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禾子郵箱 |lihezi@pingwest.com
在位于東莞石排鎮一間不不起眼的工廠內,一群工人正在倉庫門前臨時搭建起的打包生產線上加班加點地忙碌著,廠房外,紅底黃字寫著“安全生產,全力備戰雙十一”的橫幅顯得非常醒目。
這間工廠屬于潮玩品牌come4arts潮感。今年是come4arts潮感第一年參加“雙十一”,也讓其創始人向洪波體會到了過去沒有過的忙碌,他希望在積累經驗的同時,能借雙十一的流量,給自己的品牌沉淀更多用戶。
他的同行、同樣駐扎在東莞的馬力今年也是第一次參加雙十一。馬力創辦的品牌APEX-TOYS主要為一些知名IP做衍生手辦,在今年剛剛成立自己的天貓店。據馬力說,APEX-TOYS提前半年就已經開始著手為雙十一做準備,“我們把它作為一年當中最大的銷售節點,營業額基本上也是今年最大的一個月。”
被稱作“世界玩具工廠”的東莞有著全球最完善的玩具制造產業鏈,如今也正在吸引著源源不斷的潮玩品牌來此駐扎。這些潮玩品牌在給這個老牌玩具制造業基地帶來新氣象的同時,后者也憑借其豐富的生產經驗給潮玩設計師們帶來新的靈感。
行走在道路旁遍布鋼材、機械、五金和石材店的石排鎮,你會明顯地感受到一種反差感——那些存在于充滿時尚氣息的大型商場、被你用透明展示盒精心裝裱起來的潮流玩具,就誕生在這樣一個看上去灰蒙蒙、與潮流毫不相干的地方。
come4arts潮感的辦公室位于東莞石排鎮一棟四層建筑的頂層,這里隨處可見由其設計師設計的不同系列玩偶,工業風的設計與其說是為了迎合當下的某種潮流,不如說就是這里原本的樣子——這棟建筑往下三層,正是come4arts潮感的工廠所在。
一家潮玩公司最重要的兩個部門——設計部和建模部被安置在了come4arts潮感四樓的辦公區。對于一款潮玩來說,原畫和建模恰恰是所有工序的初始。
原畫很好理解,建模指的則是將原畫的2D圖片轉換成3D圖像的過程。在come4arts潮感建模部的辦公區,身著工服的建模師正對著電腦,熟練地操作著機械手柄修改每一處細節,一旁墻上掛著寫有3D建模進度表的白板,上面用記號筆手寫出了每一款產品建模要求的起止時間。
建模師正在修改3D模型的細節
據come4arts潮感工廠負責人謝制廷介紹,建模師熟練工目前在東莞是稀缺崗位,在come4arts潮感,建模師的工資是東莞普通工人平均工資水平的3到4倍。
建模這一步意味著一款潮玩即將要投入量產。
接下來量產的工作就交給了分布在樓下三層的800余名工人,他們按照不同的工序被分配進了不同的車間和崗位。和四樓專門經過了裝修設計的辦公區不同,工廠區域則保持了最樸實的狀態——如果不是仔細看潮玩工廠里工人手中正在擺弄的物料,你會覺得這樣一個工廠的流水線和曾經在新聞報道里看過的輕工業流水線沒有多少區別。
潮玩量產的第一步是開模,也就是開發可供批量生產多次使用的模具,類似于在烘焙時會使用的不同形狀的餅干模具。come4arts潮感將工模部安排在一樓不是沒有原因——目前大多數的潮玩生產都需要開鋼模,也就是用鋼作為模具的原料,鑄鋼的過程則需要用到更大體積和重量的工具。
已經鑄造完成的鋼模
鋼模在鑄造完成后接著就是注塑,這一步將生產出一款潮玩需要的各種零件。方法則是利用高溫將塑料顆粒加熱至流體狀后,接著注入已經成型的鋼模,冷卻脫模后便可得到一個塑料件。
come4arts潮感的注塑車間有幾臺注塑機在同時運作——由于come4arts潮感生產的是可活動關節人偶,因此需要的塑料零件也非常多。這些注塑完成的塑料件被分門別類地裝入寫有對應零件名稱的藍色筐子里整齊地碼放在貨物擺放區,等待下一步的安排。
come4arts潮感工廠不同的注塑機旁都標有詳細的生產信息
這些塑料零件最初都是最原始的白色,也會帶有一些毛邊,這就需要進入到打磨和上色的工序。所有這些工作完成后,才會進行最后的組裝環節。
正在進行玩偶組裝的流水線工人
從開模到注塑,再到后續的打磨和涂裝,看上去,潮玩的生產過程和過去傳統的玩具生產并沒有太大不同。然而對于追求細節的潮玩設計師來說,對工人的要求會更加細致,因為一款潮玩表面的任何一處毛邊,或是任何一處上色瑕疵,都會令品牌在敏感的、對質感有要求的潮玩消費者心中大打折扣。
在come4arts潮感,單是上色就需要有三批不同的工人分三步操作。首先是大面積的噴漆,這一步通常對細節要求不高;其次是給零件小面積上色,這一步也可以通過人工操作機器來完成;而對于更細微的、機器難以完成的上色區域,最后則需要有工人純手工完成上色,以確保每一塊零件色彩的精準。
正在進行人工上色的工人
“工人只管標準化,比如噴漆完成了多少。”同樣在東莞設有工廠的潮玩品牌ToyCity聯合創始人、設計總監田戈談到,“他們會問設計師,為什么玩具的眼睛上面要噴一些腮紅,為什么頭上要加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青蛙和小甜品裝飾,為什么手上要貼創可貼或是有粘泥的痕跡。”
這些設計師們為了表達“小情緒”的、曾讓工人們感到困惑的細節,如今也成了工人們工作中的硬性指標。在和設計師的磨合中,曾經習慣標準化生產的他們,也慢慢開始理解玩偶也有表達情緒和個性的需要。
來東莞開設工廠的潮玩品牌主理人們成長軌跡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打造出能讓國人記住的潮玩品牌。
田戈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雕塑專業,在學習雕塑期間,他的認知中還沒有“潮玩”這一概念。而在接觸潮玩后,他發現潮玩和雕塑有共通之處:設計師們都希望打造出獨一無二、有自己風格的作品。作為一個85后,田戈慢慢地意識到潮玩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ToyCity生產的部分潮玩
對于田戈這樣從一開始就有原創意識的設計師來說,他需要的是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是在這個過程里,他發現有著成熟玩具產業鏈的東莞有天然適合潮玩生長的土壤,“可以讓設計師用相對低的價格和成本去接觸到更多消費者。”
自改革開放后,承接了大量海外玩具企業的東莞,玩具產業迎來了大發展,并且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東莞玩具產業已經十分成熟。報道顯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芭比娃娃都在東莞生產,此外,這里還生產有HelloKitty、哆啦A夢、史努比和流氓兔等世界上幾乎所有知名動漫品牌的衍生產品。
田戈選擇東莞這片土壤,看中的其實正是這里強大的產業鏈配套設施以及工人的素質和生產效率。譬如會在其他國家地區的玩具工廠發生的左右手同模、模具不精準無法合攏等品控問題,在東莞幾乎不會出現;并且要把一個設計變為成品,在東莞花極短的時間就能把所有零部件采購完成,這也是在其他很多地方沒法做到的。
2020年1月,田戈和在玩具行業有著20年經驗的鄭波共同創辦了潮玩品牌ToyCity。ToyCity的擴張是迅速的——去年雙十一,ToyCity的銷售額僅有8000元,今年則已經可以沖刺4000萬元的銷售目標。
比起田戈,come4arts潮感創始人向洪波的經歷似乎要更曲折一點。
向洪波來到東莞已經有20年。2008年,他開始在淘寶創業賣手辦,但因為貨源緊張,到2015年積累到第一桶金后開始開工廠自己做供應鏈。不過直到今年,他創辦的come4arts潮感才推出了第一代產品“街角酒吧”第一季,并迅速推出了十幾個SKU,產品形成了主打原創、聯名和限定三個方向。
come4arts潮感生產的部分潮玩
從去年開始,國內涌現出了眾多主打原創的潮玩品牌。這一方面是頭部品牌泡泡瑪特的風光,讓許多從業者看到了機會,不過向洪波的經歷背后折射出的,更有東莞這座城市一直以來的產業轉型需要。
盡管玩具產業相當成熟,但我們還未曾聽說東莞誕生過一個有高知名度的自主品牌。這里一度有90%的玩具企業都是在做代工,在面對金融危機、貿易摩擦乃至新冠疫情等等變故時,高度依賴代工的東莞玩具產業往往會遭受重創——這讓東莞意識到培養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一方面是潮玩品牌選擇駐扎玩具產業成熟的東莞,一方面是東莞對自主品牌的開放接納,這讓東莞逐漸成為潮玩品牌聚集地的趨勢更像是一種雙向選擇的結果。
當然,這一切都還只是開始。就像在步入東莞潮玩工廠時會產生的那種反差感,雖然是“潮”玩,但其背后的生產依然沒有脫離傳統玩具制造業的勞動密集型特征,制造工藝和工人素質仍時不時會成為潮玩品牌向前一步的制約,潮流和落伍就這樣共存在一個空間。
好的變化是一些新的想法正在產生。
比如對潮玩量產來說非常重要的開模環節,傳統玩具行業慣用的鑄鋼方法實則已經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如并不環保,會導致鑄鋼成本上升;因為工作環境差,年輕人不愿意學,鑄鋼工人也變得愈發稀缺,無形中又增加了開模鑄鋼成本。
APEX-TOYS品牌創始人馬力正在思考怎么讓3D數據化開模和傳統鑄鋼工業去更好結合的問題,“如果是數據化開模的話,對夾口技術師傅的需求量就會大大降低,會降低許多人力成本,速度也會快很多。”
傳統的玩具制造業需要進化,潮玩似乎能給其帶來一些轉機。
*文中所有圖片均由品玩拍攝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品玩”(ID:pinwancool),作者:李禾子,36氪經授權發布。