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想必你已經收到了來自公司的問候——
體檢通知。
這時候埋首年終總結的你瞟一眼郵件:啊,怎么又要體檢了?
看看工位上落灰的保健品,端起手邊涼了的枸杞茶,再合計一下體檢可預約日期:
emm…現在開始養生,還來得及嗎?
作為一顆互聯網大廠的螺絲釘,薅掉公司身上的每根羊毛是基本原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預約再說。畢竟,這是一項不用花錢的福利。
身旁的同事中,有部分鐘情養生、必備升降電腦支架、工位擺著綠植、下班后常駐健身房的伙計,對待體檢就像學霸期待考試一樣,另辟蹊徑,卷死你們——交上一份滿意的體檢單,在職業病遍地的同事中傲視群雄。
養生同事工位↑
當然這種人是少數。大多數職場人,都對自己的健康沒那么多自信。
在這些人中,有特別積極去體檢的,他們總懷疑自己有那大病(這種癥狀我們稱之為“健康焦慮”)。常見表現是一有不適就上網搜,搜完更不適。百般勸說等他們終于相信百度看病起碼癌癥起步之后,體檢,成了他們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與之相反,另一批人是隨波逐流佛系體檢,又名奶茶就枸杞的朋克養生族。合理懷疑他們體檢的目的,只是想看自己長沒長個,或者為了溜半天班。甚至體檢完之后,都不知道自己做了哪些項目、什么指標對應什么癥狀。
不過絕大部分人,是介于積極和佛系之間:不去體檢吧,害怕自己得了什么病;去體檢吧,害怕自己真得了什么病。
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體檢預約一推再推,周一有例會;周二PPT沒做完;周三黃歷不好不宜出行……美其名曰都有事兒,其實就是不敢去,因為自己年初立的flag沒完成啊!
好不容易趕在截止日期之前終于下定決心約上了,還要經歷大型體檢社死現場。
比如上學時體檢脫光光的狼狽,到了職場上絲毫沒有因為年齡增長而緩解一點↓
也終于知道體檢前為啥要不吃不喝了↓(不是
在體檢前一天,公司便利店的襪子賣到脫銷的原因有了↓
畢竟不換襪子的話,同一個世界,同一款又臟又破的襪子↓
襪底黑的尷尬↑
襪子破洞的尷尬↑
還有當場就能查出的毛病↓
……
等深刻明白了“原來體檢才是社死第一名”之后,職場人終于在幾天之后收到了第二封郵件——
您有一份體檢報告待查收。
體檢報告一出來,#90后不敢看體檢報告#又要順勢登上熱搜了。
看體檢報告真的需要勇氣。因為它就像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殘酷地寫明了對你身體健康的一切審判。
體檢報告可以說是你在大城市里打拼過的唯一證明(畢竟升職加薪的報告是沒有的)。上海外服發布的《2020上海職場白領健康指數報告》顯示,從2014到2019年,上海職場白領體檢異常率持續上升,所有體檢項目全部正常的人數已不足0.5%,100個人里,就半個健康的。
而職場白領體檢檢出率排名前五的異常情況依次為:體重超重(39.65%)、肝脂肪浸潤和脂肪肝(38.02%)、外痔(24.40%)、甲狀腺結節(18.32%)和尿酸偏高(13.97%)。男性加個慢性咽炎,女性還有雙乳小葉增生以及慢性宮頸炎。
如果從頭到腳捋一捋的話,你會發現你得的病不止這些,而且大部分都跟不良的職場習慣有關。
經常加班熬夜的人,不但睡眠不足,還更容易禿頭;
8小時以上連續盯著電腦手機,讓“成年后近視就不會再加深了”的謠言不攻自破;
早C晚A,喝酒應酬,抽煙解壓,工作壓力過大,甲狀腺結節和慢性咽炎就找上來了;
跟同事吵、跟甲方吵,每天總得生個氣,乳腺增生就氣出來了;
上班保持一個姿勢,久坐不動,腰疼、頸椎疼接踵而至,職場十人九痔也不是說著玩兒的;
工作一項接一項,沒有喘息之機,喝水和上廁所都是奢侈,你的膀胱和腎還好嗎;
上班就夠累了,哪還有力氣去做飯?吃早飯不如多睡10分鐘,晚餐點個外賣也很方便,胃終究會對不良的飲食習慣提出抗議;
久坐不運動和飲食不健康,就會得到體重超重和脂肪肝的雙重“大禮”;
這些糟糕的習慣疊加,最嚴重的,甚至會失去生命,拼多多22歲女員工猝死事件還恍若昨日。
丁香醫生的《2021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52%的人都擔心過自己猝死。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健康焦慮如此普遍也不無道理。
但,面對體檢報告這些駭人聽聞的數據,職場人為何只能做出“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反饋呢?
“我不看我就沒病”的鴕鳥心態恰恰反映出,在看體檢報告之前,大家對自己的毛病已經心知肚明。
年年體檢,年年的體檢報告毫無變化,病還是那些病,上次得脂肪肝還是上次。
雖然體檢過后的我們,大都會采取些積極措施應對一陣子:胖的人辦了健身所年卡,經常熬夜的人買了手環,腸胃不好的人買齊餐具。
但沒過多久,這一系列改變只能因為沒時間去健身房、沒時間做飯、不得不熬夜趕工而告吹。
這不光是你的錯。
996、007的工作體制“病”如果得不到根治,我們的生活習慣就很難改變,我們的病也好不了。
最近,互聯網大廠“反內卷”屢上熱搜。字節跳動被爆將實行“1075”工作制(每天工作早10點到晚7點,一周工作5天),7點后加班算加班費,但是要向直屬 leader申請,每天加班上限是3小時。騰訊也被爆將采用“965”工作制(9點上班,6點下班,一周工作5天),加班也要申請,且加班時長與領導績效考核掛鉤。快手、vivo等互聯網大廠都相繼表態,宣布取消996、大小周制度。
#人社部最高法明確996和007都違法# 登上熱搜↑
形式上的工作時間是減少了,但是工作量卻沒有減少,原來明目張膽的加班會變成隱形加班嗎?薪酬的降低也是一個問題,你不光要回家加班,還得免費加班。
各大企業在輿論聲討和盈利剝削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而作為打工人的我們,實際上還是無法獲得努力工作和好好生活之間的平衡。
要想成為一百個人中那半個健康的人也遙遙無期。
于是,在無法平衡的情況下,打工人們選擇了生存并非生活。
體檢報告也不再是一份簡單的健康表,而是他們向現實妥協的證明。
參考資料:
[1]六團隊.40%的人有這個病卻不自知,你可能也是其中之一.第十一診室. 2020-09-11
[2]上海外服發布《2020上海職場白領健康指數報告》.FSG上海外服.2021-01-28
[3]2021國民健康洞察報告.丁香醫生.2021-01-26
[4]螺旋君.字節、騰訊領頭,互聯網行業開始告別“996”時代.螺旋實驗室.2021-11-07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2G沖浪詞條”(ID:chonglangcitiao),作者:四月,編輯:小筑,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