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來襲,前浪如何不被拍打在沙灘上?
“最近劇太多,看不過來了”,愛看劇的朋友,最近一定都有這個煩惱。進入11月以來,幾乎每天都能聽聞新戲開播的消息。
縱覽2021年,國產(chǎn)劇集市場交出的答卷,無論是從播放量還是傳播度來說,都有些冷清,逃不開的低迷。據(jù)云合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有效播放占據(jù)第一的《贅婿》,與去年的霸屏冠軍《慶余年》中間差了4個《掃黑風暴》。如今多個平臺都紛紛拿出壓箱之作,期待在年底制造一個爆款。無論是騰訊視頻的《斛珠夫人》,還是優(yōu)酷的《女心理師》,再到愛奇藝的《風起洛陽》,都是從去年就開始發(fā)力的重磅之作。
無獨有偶,這些承載希望的作品,男主演多是“85生”(本文以85-89年出生的男藝人為主)。另據(jù)悉,“85生”之一的張若昀主演的《雪中悍刀行》也將于12月亮相。平日里被85花力壓的85生們,蟄伏已久,終于活躍起來了。
說一句“85生”是活在“85花”陰影之下,一點不為過。
在百度搜索“85生”,關(guān)聯(lián)出的詞匯是“85年生肖”,反觀“85花”直接關(guān)聯(lián)到了娛樂圈女明星。更別提常能聽聞的“廢掉的85生”、“85生是扶不起的阿斗”此類評論。
圖源:百度
但僅看2021年交出的成績單,“85生”比“85花”亮眼多了。幾乎人手兩部作品起步,黃軒一人就帶給觀眾7部作品。
從題材角度,主旋律與現(xiàn)實主義作品是而立之年以上演員的最佳選擇之一。相比85花中只有趙麗穎表現(xiàn)突出,85生有更多的展現(xiàn)機會。在今年的作品中,黃軒帶來了《山海情》,陳曉有《突圍》,朱一龍有《叛逆者》、李易峰則有《號手就位》……
但相比胡歌、王凱等80一代演員早早證明了自己,并且成為價值穩(wěn)健的主流演員;90后、00后來勢洶洶,成為主旋律新焦點,如易烊千璽(《長津湖》)、白宇(《喬家的兒女》)和張晚意(《覺醒年代》)等;85后演員在這一領(lǐng)域的價值,大都還在起步階段。
任憑風浪起,在片方及平臺方眼中,85生依舊是流量密碼。眾所周知,平臺整理并發(fā)布片單,很大原因是為了吸引廣告商和觀眾。在四大平臺發(fā)布的2022年片單中,張若昀一人就手握4部作品,且多為頭部巨制,陳曉、任嘉倫以3部緊隨其后。
微博熱搜更能直接印證“85生”的熱度。從劇集開拍到定檔播出,他們的名字往往沖在第一線。
以陳偉霆為例,在《斛珠夫人》播出的26天期間,帶上他全名的微博主榜熱搜詞有41個。平均1天下來,陳偉霆三個字會出現(xiàn)在榜上1.5次,這還不包括娛樂榜以及角色名所帶來的熱搜。
圖源:云合數(shù)據(jù)
作品,才是證明自身價值的硬通貨。85生亟需一部爆款,再度證明自己。打開豆瓣評分列表,有些最高分之作還停留在十年前。
以2014年內(nèi)娛流量時代為分界線,85生也被分為了兩條事業(yè)軌跡——
一條是在流量的大道上順勢而起的,最具代表性的有初代四大流量之一的李易峰,還有“九億少女的夢”林更新和“全世界最好的大師兄”陳偉霆等;
另一條則是厚積薄發(fā),在一次次重塑中抵達事業(yè)小高峰,比如張若昀、任嘉倫等。
“流量”一詞同時意味著轉(zhuǎn)瞬即逝,當實力和票房/收視無法達到資源匹配度時,便會逐漸被“放棄”。在85生的身上,最直接的體現(xiàn)是電影資源。
曾經(jīng),85生們一度得到了不少導演的賞識,黃軒自然是不用說,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婁燁、許鞍華等都有過合作。林更新則是接連演了徐克的《智取威虎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和張藝謀的《長城》,陳曉也出演過《智取威虎山》。
從如今的中國影史票房排行也能看出,85生參與演出了多部高票房電影。比如杜江的票房累計已破百億,井柏然的總票房也名列前茅。李易峰更是憑借《動物世界》入圍過電影類獎項。
機會來了,但真抓住了嗎?
當90后的董子健成為戛納華語影帝最年輕角逐者,當00后的易烊千璽拿下金像獎最佳新人并且兩度入圍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85生在電影領(lǐng)域的獎項分量略顯不足,足以撐腰的是——黃軒的東京電影節(jié)“金鶴獎”最佳男主角和杜江的百花獎最佳男配角。
曾被徐克夸過是“下一個梁家輝”的林更新,出現(xiàn)在海瀾之家廣告上的頻率,已然超過了大銀幕。林更新今年上映的電影票房,是他近9年新低。
受疫情影響,電影市場愈發(fā)冷淡,加上新生代飛速崛起,那些曾依傍電視劇起家的85生,再試圖想從電視劇領(lǐng)域轉(zhuǎn)戰(zhàn)電影圈,難上加難。
從待播作品來看,《動物世界》后的李易峰,又回到了電視劇圈,目前沒有新的電影項目。陳偉霆和井柏然則各有一部,分別是合作王千源的《暴風》以及合作舒淇的《一帆風順》。朱一龍電影存貨最多,共有3部。包括即將上映與疫情相關(guān)的《穿過寒冬擁抱你》,定檔清明節(jié)的殯葬題材作品《人生大事》等。
缺少了高質(zhì)量電影的加持,回到小熒屏,85生面臨的不僅是新人輩出的局面,還有題材的困局。
在電視劇市場,目前呈現(xiàn)的架勢是上星劇多為現(xiàn)實主義,網(wǎng)播流量好的則是偶像甜寵。所以,我們總能看到,85生們在正劇和言情偶像劇中反復(fù)橫跳。他們一方面想通過正劇扶持提升自身質(zhì)感,被更多主流看見,另一方面又希望繼續(xù)掌握流量,保持高話題度。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古偶”,這10個字就是85生的現(xiàn)狀。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陳曉、李易峰、陳偉霆又使出了成名利器。眼看著陳曉剛擺脫古裝劇,變身《陸戰(zhàn)之王》中的坦克兵,卻又梳起發(fā)髻與劉亦菲上演顏值盛宴《夢華錄》;在古偶原地打轉(zhuǎn)的陳偉霆,身旁女演員從同齡人楊冪變成了小10歲有余的新生代小花章若楠。
大浪淘沙,年復(fù)一年的比拼之下,85生中總會有人默默掉隊?;蛟S有些可以通過綜藝或直播中為自己爭取多一些的機會,比如付辛博自《追光吧!哥哥》后資源明顯變好,多部待播之作,其中還包括被寄予厚望、搭檔張新成的《深淵》。
也有些人是一直在積極求變,找準適合自己的方向。張若昀,是85生中最快準狠找對路子的一個,也是首個入圍白玉蘭最佳男主角獎的85后男演員。
年少成名的張若昀,并非沒有經(jīng)歷過流量的誘惑。2016年,他的微博粉絲量一年飆升了700萬,那年他面世的作品包括奇幻的《九州·天空城》、懸疑的《法醫(yī)秦明》、諜戰(zhàn)的《麻雀》和言情的《十五年等待候鳥》等。
圖源:網(wǎng)絡(luò)
風頭無兩,但隨之而來的是近三年的沉寂,直到2019年年底的《慶余年》。
事實上,張若昀一直在開啟“突破自我和證明自我”的模式。馬思純曾這樣形容他,“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他的核心訴求就是他在尋找和證明他自己是誰,或者他可以成為誰?!?/p>
在沒有遇到心儀劇本前,他選擇等待。在遇到適合的角色時,他會去爭取,哪怕被片方替換舍棄。《慶余年》也是張若昀自薦爭取來的機會,“我想要,我行,我真的行,為什么不去要?”
圖源:網(wǎng)絡(luò)
成就了一部爆款劇,張若昀身上的標簽就變成了“大劇擔當”。加上他選擇的《慶余年》是一部市場稀缺的男頻向題材作品,便讓他在一眾情情愛愛中異軍突起。在2022年目前釋放的片單中,男頻向大作基本都有張若昀一人承包了。
同樣曾在流量門口虛晃一槍,憑借一部戲翻紅的85生代表,還有任嘉倫。他沒有所謂的大轉(zhuǎn)型,更多的是穩(wěn)扎穩(wěn)打,找準舒適區(qū)發(fā)展。
非科班出身的任嘉倫,在85生中本沒有大優(yōu)勢,近幾年的作品也基本是清一色的言情類。
圖源:百度百科
人人都說杰克蘇好演,長得帥個子高的男演員,只要站在那里,不需要表演,就能建立起男神形象。但這種個人外表加成大于角色表演的捷徑,一般只能用一次,下部劇倘若繼續(xù),便猶如走入了死胡同,觀眾的新鮮感也會消磨殆盡。與此相反,任嘉倫不管跟誰搭戲,都有CP感。
他和景甜、譚松韻、白鹿、邢菲、張鈞甯等都搭檔過,這里面不是所有人都和他同一個形象氣質(zhì),但在戲里,都有火花??傮w來說,五官走勢柔和的任嘉倫,演起戲來沒太多的包袱感,懂得怎么演更順手,基本以角色展現(xiàn)為主,角色選擇會更貼近自己能駕馭的形象。
圖源:網(wǎng)絡(luò)
在適合自己的路徑中,舒適向上游,任嘉倫的姿態(tài)便也會越來越體面漂亮。觀眾信服,平臺滿意,找上他合作的資源便也會愈加上乘。任嘉倫待播的3部作品,均是愛奇藝和優(yōu)酷2022年片單之選。
如今的行業(yè)里,不會再出現(xiàn)前人打江山,后人坐吃山空。僅靠著多年前的代表作,無法換取事業(yè)的進步。必須保證持續(xù)的輸出,才能一直站在行業(yè)浪尖。
依舊在上升期的85生,依然能接觸許多優(yōu)秀的項目。如果想在事業(yè)上更上一層,唯一要做的就是找準定位,在合適的項目中發(fā)力。
誰演都能爆,是個偽命題。
《慶余年》也好,《錦衣之下》也罷,作品本身質(zhì)量是基礎(chǔ)保障,張若昀和任嘉倫的表演才讓這些劇實現(xiàn)了破圈。
怕的不是沒有好項目,而是接不住好項目。
托爾斯泰在《復(fù)活》中的一句經(jīng)典,特別適合送給當代85后演員們:“盡管好幾十萬人聚居在一小塊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盡管他們肆意把石頭砸進地里,不讓花草樹木生長;盡管他們除盡剛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燒得煙霧騰騰;盡管他們?yōu)E伐樹木,驅(qū)逐鳥獸……在城市里,春天畢竟還是春天。”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市場沒有義務(wù)等待一個演員成長。是在春天綻放,還是在冬天凋零,一切取決于演員自己。
對觀眾來說,霸屏劇年年有,誰來演重要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ata ENT數(shù)娛”(ID:dataentertainment),作者:鐘小寶,運營:沛然,設(shè)計:冬雪,36氪經(jīng)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