臺可以讓用戶手動與虛擬物體進行交互,這些虛擬物體被精確地整合到人對真實環境的感知中。
30年后,「元宇宙」一詞突然流行起來。
Roblox的CEO Dave Baszucki就曾說到,想要構建一個元宇宙,就需要滿足以下的特征:
一個虛擬身份;現實感的真人社交;可以從任何地點登錄;極低的延遲;大量且多樣化的內容;完整的經濟系統;具有安全性和穩定性。
這個「Immersive」最重要。
當前,用于虛擬現實的硬件更便宜、更小、更輕,并且具有高保真度。
據報道,蘋果也將在2022年推出首款AR/MR頭顯,將配備3D傳感器,能夠實現手眼動作全追蹤。
但是,不管怎么說都得需要戴上那副笨重的眼鏡,問題依然存在。這會讓人覺得自己與周圍的環境隔絕開來。
哪種技術能夠為我們感知系統提供最自然的體驗就會受人歡迎。
目前,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將數字內容直接融入我們的物理環境再呈現給人類感知系統。
所有的感覺信號 (即視覺、聲音、觸覺和運動) 都是人類大腦中的一個心理模型的輸入。
只要虛擬元素以一種令人信服的方式在空間和時間上放到你的周圍環境中,那么使用增強現實(AR)可以以相對較低的視覺保真度實現這一點。
退一步講,我們距離感比較弱,所以這并不難讓人信服。
但是對于虛擬現實來說,提供一個統一的世界感官模型要困難得多。
因為虛擬現實硬件更容易提供高保真的視覺效果。但是,除非你使用精心設計的硬件,否則當大多數在虛擬世界中的體驗都涉及到運動時,你的身體會靜靜地坐著或站著不動。
這種不一致迫使你的大腦建立和維護兩個獨立的世界模型ーー一個用于真實環境,另一個用于耳機中呈現的虛擬世界。
由于這種知覺上的不一致,你的大腦被迫維持兩種心智模型。
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減少這種影響,但只有當你把真實和虛擬世界合并成一個統一的體驗 (即培養一個統一的心理模型) ,這個問題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決。
Rosenberg堅信,在10年內,增強現實的硬件和軟件將成為主流,走進我們的生活。
增強現實將會賦予我們超能力。我們每個人都能用一根手指或一眨眼的功夫改變我們的世界。
只要設計師專注于一致的感知信號來供給我們的大腦,少擔心絕對的真實性,這種感覺就會非常真實。
Rosenberg表示,「至于未來會怎樣,目前大科技公司描繪的卡通化身的虛擬世界是具有誤導性的。」
真正的元宇宙,將是一個AR的世界。
https://venturebeat.com/2021/12/28/future-augmented-reality-will-inherit-the-earth/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ID:AI_era),作者:新智元,編輯:桃子,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