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發布了「數讀自由職業」第一期報告——「什么樣的人在從事自由職業」后,很多人對這個專欄很感興趣,今天是第二期,帶你們深入了解「自由職業者的真實生活現狀」。
什么是「數讀自由職業」?
2018年2月至今,我在線上、線下共采訪了300+位自由職業者,接觸過的自由職業樣本更是不計其數。
過去,我們主要通過人物訪談、紀錄片拍攝和線下沙龍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自由職業群體?,F在,我們想通過更直觀的數據報告反映并解析自由職業群體的生存現狀。
今年年初,我和社科院助理研究員牛天一起,在「自由會客廳」內部發起了一場關于「新興職業青年」的調研,截止到今天共收集了320份有效問卷。我們會根據這些結果持續更新數據報告,用直觀的數據回答你們關心的這些問題。
*如果你是一名自由職業者、遠程工作者、斜杠青年、輕創業者,歡迎在文末填寫問卷,本問卷長期對外開放,隨著樣本量的逐漸增多,我們的報告結果也會越來越準確。感謝你為「自由職業」群體調研出一份力:)
以下為第二期報告正文:「自由職業者的真實生活現狀」。
問卷設計:牛天
報告撰寫/制圖:林安
樣本數量:320份
樣本來源:
「自由會客廳」自媒體矩陣、「林安的會客廳」自媒體矩陣、其他網絡開放平臺&社群
在本次采集的數據樣本中,自由職業者的女性占比遠遠高于男性。主力人群在25~35歲之間,正處在工作3年~13年的職業發展黃金期。他們主要生活在北上廣深杭等一線城市和部分新一線城市。
大多數人是因為“興趣愛好”開始的自由職業,他們當初選擇自由職業的原因是覺得自由職業“自由度高”。
而在自由職業對工作的各項滿意指標中,滿意度最高的是“工作地點”也印證了這點,其中76%的自由職業者不用擠早晚高峰,選擇了在家辦公。
在自由職業規章制度相對成熟的美國,很多自由職業者與1-3家公司有穩定的合約。但在國內,大多數自由職業者還處于沒有穩定合約、零散接活的狀態,因而收入也不太穩定。
自由職業者們的壓力普遍較大,這些壓力主要來自“收入不穩定”、“對未來感到迷茫”,37%自由職業者每天工作時長超過8小時,且接近一半的自由職業者認為生活與工作沒有邊界。
想象中的“錢少、事多、離家近”,可能只滿足“離家近”一點。
疫情對依托互聯網工作的職業影響不大,對重線下的職業打擊很大,比如旅游、攝影、線下培訓。
同時,今年由于國家對影視行業和線上新媒體主播等行業的政策整改,網絡主播、獨立影視工作者受行業政策的負面影響較大。
自由職業們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還是收入問題,無論是打造個人IP還是找到商業模式,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收入增長。在上一期報告中,我們發現50%自由職業者的月收入低于8000元。
同時,自由職業者們認為幸福人生需要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也間接說明了為什么他們離開人際關系復雜的職場。除此之外,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自由安排工作與生活,對社會有價值也是自由職業者們十分看重的。
很多人想象中的自由職業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自由選擇工作地點,能夠平衡好工作與生活,同時不那么累,還有高出職場時的收入。
但大部分自由職業者的現實情況是:在想象的諸多自由之中,似乎只實現了「工作地點自由」,他們離時間自由和經濟自由還有著很遠的距離。
同時,由于針對自由職業展開的社會福利和政策仍不完善,大部分自由職業者感受不到政策的利好與扶持。 對于職業發展前景 感到迷茫, 因 此壓力感也與日俱增。
看完這份報告,你還認為自由職業是比上班更好的選擇嗎?其實,任何一種職業選擇都不輕松, 無論在職場還是自由職業,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才是自由的開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土土土槽”(ID:xtutux6),作者:林安,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