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詠儀
編輯 | 蘇建勛
繼6月推出PaaS產品后,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終于正式進軍IaaS市場。
12月2日,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正式發布全系云產品,包括云基礎、視頻及內容分發、數據中臺、開發中臺、人工智能等五大類、共計78項服務。在云基礎架構上,火山引擎走全棧自研、軟硬一體的協同設計路線,產品體系覆蓋了計算、存儲、網絡等各環節。而字節跳動自研的服務器、DPU(專用處理器)、AI芯片等硬件,將通過火山引擎云產品對外服務。
這次發布也正值字節架構大調整,意味著字節正式進入基礎云市場。11月2日,字節跳動新任CEO梁汝波宣布新一輪組織升級大調整,實行業務線BU化,成立六大業務板塊,包括抖音、大力教育、飛書、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而火山引擎板塊從原來的內部大中臺走到BU,在字節內部話語權明顯提升。
從靠廣告業務躺著賺錢,到IaaS這個最重最慢的生意,字節正在深入To B服務腹地。
字節做云的原因很清晰:業務增長到一定規模,用別家云不如自建。
按順序來看,云計算架構是底層硬件、IaaS、PaaS再到SaaS。字節做云是從SaaS層開始做起,再到PaaS和IaaS,這和傳統的云計算玩家們路徑相反。
2019年,字節正式推出飛書等SaaS產品,同時也在緊鑼密鼓地做云市場的部署——2019年11月,字節就已經注冊了名為“字節云”的微信公眾號,飛書則上線了名為“輕服務”的小量級云服務產品,并且開始自建IDC等數據中心。
到了現在,字節已經大致完成自家業務的云遷移。在會后的媒體采訪中,楊震原表示,當前字節大概95%的業務跑在自建數據中心和自家云服務上。在前段時間的BU大調整后,抖音等板塊就是火山引擎云服務的第一大客戶。
火山引擎6月產品架構
到了對外輸出,字節也是先從自家優勢開始。字節本就是以廣告業務為核心的公司,做云也以企業業務增長為最終目標。2020年6月,字節正式推出火山引擎,首次亮相的PaaS層產品就以“IGT智能增長技術”為名,面向有增長需求的客戶提供相關技術和服務。
火山的PaaS服務增長迅速。6月,火山引擎就已經表示已有多家騰訊系公司使用相關產品。而據晚點LatePost此前報道,如果順利,火山引擎今年的營收就將突破50億元人民幣。對比其他前輩——阿里云直到2017年,成立8年后,年收入才到達67億元人民幣。
IaaS+PaaS,會為字節To B服務打下更好基礎。在云計算市場中,公有云相當于水和電的存在,是基礎設施,如果只有PaaS和SaaS,不免受到IaaS層玩家的制約,字節避不開要提供完整產品體系。另一方面,IaaS層利潤還是最為豐厚,雖然重前期投入和運營,但企業一旦上云,遷移成本極高。相當于,字節在對外銷售PaaS層產品時,若客戶有需求,字節也能馬上提供IaaS產品,進一步增加用戶粘性。
補上IaaS層后,字節跳動在To B領域架構齊全了,但作為云市場的后來者,字節面臨的市場強敵環伺。
在全球范圍內,公有云都是馬太效應非常顯著的市場。國外的AWS和國外的阿里云在市占率上均是一騎絕塵,以IaaS層形成的壁壘十分強大。據艾瑞咨詢報告,2021上半年,中國整體云服務市場規模為1620億元,同比增長38.3%。從營收貢獻看,市場營收仍以云資源為主。
加上了PaaS,市場份額也沒有太大變化 圖源:艾瑞咨詢
顯然,字節云服務不可能和傳統云計算玩家“硬碰硬”,只能另辟蹊徑。在這次發布會上,字節也點明了自家的幾個標簽:敏捷開發+數據驅動、極致性價比。
極致性價比,同時指向的是技術和市場層面——火山反復強調,性價比不等于價格戰,而是通過技術盡可能提高云服務的應用效率,如英特爾和火山引擎合作定制CPU,讓大數據業務性能提升52%,開放字節內部大資源池的共享計算以降低成本等等。
而“敏捷開發+數據驅動”指向的,是架構上瞄準云原生、多云的大趨勢,業務上則有AI等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做增長。
以容器、微服務為代表的云原生趨勢從2013年興起,讓云計算進入2.0時代。企業已經初步完成上云這個動作,IT架構日趨復雜,大多數企業并不希望自家業務只跑在一朵云上。據Flexera 2021年云狀態報告,92%的企業正在采用多云戰略,受訪者平均使用2.6朵公有云;而IDC直接2021年稱為“多云之年”。
字節正好誕生于這一時期,業務從一開始就跑在云原生架構上,支撐著業務快速增長。一個例子是,當前字節在線微服務數量超過10萬,容器實例部署的規模達1000萬量級,是國內容器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
在會后采訪中,楊震原也對36氪表示,在2-3年內,火山引擎的目標還是先從和字節找到各行業“有潛力的客戶”,比如先找和字節比較像的公司,打磨最佳實踐。
字節入局云計算的一大優勢在于,沒有技術包袱,并能夠輸出數字化轉型相關實踐。但另一面是,這意味著火山引擎只能先找IT架構相對成熟的客戶群體,這一群體數量少,商業化道路并不好走。能夠考慮到云原生的客戶尚在少數,且基本集中在泛互聯網行業——當前,火山引擎瞄準的幾個重點行業包括零售、金融、文旅、汽車,其中零售有阿里云;金融、文娛是騰訊云的大本營,字節想要撬動這一部分客戶,要花費不少力氣。
而從PaaS走到IaaS,更大的難關在于組織和企業文化。
字節的云業務,可以參考的路徑是谷歌——同樣從C端起家、以廣告業務為支柱、作為后來者進入云市場,兩家公司也同樣推崇扁平、高效迭代的公司文化。谷歌云盡管在技術和商業層面入局很早,但做云是圍繞著客戶需求的苦生意,重運營和服務,谷歌云遲遲未能建立起完整的To B服務閉環,失去了諸多機會。據Statista數據,截至2021年Q3,谷歌云以7%排名全球第三,遠遠落后于AWS和Azure,后面則是阿里云步步緊逼。字節做云,To B服務的難關也一個不會落下。
未來還有哪些機會?一些快速發展的新市場或許是藍海,比如車聯網。發布會當天,輕舟智航(QCraft)和火山引擎合作的自動駕駛工具鏈“輕舟矩陣”也首次亮相,這一產品可打通從研發到測試運營的全流程,讓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實現高效迭代。
另一方面,倒是可以期待火山引擎和飛書的聯動——今年的發布會中,飛書喊出“先進團隊,先用飛書”,并且著力介紹了得到、超級猩猩、萬達影業等最佳用戶實踐。而火山引擎針對SaaS層推出的“火種計劃”和“萬有計劃”,也是針對小微企業等中長尾客戶的布局。楊震原也在專訪中表示,火山引擎接下來也會和飛書、巨量引擎保持密切合作,為客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
講來講去,在增長難以為繼的時代,字節做云的最大抓手還是增長,這直接對應企業業務發展,吸引力更大。而火山到底能夠以增長撬動多大的云需求,這是下一階段首先要面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