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評元宇宙,這中間Facebook高調改名Meta,引來元宇宙概念的再次火爆。甚至,Meta因為其它負面新聞還拿了個雅虎財經評出的年度最差公司稱號。
在6月份的文章中,我提到:元宇宙概念基本還在以游戲和社交為主導,同時文中大部分觀點到現在也保持一致。此后,幣圈、去中心化概念再次席卷,再加上國內字節收購Pico、Meta改名造勢,使得元宇宙概念持續火爆下半年。相關閱讀:《當我們談元宇宙、Metaverse時到底在說什么?》
所以,最近半年我也看了很多各界專家對元宇宙概念的闡述,下面再簡單了聊一聊元宇宙這事兒。
“元宇宙”微信指數
首先,來回顧一下我在6月文章中的觀點:
元宇宙是概念,是超前概念,初期火爆因為市場熱度+炒作;
元宇宙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不同公司描述的元宇宙方向都不盡相同;
元宇宙需要從基礎做起,更是一個細分化的市場。
本文中,我也將提出3個觀點:
現在的元宇宙項目,都不是“元宇宙”;
規避任何元宇宙+NFT、加密貨幣炒作;
國內外差距明顯,需緊抓細分市場。
自改名Meta后,給了不少人大肆吹捧元宇宙的機會,但這是遙遠的事情,很多方面連Meta自己都自愧不如。因此我依舊認為Meta仍然通過AR/VR等前沿技術投入,強大的社交生態去構建所謂“新平臺”。
下半年,Meta先是推出《Horizon Workrooms》公測版,后又擴大《Horizon Worlds》公測范圍,這兩大Horizon系列應用的強大逐漸被更多人體驗到,更是讓人們對Meta在VR軟件技術上的投入感到振奮。
硬件方面,第三方統計數據Quest 2系列銷量突破1000萬臺,也被看作是VR市場起量的關鍵指標之一。
那么,Horizon系列就是元宇宙嗎?Quest VR頭顯就是元宇宙嗎?在我看來,任何單一的、獨立的物體或事件都無法構成元宇宙。
最近我也體驗了國內幾款號稱元宇宙的游戲,結果下來,它們作為一款游戲都不合格,我也不認為這些蹭元宇宙熱點的游戲跟元宇宙有半毛線關系。
百度《希壤》,Pico端Beta版
感謝百度《希壤》,讓我成功的在元宇宙起飛。這款游戲中我可以穿破物理障礙,隨意穿模,俯視其他玩家的存在。體驗下來,這款應用是很明顯的一個營銷App,可以算是百度覬覦“社交”的又一試水之作。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近期談公開演講中談到元宇宙,提醒大家需警惕元宇宙的三不談:不談技術、只談幻想,不談現實、只談虛擬;不談肉身、只談化身。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所謂元宇宙項目幾乎都可以斷定不是元宇宙。
今年互聯網也是夠忙,不僅元宇宙,包括DAO、Web3等概念相繼涌出,都在搶奪互聯網的未來,似乎一個未來早已經不夠用了。
只要多加關注就能知道,近半年的元宇宙項目充斥著區塊鏈、幣圈、NFT、去中心化組織等玩家,幾乎是他們原有項目的延伸。在我看來,凡是以NFT等為核心的項目本意大多無關元宇宙。歸根結底,元宇宙就是一場“錢”的運動,對他們來說先不管元宇宙是否能實現,搞元宇宙就是比其它項目來錢快。
甚至,最近包括國內的上市公司都宣稱元宇宙概念,運動鞋品牌、手機品牌等紛紛在營銷層面加上元宇宙、NFT等概念,媒體似乎也更喜歡賺這份流量。
埃隆·馬斯克:Web3不現實,更像營銷詞匯
去中心化是不是未來我不清楚,但是Web3似乎和元宇宙一樣,還處于概念階段。在我看來,Web3(如果存在)不是取代現在的現在Web 2,而未來可能會同時存在中性化和去中心的互聯網,所以誰才是互聯網的未來,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答案。
當然,大公司在這塊的意見也有明顯不同。比如,Meta此前提出的Libra(改名Diem)就是大力探索加密貨幣的代表,而另一巨頭谷歌卻始終不愿參與到這一領域。
張亞勤在深網采訪中談到:目前推動元宇宙的大企業都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的,因此,元宇宙的定義也不清晰。有很多公司,利用“元宇宙”概念炒作。現在元宇宙賣房地產,賣(NFT),賣貨幣,我認為這是有問題的。目前有不少炒元宇宙概念的人,并不是真正做事情的人,其中投機者很多。這要說自己是元宇宙公司,股票馬上就瘋漲,這很危險,不要炒作。
經歷過幾年前的VR,我認為元宇宙和VR路數一樣,都沒有捷徑,也基本是由大公司和巨頭去引領。同時,元宇宙本質上依舊是細分化的市場,大而全的平臺基本不會存在。
和2015年VR頭顯市場類似,元宇宙這件事上,國內和國外布局差異同樣明顯。國外推動元宇宙建設的包括Meta、Roblox、Epic,當然也不乏蘋果、谷歌、微軟的身影。可見,最明顯不同就是:國外參與者巨頭居多,國內參與者十分零散。欣慰的是隨著字節等加碼,未來國內局勢可能會有所改變。
盡管國內巨頭在元宇宙方向開始發力,但其自身業務和國外巨頭仍有差距,早期會通過投資和收購初步完善,最近1年多時間國內巨頭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例如字節收購Pico。同時,包括騰訊、字節等都在投資基礎的團隊,除了游戲和社交兩大炙手可熱的領域外,更應該從基礎抓起。
Meta官網,社交是元宇宙基礎
海外市場這里拿Meta公司來舉例,因為這幾乎是世界上把構建元宇宙能夠想要的技術匯集的最多的一家公司。
技術層面,它在AR/VR硬件、ECG腦機技術、EMG肌電圖技術布局廣泛和深遠、還包括:空間音頻、2D照片模擬3D效果、柔性觸覺、手勢識別等。
內容層面,它本身擁有龐大的社交網絡,AR/VR操作系統與開發平臺、計算機視覺能力都是世界一流的,甚至也擁有世界頂尖的AR/VR內容工作室,以及各種算法和研究、基于AI的解決方案等。
除了上述方向,包括云計算、信息通信技術、AI技術以及對應的細分市場,甚至還有未被公眾認識到的領域,都是所謂元宇宙亟待解決問題,都可能成為元宇宙的基礎與核心,對任何參與者來說也都是十分明確的方向。
我們更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技術突破,而不是你做元宇宙,我也要做元宇宙。緊抓細分領域,將是我們實現元宇宙最快、最有可能的方式,不要張嘴就來“元宇宙”,去TMD元宇宙。
參考:
https://about.facebook.com/meta/
https://new.qq.com/omn/20211217/20211217A01GM700.html
https://www.163.com/tech/article/GRJACCB900097U7R.html
https://www.cnbc.com/2021/12/21/elon-musk-and-jack-dorsey-are-talking-about-web3-heres-why.html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青亭網”(ID:qingtinwang),編輯:hi188,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