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計算機圖形引擎開發商粒界(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粒界科技”)宣布完成千萬美金規模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及知名互聯網巨頭聯合領投,老股東保利資本和線性資本等跟投。據悉,本輪融資將用于公司第三代圖形引擎的進一步標準化、商業化和生態布局。
隨著5G、具備AR/VR功能的智能手機/頭顯等硬件的普及云游戲的發展,消費者對于沉浸式、高品質、3D實時渲染內容的需求日益增長,未來的人機交互將更多出現在3D場景中,并以更符合人的直覺的方式進行;同時,新形態內容的開發者甚至消費者本身對于更高品質、更便捷、更低學習成本的內容創作工具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另外,產業互聯網的數字化轉型也產生了海量的多媒體及IOT數據,如何將這些高維、多領域的數據轉換成人們方便理解的可視化數據并與之流暢地交互成為產業互聯網升級中的剛需。為滿足這些新的需求,都需要新一代的圖形引擎作為基礎技術和工具來支撐。
傳統圖形引擎主要被應用在游戲領域,因此也常被稱做“游戲引擎”,其典型代表是Unreal和Unity。其中,Unreal是第一代圖形引擎的代表,主要支持PC和游戲主機。而Unity是第二代圖形引擎的代表,主要支持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這兩代引擎受限于硬件終端算力束縛且主要面向專業游戲開發者,既難以充分利用云計算和邊緣計算的海量資源來提供高品質實時渲染的3D內容,也難以在非游戲領域(如泛數字內容創作和產業互聯網的可視化管理)快速落地,面臨著針對特定產業需求定制化工程量大、架構靈活性不足、開發人員技術水平要求高等挑戰。
為解決以上問題,粒界科技自2015年成立以來,持續投入研發資源,一直致力于打造第三代圖形引擎GritGene。
粒界科技發布第三代圖形引擎GritGene
GritGene基于5G通信架構,以打通并智能負載分配“云-邊緣-終端” (簡稱云-邊-端)三級硬件的計算資源為目的設計,面向幾乎沒有游戲編程經驗的開發人員,極大降低了引擎的學習門檻和維護成本,將圖形引擎技術服務于數字化轉型中的各行各業。
基于多年以來與行業客戶的合作和產業實踐經驗,粒界科技認為“實現雙引擎協同工作、聯合計算”是走向第三代圖形引擎的最佳路徑。其中,一個引擎負責“云-邊”側的圖形計算,另一個負責“端”的圖形計算,在雙引擎驅動下,通過高性能的LBS(基于位置的服務)接口,將游戲與非游戲應用領域融合,為非專業開發者創造參與數字內容創作的可能。
雙引擎中的“云-邊”側引擎應具有以下特點:1)大規模實時燈光渲染系統;2)實時與離線光線跟蹤的混合渲染;3)全Vulkan支持;4)簡單易上手;5)內置影視級的后期特效工具。而“端”引擎則應:1)對于移動端多核芯片有良好擴展性;2)有更輕量化和支持熱更新的高效跨平臺代碼;3)有與“云-邊”側引擎的無縫數據交互和協同圖形計算能力。
GritGene引擎的便捷操作
人類之前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這三次工業革命分別完成了1)解放體力(機械);2)提升工作效率和增強溝通效率(電力:電燈、電動機、電話、電視);3)高效的信息創造、獲取和分發,但這些信息都基本集中在語音、文字、圖片、二維視頻上。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完成全真互聯、萬物互聯、數字智能、混合現實的數字化突破,將人類社會從現實世界的數字化升維至混合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信息的混合世界(MetaVerse)中。Metaverse將是第四次工業個革命完成轉型后的結果,轉型過程中需要大量核心技術的行業突破和跨行技術聯合攻堅。
“粒界的三維引擎像一個航空母艦的甲板底座,如果底座、數據流、和渲染協同沒有打通,那將影響整個內容創作的流程和效率。”粒界科技創始人CEO吳小毛博士告訴36氪:“粒界科技的“端-云”雙引擎讓每個元宇宙企業有機會在研發之前進行大量的測試和驗證。在此之前用戶對于傳統引擎很難進行二次開發和適配,無論是在行業端、新硬件端、還是新的數據和交互。從這個意義上說,粒界有機會為內容創作者探索、研發和行業適配提供更靈活、更可定制、更低維護成本的工具和數字資產。“
粒界科技的創始團隊來自國際三大圖形引擎之一的Crytek以及全球游戲研發商的技術和產品骨干。傳統的圖形引擎以游戲開發為主,粒界意識到隨著網絡基礎架構的升級,內容的需求也在快速迭代,游戲本身不具備云原生應用的典型屬性,第三代圖形引擎也不能只停留在僅支持本地特定硬件的階段,而是應該打通云-邊-端,實現跨設備和跨領域。
粒界科技表示:其團隊在早期研發中發現,第三代圖形引擎由于需要支持云邊端的構架,是需要由兩個引擎協同工作的, 其背后核心的原因在于5G網絡離隨時隨地穩定高速的連接還有一段距離,雙引擎結構將填補這段空白期。對于一個創業企業,打造一個引擎的工作就已經巨大,打造第二個引擎是團隊在前幾年覺得不可能有精力去研發的。然而機緣巧合的是,在2020年,一個大客戶正好有定制開發輕量級低功耗移動端引擎的需求,于是粒界借次機會比計劃提前2年開始研發了第二個圖形引擎:移動端圖形引擎。這使得目前,粒界可能是市場上唯一具備自主產權雙引擎的圖形技術公司。
現階段,粒界科技的雙引擎正在以下兩個領域為客戶的內容創作提供有力的支撐:1)面向開發者的虛擬或者混合數字內容創作;2)三維數字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工廠等的設計、實施、及運營管理。
粒界科技-智慧城市
粒界的GritGene渲染引擎里全新引入了實時和離線渲染混合的渲染方案,在像鬼刀這樣具有獨特風格作品的制作過程中,以10-30幀每秒的渲染速度,實現了作品高品質的光照和渲染細膩度。離線引擎也達到毫秒到幾秒的速度,使粒界的引擎可以比傳統渲染速度加快幾百倍,極大的提高了渲染效率。而渲染效率是數字特效制作環節中影響整體制作效率的最核心影響因子之一。
粒界的移動端引擎GritGene for Mobile已經實現了智慧城市和數字孿生領域的國產化替代,并打通端邊云和Web,讓智慧城市的應用不僅僅停留在大屏,而是能夠輻射到管理部門的電腦和他們的手機,實現跨平臺的智慧城市和數字化管理。
在商業化層面,粒界已經開始脫離之前項目制合作方式,一方面樹立在智慧城市、動漫影視等領域的標桿客戶,打造標準化的軟件服務體系,并復制到自動駕駛、模擬演練、數字孿生、智慧教育等全新的應用領域;另一方面與玄機等制作公司合作推出鬼刀等知名IP,并不斷沉淀數字資產庫。
《鬼刀》PV畫面
除了解決目前泛數字內容和產業互聯網升級對于第三代圖形引擎的需求外,圖形引擎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全球范圍云計算及邊緣計算的算力在快速膨脹,大規模數字化應用也在加速落地,近兩年來疊加全球疫情的影響,虛擬會議、虛擬社交和虛擬辦公越來越成為剛需。
吳小毛博士進一步表示:雖然元宇宙大家都很向往,然而元宇宙極大依賴于三維人機交互系統和工具,而以數字孿生和混合現實為基礎的三維人機交互依賴于云的構架和硬件、流媒體傳輸協議、新的設備終端形態及有規模效應和用戶黏性的商業場景。對于這樣高維的數字變革難題,粒界的GritGene引擎作為基礎核心圖形引擎技術和鏈接視覺、AI、視頻、云計算的鏈接器,對于理解、生成和測試新場景下的人機交互至關重要。GritGene可以被比喻為是一個針對高維數據全局優化函數中的梯度下降求解器,它是數字化變革提供高效的優化迭代求解工具,通過從非游戲領域出發并逐步融合游戲領域來培育、提煉和推導出下一代云原生游戲構架,并進一步融合游戲和非游戲,為各行業的數字化融合和管理助力。
粒界科技上海辦公室的AR游戲體驗
談到圖形引擎領域在國際范圍內的競爭態勢,吳小毛博士表示:粒界的GritGene通過繞開現有游戲形態的紅海,避開非原生云游戲、云交互、云體驗的現有形態,直接進軍原生端云游戲、端云交互和端云體驗,與競爭對手形成明顯的差異度。而且借助中國巨大的市場體量,有望成為第三代圖形引擎的標桿性企業。
關于本次融資以及未來的發展,吳小毛博士認為:除了技術設計和制造壁壘、以及巨大的代碼工作量外,粒界在投資者(高瓴+多家頭部互聯網公司)、合作(政府、多家頭部互聯網公司,央企、銀行、動漫制造商,手機制造商)上形成了自己的壁壘和生態,具備強大的通過大B向其既有開發者的輻射能力,具備圖形領域領頭羊的規模和積累,將在以數字智能、人人參與、游戲化和娛樂化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揚起圖形引擎的帆,成為先進性和標志性的新一代圖形引擎技術提供商,為以中國為起點的全球企業提供跨領域、跨端云、高新硬件兼容性和可擴展性、人人可玩的人機交互技術和服務,將圖形技術推廣到各領域的大B并最終到達各領域開發者的手里,并通過開發者輻射到最終的C端用戶,讓數字人人參與,圖形人人可玩。
粒界科技成立于2015年12月,團隊擁有來自18個國家的170名員工,分布在中國上海,廣州和德國的法蘭克福,其中,60%以上為研發人員。
對于本次融資,高瓴創投合伙人李強表示:數字內容對于物理世界的加速滲透,正在顛覆人與現實的交互模式。未來世界將出現巨量、無限場景的“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而這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數字引擎作為基礎。粒界科技自主研發的實時圖形引擎正是這樣一種底層技術,其不但打通了云-邊-端,更將原本只服務于游戲的渲染技術在非游戲的眾多場景一一驗證與落地,為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的發展打開了更大的可想象空間。創始人吳小毛博士多年的經驗貫穿融合著數字特效、視覺影像與計算機系統工程兩條主線,我們相信在他的帶領下,粒界團隊將以不斷創新的技術和產品成為計算機圖形視覺領域的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