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BT財經”(ID:btcjv1),作者:BT財經,36氪經授權發布。
黑產困擾、丑聞頻生的世紀佳緣,從“婚戀第一股”跌落神壇,還不僅僅是因為落后了時代的步伐。
文丨BT財經 青山白鷺?
12月初,澎湃新聞連發多篇報道曝光世紀佳緣亂象,紅娘當“托”、泄露隱私,一時間紛爭四起。
隨后,世紀佳緣迅速發布致歉聲明,表示將懲罰涉事員工及門店,嚴肅處理此事。但故事還未在此完結,就在公告發出后不久,澎湃新聞記者收到臥底期間結識的銷售紅娘“威脅”,對方稱“多行不義必自斃,你會遭報應的”。
如此情狀放在兩年前或許還很難想象,雖然世紀佳緣有著2011年上市,2016年退市,2019年徹底退出資本市場的多舛命運,但當時人們對于“婚戀網站第一股”黯然收場的歸因還停留在新業態積極進攻。探探、陌陌、Soul等為年輕一代代言的社交軟件勃興不可避免地沖擊舊有格局,可如今來看,世紀佳緣的結局也有自造孽等因素作祟。
根據世紀佳緣并表百合網前的最后一份財報,其2015年共產生營收7.14億元,凈利潤5140萬元,而摯文集團(陌陌)2021年Q3財報顯示,陌陌單季度凈收入為37.59億元,凈利潤4.03億元。而在用戶數方面,世紀佳緣截至2015年底年平均月活躍用戶數約530萬,陌陌為1.16億。哪怕拋除時間因素,世紀佳緣與陌陌的距離也依然遙遠。
事實上,黑產困擾、丑聞頻生的世紀佳緣,從“婚戀第一股”跌落神壇,還不僅僅是因為落后了時代的步伐。
據澎湃新聞消息,應聘人員只需經過短短半個月的培訓,就能夠獲取從后臺調用用戶信息的權限,可看到包括瀏覽記錄、聊天記錄和個人偏好在內的諸多私密內容。如此做法顯然侵犯了用戶的個人隱私權,主要負責電銷業務的“紅娘”銷售卻全然沒當回事。
“這有啥,方便做人物刺激唄。他喜歡長頭發的,你就說長發,照著他看過的異性條件描述就行。”紅娘們稀松平常地指導著新人。員工們并非不懂法律的文盲,他們只是知法犯法,一切從完成要求出發。好心的紅娘告訴記者,“看到內容異常或者有詐騙跡象也不要說,用戶舉報公司侵犯個人隱私就麻煩了。”
根據世紀佳緣官網信息,目前登記在冊的會員約為2.2億人,這個數據在2015年為1.6億人。需要明確的是,這個數據還要進行“脫水”處理。
據此前新京報報道,以世紀佳緣、珍愛網、百合網為代表的婚戀網站在實名認證方面存在漏洞,打著擦邊球賺錢的灰色產業鏈由此誕生。依照世紀佳緣公布的2015年財報,1.6億會員中僅有530萬月活用戶,比例為3.3%,據此估算,如今世紀佳緣月活用戶約為728.75萬人,考慮到2015年每個季度的月活用戶數都在下滑,728.75萬人已是理想情況。
更糟糕的是,這些月活用戶中,真正懷揣交友意愿的也并不多。從注冊到銷售,從曖昧到詐騙,直到現在,在知乎、貼吧甚至搜索引擎檢索,都還能找到進行賬號交易的地方。為這條產業鏈服務并從中賺取資金的違法分子不止一波,屏幕前的真實用戶或許得等到被騙得一無所有時才會醒悟,自己面對的從來不是想要談婚論嫁的網友,而是一串冰冷的虛擬數據。
沒有遇到“殺豬盤”也不代表萬事大吉,劉丹茹幾年前注冊過世紀佳緣會員,今年夏天收到世紀佳緣的短信后她第一次踏進門店。可在她的故事里,世紀佳緣的銷售們同樣面目可憎。
“為了讓我買下28888的會員,自稱北大男紅娘的銷售搞了兩個小時PUA和心理催眠。”劉丹茹這樣描述。她總結,銷售們的第一步是制造焦慮,進行PUA;第二步,拋出誘餌,慫恿客戶提高擇偶要求;第三步,建立親密感,突破目標對象心理防線;最后再簡化要求,用“只要分期支付28888元進行簽約,對你不造成任何負擔,相信我可以讓你一年內嫁出去”的話術包裹指令。
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溝通就像傳銷組織洗腦一樣,把人說得暈暈乎乎,劉丹茹說:“在那個五平米左右的封閉屋子里,我甚至有一段時間覺得缺氧頭暈,他把筆塞進我手里時,我下意識就想簽字。”
簽字前,劉丹茹忽然想起來向銷售提問,“你介意我到學信網查查你的學歷嗎?”劉丹茹說,然后她清晰地看到空氣凝固的樣子,紅娘奪門而出。之后的線上交流中紅娘告訴劉丹茹,只有警察能驗證他們的身份,故事停在這里。不得不說,免受金錢損失的劉丹茹仍然屬于幸運的一撥,盡管她失去了愛情的玫瑰,但好歹留住了庸俗的面包。
12月7日晚間,世紀佳緣公開回應表示:“實際工作中出現了濫用職權查閱用戶信息的嚴重違規行為,目前公司已經在后臺開始去除此功能。”世紀佳緣給出的詳細解決方案中稱,將處罰涉事人員,整改門店,開展信息安全保護的培訓工作,全體深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
這樣的懲治措施可信嗎?至少從民眾的角度來看,他們并不買賬。該條微博的評論區中,指責世紀佳緣“不是第一次這樣干”、“根本就是喪盡天良”的人不在少數。
國慶前夕,江蘇消保委還點明曝光了包括世紀佳緣在內的網絡婚戀交友平臺。相關部門認為它們存在信息審核不嚴、會員退款遇阻、注冊門檻偏低等問題,使消費者人身、情感和財產暴露在巨大風險中,嚴重侵犯消費者安全權。
更早以前,人們熟知的WePhone創始人蘇享茂被騙婚乃至最終自殺,結識妻子所使用的平臺也正是世紀佳緣。蘇享茂遺書中寫明,他與翟欣欣在世紀佳緣相遇,他全情投入,她卻隱瞞婚史撒謊成性,甚至在蘇享茂提出離婚時對其做出敲詐勒索等違法行為,卷走蘇享茂全部身家,導致悲劇發生。
蘇享茂事件后,世紀佳緣被卷入輿論漩渦,資本市場和消費者市場都迅速作出反應,世紀佳緣母公司百合網股價當即大幅下泄,盤中暴跌近50%,市值蒸發近1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世紀佳緣也有過備受追捧的榮光時刻。2011年世紀佳緣登陸納斯達克,彼時正值互聯網改造原有產業,在線婚戀網站取代傳統婚介所的火熱時期,世紀佳緣乘著賽道一片向好的東風,成功攻入二級市場。
但資本的冷靜期來得很快,2015年百合網掛牌新三板,世紀佳緣迅速與其達成合并協議,由百合網全資子公司收購世紀佳緣,隨后世紀佳緣私有化退市。短短5年上市歷程,中間大部分時間市值低于5億美元,逃跑的姿態顯然不夠好看,投資界人士表示:“世紀佳緣在資本市場的窘境是婚戀網站的縮影,走過最初急速發展的階段后賽道迅速歸于平靜,并走向衰敗。”
美股退市不是最終章,通過與百合網打包合并的方式,世紀佳緣以“百合佳緣”的形式活躍了一段時間,然營收頹勢難挽。據百合網歷年年報,2013-2016年百合網連續虧損,凈利潤虧損額從3306.76萬元一路飆升至1.14億元。“百合佳緣”并表后業績扭虧為盈,又在2018年重現虧損。2019年10月,百合佳緣還是黯然宣布了摘牌新三板。
與傳統婚戀網站形成對比的是以陌陌為代表的新型社交交友軟件。根據財報數據,陌陌近三年的收入分別為134.1億元、170.2億元和150.2億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陌陌錄得營收37.59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03億元,盈利能力大幅領先于百合佳緣。
2021年7月,北京的張女士在世紀佳緣邂逅自稱在金融行業工作的楊先生,出于信任,張女士往楊先生對接的項目里投入大筆資金做理財。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張女士給楊先生的15個賬號里打款25次,總計824萬元。
真相敗露后,楊先生注銷賬戶,張女士發現互動記錄已無法查詢,客服回應稱兩人聊天記錄已無法恢復,他們已經起到實名注冊的審核義務,故不需要承擔責任。如今看來,這樣的說法顯然是托辭,誠如律師所說,平臺只對“實名”做出承諾,個人信息是否真實不屬于其管轄范疇。但既然世紀佳緣員工后臺能夠以“第三雙眼”的形式查看到用戶間所有的聊天記錄,設置關鍵詞并發出警示顯然也并非難事。
從這個角度來看,世紀佳緣雖然干著以可靠可信為賣點的紅娘生意,卻始終沒把信息真實當作重要的事。平臺監管缺位、審核機制失效,無法狠下心鏟除行業痼疾,世紀佳緣就只能自食惡果。
不可否認的是,針對婚戀市場衍生出的產業仍有其價值。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中國單身群體消費行為調查及單身經濟趨勢分析報告》,截至2021年Q2,在中國單身時長以年為單位的單身人士已高達73.01%,其中有43.60%的單身人士單身時長為3年以上;7.1%的人無戀愛經驗。
艾媒咨詢分析師預計,2021年,單身人口將可能持續增加,中國獨居人口有望突破9200萬人,人們選擇單身主要出于主動性選擇享受單身生活/不著急戀愛等考量。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單身人口比例尚不算高,但由于中國人口基數更大,日益增多的單身人群在各方面的需求都將催生巨大的單身經濟市場。
智聯招聘與珍愛網聯合發出的調研顯示,有近九成職場人不反對相親,近四成職場人認為相親有助于脫單。觀研天下預計,2021年網絡婚戀市場總營收將超70億元,這無疑為致力于解決單身男女婚戀問題的交友網站帶來了巨大利潤空間。
然而如此利好不一定能降臨在傳統婚戀網站頭上,《2020年互聯網中國婚戀交友平臺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用戶口碑在人們選擇使用的婚戀交友平臺時的影響因子極高,已經達到58.7%,而多次因無法保障用戶權益、用虛假信息套取服務費的世紀佳緣顯然不占優勢。
此外,新式社交業態的興起正在蠶食婚戀網站的蛋糕。在伊對、輕天、積目等競爭對手的努力下,如今的交友平臺已經十分細分,有說法稱“小鎮青年用探探、陌陌、Soul;認真談戀愛的用她說和青藤之戀;追求上限的用Tinder”,銅墻鐵壁的市場中,沒有給世紀佳緣留下位置。
這場催婚戰役之中,網站把戀愛當作一場生意,平臺把婚姻看作一次兒戲,過去被拜倫贊為“比一切更甜蜜的”、“可以并且應該永遠與婚姻共存的”愛情,卻消失在輸送數據的電纜里。
我們固然不應該排斥由愛情衍生的生意,但放任他人將愛情當成牟利的籌碼也并不可取。從過去擔心被相親對象“照騙”,到如今憂心被相親網站“騙身”,世紀佳緣事件再一次縮減了現代人的可信任范圍。
如今的世紀佳緣仍舊被困在圍城里。能否活下去、活得好,要看世紀佳緣自己的態度。
歡迎關注【BT財經】,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