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我是穆寧。
今天不聊花里胡哨的,聊點對大家都會有用的一個話題:
如何讓自己快樂?
首先明確一個前提,我所說的快樂,是讓大家能夠保持一種相對快樂的狀態,是持續性的,而不是及時行樂的那種短暫快感。
如果你只追尋一時的快樂,那打一把王者榮耀(這個可能會讓你更不快樂),或者找朋友喝酒聚會,這些都可以。但這些手段很難讓你找到我說的這種,持續的快樂。
有兩句話說得很好,大家都聽過:
人生的煩惱都在于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人生的煩惱在于對現狀的不滿;
這兩句話大家都聽過,也都覺得很有道理,但是你會發現,它只是闡述了一種現象與狀態,但是并沒有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方案。
煩惱很多,但是我如何能夠擺脫這些煩惱?
這里我想聊聊關注圈與影響圈這個概念。
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需要關注的事情,比如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朋友,還有你的愛好,這些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你的關注圈。
而那些你不感興趣的,或者不愿意接觸的東西,則是關注圈以外的東西,是和你沒有交集的。
在我們的關注圈里,可以分成兩類事務:
一類是你可以掌控、可以改變的東西;另一類則是你無論做什么都不會產生變化的東西。
而影響圈,就是指那些你可以掌控的東西,你對于這些事情是擁有影響力的,是可以去改變它們的。
關注圈與影響圈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你只關注那些你不可以掌握的東西,你會非常痛苦,因為你面對現狀無能為力。比如家庭出身,身高體重這些。
但如果你把關注力放在你能掌握的東西上,你可能就會變得快樂,因為你對它有著掌控力。比如打游戲,看小說。
同樣,影響圈又會反作用你的關注圈。
如果你的影響圈始終無法擴大,那你能影響的事情就會很局限,你的關注圈也會很局限,因為你只關注那些你能做到的事。
但如果你的影響圈逐漸擴大,你能影響的事情越來越多,那你的關注圈也會隨之擴大,因為你能掌控的事越來越多。
這么說可能有點繞,我用我自己的例子告訴你:
當年我剛畢業時去了一家自己非常不喜歡的企業,因為所學的專業限制和行業問題,薪資待遇也很低,每天都都很不開心。
這種不開心正是因為我的關注圈只有日常的休閑娛樂(我能掌控),和如何擺脫困境去一家新公司(我暫時不能掌控)。而當時我的心態就是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上。
但現實是你目前覺得無法掌控的事,真的就是你無法掌控的嗎?
其實并不是。比如去一家新公司這件事經過你的分析會發現,它是可以拆解為如何掌握新的技能,如何獲取新公司機會這兩個解決方案的。
而這兩種解決方案,至少有一個是你能掌控的。比如學習新的技能,或者提升自己的學歷,找尋新的平臺等等。而擴大影響圈的過程里,你的關注圈也在擴大。
比如你會把一部分時間從娛樂轉換為努力學習新知識,或者備考提升學歷等等。這也是為什么我決定辭職考研的原因。
所以你會發現,什么樣的人會更快樂?
那就是影響圈大于關注圈的人,因為他們能夠掌控的事情非常多,以至于關注圈中幾乎沒有他們無法掌控的事情。
而什么樣的人會不快樂?
那就關注圈大于影響圈的人。他們每天的注意力很多但大部分面對的都是一小部分自己能掌握的事,而大多數都是無能為力的事。
這樣的人怎么會快樂?
人生,嬰孩之時,關注全世界,而除了控制自己的嘴巴吃奶之外,控制圈為零;
少年之時,關注天下大事,以為可以征服全世界,實際上除了空談,控制圈也非常??;
中年之后,關注圈慢慢的壓縮到自己的行業、老人、孩子、朋友,控制圈反而擴大了。
所以啊人生,無非是關注圈與控制圈相互爭奪人這個主體的過程。
大部分人隨著年齡增長,關注圈越來越大但是影響圈越來越小。而有的人卻能在成長過程中摒棄掉無用的關注源,關注圈逐漸縮小,而影響圈逐漸擴大。
在婚姻、家庭、工作中,都可以試行這個原則。不必怪罪別人或文過飾非,不怨天,不尤人,但求盡其在我。對他人的缺失要心存憐憫,別人如何待我,并不重要,要緊的是何以待人。
別活在父母、同事或社會的驅使之下,請善用天賦的獨立意志,為自己的行為與幸福負責,如此才能享受最大的自由與幸福。
這才是你的“快樂密碼”。
你品,你細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產品思維模型”(ID:muningtalk),作者:穆寧愛喝vodka,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