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歐盟正式開始審議《數字市場法案》,該法案將會進一步對數字市場做出規范,其中一項內容就是要求蘋果等公司允許第三方應用商店在其設備上運行。對此,庫克近日在紐約時報的DealBook峰會上做出了回應:“我認為人們今天有這樣的選擇。如果你想側載 App,你可以買一部安卓手機”。
不少網友認為,蘋果不愿意開放側載App,除了擔心安全問題外,主要還是擔心影響到軟件業務的收入。作為蘋果生態鏈的重要一環,App Store每年都給蘋果帶來數百億美元的營收,2019年披露的總銷售額就高達約500億美元,利潤預計為150億美元。
可見,App Store確實是一塊很大的蛋糕,而且這塊蛋糕并不需要蘋果付出多少研發成本,只需要保障日常的維護和審核就行,支出和收入比例可能是蘋果所有業務中最高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網友的猜想并無道理,但是我并不完全贊同這個觀點,利潤自然是蘋果不愿意開放側載App的原因之一,卻不是主要原因。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庫克對此做出的比喻是:“就像一家汽車制造商在銷售沒有安全氣囊或安全帶的汽車,實在是太冒險了”。
另一方面,蘋果公司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則認為:“側載是‘網絡犯罪分子最好的朋友’,會給用戶帶來危險”。話里話外,無非就是一個觀點,蘋果是為了安全才不允許側載App的,對于這個理由我還是比較認同的。
除了蘋果自身的說法外,我自身的體驗也佐證了蘋果的結論,另一方面,蘋果近日選擇放棄針對第三方維修商的Face ID認證限制,相當于是放棄了部分收入來換取用戶的安全。而且庫克連“你們可以選擇安卓”的話都說出來了,倒是讓這個理由有了更高的可信度,畢竟哪有為了利潤反而把顧客往外推的商家?
當然,蘋果的安全政策并非完美,過去幾年也是陸陸續續曝光出了不少問題,但是相對于安卓陣營來說,確實是有著自己的優勢和可取之處。如果安卓上的App都能夠像App Store商店里的App那樣,嚴格遵循App設計規范,那么如今的安卓也不會被逼用上12G甚至16G的內存來保障未來的手機流暢度。
側載App說白了就是允許用戶繞過App Store,從第三方應用市場或是直接下載安裝包進行安裝,往大了說是給予用戶自由使用設備的權利,往小了說就是各種無法通過蘋果審核的App都可以自由下載,用戶將能夠得到更好的設備使用體驗。
從兩個方向來看,側載App似乎都是對用戶有利而對蘋果有害,但是在我看來這只是對側載App最淺層的影響,而且只看到了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而忽視了背后的風險。側載App允許用戶隨意下載、安裝App,也就意味著用戶可以下載未經蘋果審核的App,這些App本身是否具有安全風險?是否會盜取用戶信息或是破壞正常使用?
上述問題在App安裝完成前你都很難判斷,而在安裝完成后,如果不幸下載到一個木馬軟件或是流氓軟件,那么后果也只能是自己承擔。其實一般的流氓軟件倒不是什么大問題,頂多讓你忍受一段時間的手機卡頓和頻繁的廣告推送,如果是下載到經過偽裝的木馬軟件,那么后果將十分嚴重,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泄露、密碼泄露等問題。
不要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對于用戶來說這些都是必須要面對的風險。作為一個曾經玩過刷機、改系統的安卓黨來說,在國產應用商店還沒有規范化之前,國內的手機App市場那叫一個群魔亂舞,一個流氓App直接帶崩整臺手機的情況我不止遇到過一次。
當然,如今大多數的安卓手機系統都會主動檢測安裝的App是否安全,對于一些未知來源和不安全的App都會進行提示或是禁止安裝,比我當初刷機玩的那個時期要好多了。
從技術上來說,在系統中加入安全檢測機制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側載App的風險,但是并不一定有效,比如黑客用技術手段對App進行偽裝,讓其表現得像正常App一樣。而安卓系統對于底層信息的管理是最近一兩代系統才跟上,相當部分用戶還停留在之前的系統版本上,很難從系統層面上阻止木馬App獲取用戶信息。
另一方面,安全檢測機制其實也擋不住用戶的任性,比如明明看到安全系統報警,但是仍然執著要安裝的用戶(比如我),比如手機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安裝某些App(釣魚鏈接)。所以,最保險的方式自然就是屏蔽掉除應用商店以外的下載安裝途徑,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的保障用戶的信息安全。
從用戶角度來說,側載確實能夠帶來不少的便利,畢竟可以繞開App Store進行安裝和下載,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一些“破解軟件”,而且也可以安裝一些不符合蘋果審核機制的App,比如一些“你懂得”軟件。
另一方面,對于部分開發者來說側載App也是有好處的,比如一些想要大量收集用戶信息的開發者,允許側載App意味著他們不需要再遵循App Store的設計規范,可以輕松地加入一些收集用戶信息和隱私的功能。
如果蘋果允許側載App,恐怕第一時間行動的就是那些大型互聯網公司,很快你就會收到需要更新版本的通知,而且新版本需要你前往官網“重新下載”。即使你決定守在App Store,他們也可以通過延后App Store商店版本的更新等方式讓你被迫更換到側載版本上。
簡單來說,允許側載App的話,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大型互聯網公司和一些不懷好意的開發者,前者有著足夠的力量來讓你主動下載側載版本,提供更多的信息給他們,后者則是會肆意收集你的信息,然后轉售或是用于非法用途。
那么最受傷的是誰呢?無非就是遵紀守法的開發者,他們會面臨盜版和破解App的困擾,收入降低是必然的,部分開發團隊甚至可能因此而解散,那么App Store也將失去它在App方面的優勢。
以前不少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么iPhone上有一些很好用的App,而安卓卻沒有?這些開發團隊為什么不更新安卓版?拋開開發團隊的技術限制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安卓的側載機制讓大多數App都無法保障自己的付費群體穩定。
對于一些小型開發團隊來說,他們的精力也不允許他們在開發的同時還要兼顧反盜版反破解的工作,最后只能選擇放棄安卓市場,擁抱更穩定的App Store。此外,還有令人詬病的安卓軟件廣告問題,當開發者無法從用戶訂閱上獲取穩定的收入時,往往就不得不選擇軟件免費使用,通過廣告進行營收的道路。
所以,真正從側載App中收益的,無非就是想要收集用戶信息的開發者以及想要折騰手機的少數用戶,對于只想普通的使用手機,希望手機不要卡頓就好的多數用戶來說,側載App實質上是弊大于利的。
在這一點上我想國內的安卓手機用戶應該是感受更深的,因為Google Play在國內無法使用的緣故,前幾年的安卓手機總是離不開卡頓等形容詞(原因就是App設計不規范,大量聯動啟動和后臺駐留),也就最近幾年隨著安卓系統的大改和國產手機廠商的重視,才終于有所改善。
就像蘋果為了保護用戶的使用安全和隱私,放開了對第三方維修的Face ID認證限制一樣,拒絕側載App也是從維護多數用戶的立場出發所做出的一個決定。前者的限制放開,其實質上影響了蘋果的售后營收,但是同時也保護了iPhone用戶的安全,而后者則是讓大多數用戶都可以最大程度上避開流氓App的騷擾和信息泄露風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雷評雷測”(ID:leireviews),作者:TSknight,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