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英雄聯盟手游》首個全球性賽事破曉杯于新加坡開始了首輪賽程。
此次參與破曉杯共有10支參賽隊伍。亞洲地區參賽戰隊有來自中國大陸賽區的DKG和TT,韓國賽區的RY,日本賽區的SG以及東南亞賽區的SE和TS;美洲地區參賽隊伍包括北美賽區的TRB,拉丁美洲賽區的EBG和巴西賽區的TSM;此外也包含歐洲、中東和非洲聯合賽區的隊伍TQ。
本次賽事共分為小組賽和淘汰賽2個賽段。小組賽于11月13日至17日舉辦,10支參賽戰隊被分為A、B兩組并各自進行三局兩勝制的單循環比賽,位列各組前三名的戰隊將晉級淘汰賽,并于11月21日決出首個英雄聯盟手游全球冠軍。
但此次破曉杯并非是《英雄聯盟手游》全球總決賽第一賽季(S1),今年9月《英雄聯盟》開發公司拳頭游戲(Riot games)就曾表示手游的第一賽季全球總決賽將在2022年第一個官方賽季開打后舉行。而英雄聯盟手游職業聯賽則將由騰競體育主辦。
作為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eague of Legends Pro League;LPL)的主辦方,騰競體育已經在運營電競賽事方面具備一定經驗與IP方面的積累。英雄聯盟手游職業聯賽將有12個俱樂部名額,9月份已從LPL現存俱樂部中選出5支戰隊,剩余的7個名額中,6個名額將由全國大賽及其他特殊賽事的形式選拔。
從品牌運營的角度上看,從相對成熟、知名度更高的LPL體系中選擇手游俱樂部是更為妥當的做法。但在騰競體育新游戲電競總負責人馮驍看來,開放是整個賽事的一個關鍵詞,也正因為開放,電子競技才能夠容納更多其他行業的資源,而手游是進一步擴展的機會。事實上,LPL現存的JDG、LNG、BLG、TT等電競戰隊背后不乏京東、李寧、bilibili、趣丸網絡等公司的身影。
近期針對未成年人的防沉迷政策是電競行業內的另一熱門話題。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中規定,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這一規定直接影響到了電子競技行業內的青訓體系的運作。
但馮驍則認為,這有利于向各行各業證明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門檻,將“電競”與“沉迷網絡游戲”區分開。同時他指出,成年之后的電競選手在心態方面更加成熟,反而會有更好的競技狀態。
作為5V5 MOBA類手游聯賽,英雄聯盟手游聯賽與王者榮耀職業聯賽(King Pro League;KPL)之間的競爭在所難免。談及二者關系,馮驍首先肯定了KPL的借鑒意義,同時也強調,作為移動MOBA電競,英雄聯盟手游聯賽的特點在于年輕化與親民。
“未來我們會更注重與高校的聯動,像全國大賽、城市英雄爭霸賽等等,”馮驍說,“我們希望能把比賽帶到玩家的生活當中,讓大家能更容易地在生活場景中接觸到電子競技。”
本文來自界面新聞,作者:于浩YH,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